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之际,《中国企业家》年度重磅——2024 年度“25 位影响力企业领袖”榜单盛大揭晓。历经 4 个月,团队严谨统计财务与舆情数据,并综合专业组推荐、网络投票结果,从多维度深度考察各行业头部企业负责人过去一年的商业成就与社会影响力,最终,25 位综合表现卓越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荣膺这一殊荣。
自 2003 年起,已有 148 位企业家跻身“影响力企业领袖”之列。其中,任正非、宁高宁、柳传志、宗庆后等 21 位杰出代表,更是凭借非凡成就,荣获“终身成就影响力企业领袖”称号。
2024 年上榜的“25 位影响力企业领袖”,在市场竞争、行业周期、转型困境及诸多不确定性的重重挑战下,突破内卷,着眼长远,致力于做大市场蛋糕。他们勇于走出舒适区,积极借助新技术、新市场、新渠道与新模式,全力探寻企业新增量。他们以坚毅的意志付诸行动,不仅让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品质提升,更赋予企业人文温度。
雷军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他是终身学习的忠实笃行者。每涉足一个全新领域,他便沉下心来,虚心求教、踏实钻研,迅速成长为个中专家。跨界造车时,他不断打破认知局限,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不懈的创新精神与坚韧毅力,带领小米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熬过产能爬坡的艰难阶段,快速达成10万辆交付的目标,有力推动了小米业务多元化与战略转型。
王祥明
华润集团董事长
已届86岁高龄,总资产超2.6万亿元的华润集团,发展步伐依旧稳健而迅速。2023年,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4%;到了2024年,战略新兴产业的营收占比提升至18%。而推动这些突破、引领华润第四次转型的,正是他。他始终坚信,业绩并非源自运气,而是充分准备后的成果。华润向来不盲目追求过高增速,而是专注于可持续的盈利性增长,如此方能让企业积累更为雄厚的财富。
王传福
比亚迪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
他身上诸多标签熠熠生辉:技术迷、颠覆者、汽车狂人。过去30年,凭借“敢想、敢干、敢坚持”的精神,他勇攀行业高峰,坚定不移走技术创新之路。率先提出并始终践行混插、纯电“两条腿走路”战略,以五代DM技术向传统燃油车全面宣战,成功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历史。在他的引领下,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000万辆的车企。如今,他将重心转向智能化领域,志在赢得未来技术话语权。
曾毓群
宁德时代董事长
过去13年,他引领宁德时代跨越重重周期,连续7年稳坐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头把交椅,市值巅峰时突破万亿元。2024年,面对日益激烈的价格战,他愈发忙碌,积极布局。不仅进军C端,在成都开设全球首家新能源生活广场,还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并号召团队重拾奋斗精神。他以行业领军者的姿态,为新能源电池行业注入全新活力,引领其向上发展。
李彦宏
百度董事会主席、CEO
他,笃定信奉人工智能技术,身为初代互联网领军人物,至今仍活跃于企业管理一线。过去十余年,他持续在人工智能领域重金投入,今年,伴随大模型落地终获累累硕果。面对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契机,他凡事亲力亲为,在AI大模型爆发前夕,便让百度提前调整方向、转换赛道。他既能忍受漫长孤独,又能展望高远前景;既能感知眼前竞争压力,又能明晰长远发展方向。
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在出海领域,他积累了长达20年的实战经验与方法。2004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自此开启20年出海征程。这段历程,让联想构建起基于全球化的研发、制造体系,以及本地化资源配置模式,形成“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独特运营方式。他坚信,出海是联想最为正确的战略决策之一,直言“没有改革开放与全球化,便没有如今的联想”。
方洪波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2024 年,57 岁的他,引领美的在资本市场再度发力,成功募集 310 亿港元资金,一举刷新近三年港股 IPO 募资纪录。这笔雄厚资金,成为美的投入全球研发、升级智能制造体系与供应链管理、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及销售网络、提升自有品牌海外销量的有力支撑,也赋予美的更强实力进行潜在收购。此刻,美的正朝着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大步迈进,而如何实现新增长,是这位掌舵者必须直面的课题。他已无退路,唯有砥砺前行。
