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一圈發電60度,海上巨型風電機「看呆」海外華文媒體

  5月28日,2025「海外華媒看廣東高質量發展」活動在陽江開啟第二天行程。來自全球的26位海外華文媒體嘉賓走進陽江市明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地觀摩海上風電機組部件生產及組裝過程,并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與宋代商船「南海一號」展開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

图片[1]-轉一圈發電60度,海上巨型風電機「看呆」海外華文媒體-华闻时空

「巨無霸」風電葉片

  海外華文媒體團尚未進入明陽風電組裝工廠,便被路邊即將運輸的巨型風電機葉片所震撼。在長達百米的特種運輸車上,擺放着銀色巨翼般的海上風電機葉片。英國僑報記者賈潤澤感慨道:「山間風電機見得多了,但親眼見到獨立葉片的龐大規模還是非常震撼,難以想象這些『巨無霸』 是如何完成山地運輸和組裝的。」當得知海上風電機葉片比山地機型更為龐大時,他更是驚歎於中國新能源裝備製造的領先實力。

图片[2]-轉一圈發電60度,海上巨型風電機「看呆」海外華文媒體-华闻时空

明陽風電機

  據企業負責人介紹,明陽風電陽江廠區一期葉片廠年產能達300套,葉片長度在76.6米至111.5米之間;二期組裝廠年下線能力500台,組裝後的最大葉片長度達143米,掃風面積6.6萬平方米,單圈發電可達60度。依托這些巨型裝備,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預計年發電量18.3億度,可滿足90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年節約標準煤5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0萬噸。作為全球海上風電領軍企業,明陽風電在陽江投產規模600萬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6.5%,「世界風電看中國,海上風電看陽江」 的行業美譽實至名歸。海上風電產業不僅帶動不少陽江高新區企業實現零碳生產,更推動該區2024年GDP增長8%,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擁有綿長海岸線的陽江,既是現代海上風電的發展高地,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海外華媒嘉賓們邂逅了沉睡海底800餘年的宋代商船「南海一號」。當看到船艙內出土的數以萬計、的精美瓷器時,媒體團記者們無不為古代中國高超的製瓷技藝和繁榮的海外貿易所折服。

图片[3]-轉一圈發電60度,海上巨型風電機「看呆」海外華文媒體-华闻时空

「南海一號」保護發掘現場

图片[4]-轉一圈發電60度,海上巨型風電機「看呆」海外華文媒體-华闻时空

「南海一號」船艙中出土的精美瓷器

  博物館內的「南海一號」保護發掘現場堪稱文物保護工程典範。為避免傳統打撈對文物的破壞,考古團隊採用沉箱式整體打撈方案,將重達5000噸、裝載着沉船及海底沉積物的巨型沉箱,通過特製氣囊直接運輸至博物館內的發掘展廳。這個長40米、寬25米、深12米的海水環境密閉式展廳,通過精密循環系統維持與海底一致的水質、溫度和鹽度環境,開創了「沉船整體遷移、室內恒溫恒濕發掘」的文物保護先河,在船艙內出土了18萬件文物更讓人頓感宋朝瓷器業之發達。透過玻璃幕牆,媒體團清晰可見千年船木與海底泥層的原始狀态,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代商船水手對話。館內陳列的精美瓷器、金器等出土文物,更讓記者們頻頻駐足,用鏡頭記錄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印記。

  當天,媒體團還前往陽春市,考察鳜魚種苗現代化培育基地及鋼鐵與先進設備廠區,實地了解當地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效。

  圖文:GDToday見習記者 伍一傑

华闻时空墨尔本站供稿

阅读更多澳洲资讯可以参阅澳洲华厦公众号及华厦传媒官网和华厦商报电子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