“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

近期,新西兰基督城南部Te Waihora附近的沙滩上,出现让人头皮发麻的一幕。

成吨的鳗鱼死在海滩上,密密麻麻。

图片[1]-“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红圈内黑点为鳗鱼尸体

01

新西兰沙滩出现恐怖一幕

从上周开始,成千上万的鳗鱼突然出现在基督城Taumutu的沙滩上。

离开了水,它们无力挣扎,渐渐死去,沙滩上密密麻麻覆盖着鳗鱼尸体,堪称“鳗鱼坟场”

有的身体还湿润,有的已经晒到半干了。

图片[2]-“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此次搁浅事件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应。

许多人走到沙滩上,看到这一触目惊心的景象后,感到深深的震撼和不安。

有些人称这一事件“令人痛心”和“恶心”。

当地毛利社区代表David Perenara O’Connell表示,鳗鱼每年都要迁徙。

他认为,这一过程中有一部分会失败,这是“自然”和“代际性的”现象。

图片[3]-“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并非每一条鳗鱼都能成功进入海洋,所以大约成吨的鳗鱼不幸留在海滩上。”他说。

前方高能,密集恐惧症患者慎点!

高能预警

高能预警

高能预警

图片[4]-“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图片[5]-“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图片[6]-“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图片[7]-“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毛利部落发言人表示,这些搁浅的鳗鱼无法食用,决定将其埋葬

昨天,环境管理局(ECan)派了一台推土机到现场,在湖泊和大海之间开辟出一条平坦的道路。

图片[8]-“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ECan的危险管理总监Leigh Griffiths说,推土机的工作是“在沙滩上挖出一个水沟,使鳗鱼能更容易、更快速地安全到达海洋。”

这是为鳗鱼的迁徙提供了一条更便捷的通道。

点视频:

02

这种鳗鱼只有新西兰才有

说到鳗鱼,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日料店里油亮诱人的鳗鱼饭。

图片[9]-“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实际上,新西兰的鳗鱼和亚洲、日本那种“鳗鱼饭”的鳗鱼(日本鳗鲡)不是一个物种。

鳗鱼在新西兰有着更加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背景。

如果你听到新西兰人把鳗鱼称为“Tuna”(金枪鱼)的时候,可能会疑惑不解。

图片[10]-“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其实,其实这里的tuna是毛利语鳗鱼的意思,跟金枪鱼的英文撞名纯属巧合。

新西兰的鳗鱼有两种:短鳍鳗(Longfin Eel)和长鳍鳗(Shortfin Eel)。

它们在新西兰的淡水湖泊、河流和湿地中栖息,身形优美,肉质鲜美。

图片[11]-“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长鳍鳗在全球仅存于新西兰,是地球上最古老、体型最大的淡水鳗鱼之一。

而短鳍鳗分布则更广,在澳大利亚和南美都有。

从新西兰的秋季开始,成年鳗鱼会成群结队逆流而上,往海洋的方向前进,一些会被捕获并食用。

对于世世代代以这种美味为食的毛利部落来说,鳗鱼十分受欢迎。

鳗鱼还是毛利人的重要文化象征,他们用鳗鱼迁徙来比喻生命的循环,称死亡为“te hokinga o te tuna”(鳗鱼归去)。

图片[12]-“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鳗鱼的迁徙过程堪称生物界的一场硬核“马拉松”,这次在新西兰海滩搁浅的鳗鱼也跟迁徙有关。

03

鳗鱼的奇幻漂流

几万条搁浅的鳗鱼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

我们梳理一下鳗鱼的一生,就有了答案。

鳗鱼堪称自然界的奇迹,我们平时看见的鳗鱼,其实都已经历过了重重险阻。

图片[13]-“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鳗鱼出生在大海的深处——是的,你没有听错,它们的“老家”在海洋。

从海洋中孵化出来后,幼鳗便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移民”——游几千公里到淡水河流、湖泊,找寻适合生长的地方。

幼年的鳗鱼通身透明,不过六七厘米,被称为玻璃鳗,而这趟旅程可能长达数年。

图片[14]-“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研究人员曾使用卫星跟踪16条鳗鱼,绘制了它们从维多利亚州西南部到大堡礁外珊瑚海的路径图。

让人惊讶的是,它们在短短五个月内游了将近3000公里

图片[15]-“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鳗鱼幼苗中,能够完成这段旅程的比例只有约万分之一

到了陆地后,它们在当地水域“安居乐业”,栖居几十年,个个长得身强力壮。

图片[16]-“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直到突然有一天,生物钟敲响,如同接到使命召唤,鳗鱼启动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旅程。

它们的生殖器官发育、消化器官消失,从黄鳗变成银鳗。

从此,银鳗不吃不喝、日夜兼程,洄游几千公里奔回深海“老家”,很快繁殖、产卵、死去。

不久,新出生的小鳗鱼就会再次踏上奔赴海岸的旅程,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图片[17]-“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没有地图、没有导航,它们仅凭着某种天生的方向感完成这次“生死回归”。

这种宿命般的漂流,让鳗鱼充满了神秘感与浪漫色彩。

图片[18]-“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而新西兰这次的搁浅事件,正是成熟的鳗鱼在“回老家生孩子”的路上发生了意外。

搁浅意味着它们迁徙的道路并不如往常般顺利。

04

重重保护下难逃集体死亡

其实,为了保证鳗鱼能顺利迁徙,新西兰也没少努力。

比如在河流大坝装梯子——一种带有粗糙内壁或阶梯结构的斜坡水道,让鳗鱼能够顺着水流一点点攀爬,越过人工障碍。

图片[19]-“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或者给它们修个“专属电梯”,引导幼鳗进入池子,然后升至水坝的上游水位放出,比如新西兰的Karāpiro大坝。

图片[20]-“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一些毛利社区调整捕捞规则,只捕捉成年鳗鱼,放归幼鱼和即将繁殖的银鳗。

这次,如此大量的鳗鱼遭遇不幸,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当地毛利部落表示,气候变化和海岸侵蚀也是造成这一事件的部分原因。

但是,生态学家Mike Joy认为,新西兰坎特伯雷环境局(ECan)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鳗鱼死亡。

图片[21]-“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他指出,ECan未能确保淡水生态环境,控制农业扩张及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ECan允许农场排水和湿地破坏,这些人为因素改变了水质和水流,干扰了鳗鱼的迁徙。

图片[22]-“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鳗鱼迁徙的自然水质和流量已经被彻底改变,ECan管理方面的失败是导致鳗鱼迁徙困难的根本原因。”Joy说。

图片[23]-“头皮发麻!”新西兰沙滩出现惊人一幕,成千上万尸体覆盖海滩-华闻时空

他还补充道,鳗鱼可能因缺氧而受到压力,许多自然迁徙的信号已经被人类的活动扰乱。

很多人都为鳗鱼岌岌可危的生存状态感到担忧。

根据欧洲的鳗鱼研究调查,欧洲鳗已经被正式列入IUCN极度濒危物种名录。

日本鳗目前尚未正式进入保护名录,但国际组织已经发布了限制捕捞的决议。

曾经餐桌上的“硬菜”,如今正在变成濒临灭绝的“传说”。

来源:发现新西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