王来春
立讯精密创始人、董事长
她,生于汕头澄海、长于汕头澄海。过去27载,她引领企业从一家小型制造工厂起步,一路奋进,成长为全球精密制造业的领军者。在国际舞台上,她果断撕掉“代工”标签,全力攻克前沿创新难题,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还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近年来,她敏锐捕捉AI发展机遇,提前布局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她始终坚信:“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
尹同跃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
他,目标笃定,步履坚实。身为汽车行业的资深老将,62岁的他实现华丽逆袭,带领奇瑞汽车年销量一举突破200万辆,创造历史最佳成绩。他始终秉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理念,推动奇瑞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助力奇瑞新能源实现从“起跑领先却落后”到“迎头赶上”的转变。面对行业激烈内卷,他期望企业能有更多精力修炼内功,保障企业稳健、持续发展。
周鸿祎
360集团创始人
他凭借出色的网感与乐于尝试新事物的实干精神,成功跻身网红企业家行列。在北京车展上,他更是一跃成为车圈焦点。他坚信,企业家唯有亲身投入,深入了解市场,才能打造出更优质的产品。他还着重提出,打造短视频IP是企业家应尽的责任。过去一年,随着他在短视频领域积极推广AI理念,360 也从原本专注安全领域,转变为“安全 +AI”双主线战略,产品业务由此迈向新起点。
周云杰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CEO
2024年,商业浪潮汹涌。他以卓越领导力与深邃战略眼光,引领海尔集团勇立潮头。他精准洞察市场与竞争态势,布局海尔未来产业与创新版图,推动深度变革,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他借“人单合一”模式推进管理创新,持续深化全员创客制。面对全球市场变幻与行业激烈竞争,他凭借强大定力,引领海尔稳健前行。
秦英林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30 余年来,他始终深耕行业。创业之初仅有22头小猪,如今企业年出栏量高达6300万头,养猪规模位居全球之首。他借助科技助力养猪业,不断创新,深挖成本潜力,将养猪主业做到极致。他常言:“养猪虽是传统行业,技术却极为前沿。身处新时代,创新永无止境。”他的不懈坚持与探索,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借鉴。
阎志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寻根,实则是寻觅力量——2024年,他寻得了这份力量。以汉口北为核心,他果断施“刀”变革。这一年,他与卓尔历经3年,完成“减债降负”。身为湖北省规模最大民企的掌舵人、民营企业家代表,他难得地自我剖析:“复杂的市场环境促使我们内省与反思,必须刀刃向内,以更清醒、内敛的姿态精耕细作。”
张波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
他,在业内素有“红海之王”的美誉。那些令他人望而却步的“红海”领域,他却能纵横捭阖、大展身手。棉纺织与铝,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传统制造行业,在他的经营下,产能与技术常年稳居世界前列。他始终紧跟行业趋势,深度耕耘产业链,打通上下游环节。同时,大力投入智能化建设,发力新材料领域,积极为企业探寻全新的增长点。他认为,在从量到质的转型进程中,利润增长只是外在表现,其核心在于生产水平的切实提升。
刘汉元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来袭,今年,成为他创业42年中难度最大的一年,可他镇定自若。在他引领下,通威着手寻觅全新增长支点:一方面坚持创新研发投入,一方面大力拓展全球市场。今年,通威成功斩获沙特GW级订单,其自主研发的异质结组件最高输出功率9次刷新世界纪录。这位擅于逆周期扩张的光伏“猛将”,仍在探索增长之途。
贾少谦
海信集团董事长
今年,是他正式接任海信集团董事长的第二个年头,海信集团再下一城。旗下海信网能正式控股科林电气,进一步拓展海信资产版图,构建起八大产业集群。这些板块能否协同发展,直接关乎海信未来增长动力的强弱。在他眼中,变革是推动海信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必须从改革与管理中挖掘红利。海信过去两年的业绩突破,便是这一理念的有力印证。
朱共山
协鑫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他曾是名噪一时的“硅王”。34载岁月,他心无旁骛,专注做好“能源的搬运工”。面对技术变革,他无畏自我颠覆,引领公司持续转型创新。过去十数年,他逆市场潮流,专攻投入巨大的颗粒硅技术。在漫长研发路上,他忍受孤独,熬过八九年无产出的艰难时光。2020年,颗粒硅终投产。今年,这项技术迎来商业化成果,他正全力夺回“逝去的十年”。
廖增太
万华化学董事长
作为中国化工行业的领军者,面对化工产业的激烈竞争,他始终秉持“创新驱动”理念,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攻坚,引领万华化学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中国化工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他规划持续研发众多世界领先技术,推动国家关键材料自主可控,勇担中国化工行业的重任。
李斌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今年,是他创办蔚来的第十个年头。十载砥砺,他打造出极具知名度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却也曾使企业濒临绝境。2024 年,经营亏损、多品牌运营与全球市场拓展的压力接踵而至,他重拾初心,着力打磨蔚来的体系能力。未来,他将直面更高层次的竞争,唯有持续推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方能在这场角逐中获取决胜资格。
余承东
华为公司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作为华为终端的掌舵人,他于1993年投身华为,从无线业务开启征程。在手机等多个业务板块,他带领团队奋力拼搏,力求做到“遥遥领先” 。2019年,华为涉足造车领域,他创新性推出智选车模式,携手多家车企,大力推动鸿蒙智行发展。30年来,他始终保持“战斗”状态,引领团队在各领域崭露头角。他曾立下目标:到2025年,实现华为汽车业务盈利,达成100万辆的销量目标,助力合作车企冲击中国乃至全球第一。
于东来
胖东来商贸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2024 年,他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家之一。当其他零售企业大多深陷发展困境时,他一手创办的胖东来却逆势上扬,发展态势良好。同时,他或许也是争议最大的企业家之一,其独特的商业理念与管理哲学,迥异于传统模式,在吸引众人目光的同时,也难免引发误解。然而,无论是热烈追捧,还是激烈抨击,都促使行业展开更深层次的“反思”:当下商业“内卷”是否无法避免?更好的商业发展路径究竟在何方?这正是他为现代商业所赋予的价值。
王卫
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扎根物流供应链领域,深耕不辍。从快递业务起步,他稳步完善产业布局,兼顾速度与品质,将企业发展至亚洲规模第一、全球第四。作为增量市场的先锋,他积极拓展,建机场、开航线,重视科技赋能,布局海外市场,矢志实现国际化。同时,他注重团结产业各方力量,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大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李想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2024 年,他引领理想汽车成功逆袭,创造多项行业佳绩:理想汽车成为首个交付量破 100 万的新势力车企,在“蔚小理”中毛利率拔得头筹,且是唯一盈利者。面对智能驾驶的挑战,他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求实现质的突破;另一方面加速纯电路线布局,推动产品自我迭代。他沉稳把控节奏,持续积蓄力量,立志将理想汽车打造成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军者。
梁汝波
字节跳动CEO
2024 年,他为字节跳动定下 “始终创业,逃逸平庸的重力” 这一关键词。他察觉到公司存在低效、迟钝、标准低等平庸化倾向,故而确立三个目标。除组织管理文化与社会信任外,字节跳动在业务战略方面更为聚焦。这一年,凭借 AI 与电商业务,字节跳动驶入发展快车道。他通过向内挖掘、凝聚内部力量,打造出属于字节跳动的“爆款”成果。
孙飘扬
恒瑞医药董事长
他,堪称中国医药行业的旗帜性人物。30 多年前,他做出的关键决策,让濒临绝境的恒瑞医药重获生机,此后逐步成长为市值曾高达 6000 亿元的医药巨擘。30 年后,面对外部环境的重重挑战,他又一次临危“救火”,于企业内部展开雷厉风行的改革。他大力推动创新药研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助力恒瑞医药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业绩回暖。凭借卓越的领导力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他确保恒瑞医药始终屹立于医药领域的前沿。
来源:中国企业家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