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昔月
![图片[1]-非亚欧回旋变奏曲(上集)-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7c92b37ee6c448470e5070c997f0977.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西非的海岸线真的有黄金吗?我也能淘到几勺羹吗?梁欣望着窗外那层层叠叠的云莲花,美美地做起了发财梦。
她乘坐的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在阿姆斯特丹转机,再飞向加纳首都阿克拉。
转机期间,第一次出国的梁欣,很想到机场外面看看,可走到出口递上护照时,却被告知:转机的中国人不能出去!她拿出机票解释说自己还有三十个小时的待机时间,可人家还是不放。
见不远处坐着一位同胞,梁欣便礼貌地上前打听,为何转机的中国人不许走出机场?同胞笑着答:许多国人走出机场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哦,梁欣豁然醒悟:曾经的转机同胞走过路过没“错”过,竟以这种方式潜入了发达国家。而现在的我,一个真正的转机者,只能“望门兴叹”了。
第一章 非洲
阿克拉(Accra),梁欣一下子就记住了它的中译名,因为它坐落在西非黄金海岸边,黄金和钻石的计量单位就是“克拉”!
当飞机降落在阿克拉机场时,一股梁欣从未体验过的高温热浪扑面袭来,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一
她被朋友安排到当地一家华人公司的宿舍里。这里,离大西洋近在咫尺,天天涛声依旧,到了夜晚仿佛雷公的打鼾声,有节奏地回荡着。
走近岸边,梁欣除了震撼还伴随着几分恐惧。巨浪一个接着一个,急匆匆地冲过来,又呼啦啦地退回去,似乎有双大手不停地拉着白蓝相间的手风琴。她突然想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诗句,不由地背出声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令梁欣没想到的是,这里早已不是未开发的处女地,不但有多家华人公司在此落户,前来淘金的个体户也不少,其中一位就是隔壁章。
隔壁章住在梁欣的隔壁,是从匈牙利转道而来的,也是这家公司的租客。他白天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夜晚与一位挺胸翘臀的黑姑娘住在一起,身边还有一个可爱的混血幼女。
后来才知道,那个幼女并不是隔壁章和黑姑娘所生,而是某公司两位华人男共同创造的生命。之所以这么说,因为黑姑娘不知道孩子的真正父亲是谁。她在那家公司做女佣时,跟两位华大哥都有性关系。公司撤了,大哥走了,她才生下女儿,自然也没得到半毛钱的抚养费。隔壁章正好独身一人,爱屋及乌,便心甘情愿地当起了接盘侠,与她们母女共同生活。
二
梁欣是个聪明人,临走前就做好了一些准备,除了在行李内塞入一小箱杀虫剂作为样品外,还在国内小商品市场买了一大箱子的饰品,什么发带发卡、耳钉口红、手链项链等等。
她当然不会自己蹲在市场上叫卖,而是让几家店铺代售,再按时结账。零碎的小东西很受当地人的欢迎,就是结账时麻烦多多。
这里的黑人大多没有时间观念,更谈不上坚守信誉,当你按月收钱时,他们总是一遍遍地说“Tomrrow”。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为了把货款及时收回来,梁欣也是绞尽了脑汁。
这天,她再次来到一家小店催款。两个瘦弱的黑小子笑嘻嘻地跟她握手:“朋友,快坐下!看中国功夫,Jeck Chen!”不由分说,就把她拉到了椅子旁,电视里正播放着成龙的功夫片。
没几分钟,梁欣猛地站了起来,指着屏幕上的打斗画面大喊道:“你们知道不知道啊,我们中国人都会功夫,我也不例外!”
话音未落,右手抓住一个黑小子的胳膊就使劲儿拧,疼得他嗷嗷大叫!另一个黑小子见状,马上点头哈腰并竖起了大拇指:“朋友,你真厉害! 中国功夫,佩服!能教教我吗?”
“赶快给我货款,然后免费教你们!”梁欣大声吼道。
一位马上掏兜数钱,不够;另位摊开双手,摇晃着脑袋。
“赶快借去!” 他俨然成了他们的首领,下了一道命令。
那小子马上溜出了房门,另位乖乖地递钱,然后彬彬有礼地示意梁欣坐下。
梁欣把钱装进了口袋,又毫不客气地坐到了椅子上,然后双手抱肩,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三
梁欣挣了点儿小钱,但时时忘不了想要做的大事,那就是把中国的杀虫剂推销出去。
一位华人老兄对此项目特感兴趣,并推荐了一位年轻的黑人办理各种手续。三人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成立一家公司。因梁欣有供货渠道,又熟知进出口业务,就不再分摊启动资金。
该国的办事效率虽然很慢,但注册公司还是很简单的。
在注册公司的同时,梁欣开始给产品设计新包装。她把带来的每个原包装拆成五份,每份仅有两格的药粉,这样既可以做广告分给当地居民试用,还可以价格低廉地销售。
就在三人忙得不亦乐乎时,麻烦也随之而来了。不是咱们的产品杀不死非洲的蚂蚁和蟑螂,而是商检方面出了问题。
黑人同事把样品送去检测,不曾想却是六六六超标,只能室外使用!六六六竟然超标?一个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什么标准这么苛刻?听黑人解释,她才知道这个当年的英国殖民地,使用的竟是曾经宗主国的标准。
原来这样。看到超标不多,梁欣的心里又燃起了希望,室外用肯定市场份额小,那让国内厂商把六六六指标降下来不就行了。
几个月过去了,天天经受着高温蒸烤的梁欣,脸部已出现了严重的紫外线过敏症状。她倒不怕自己的脸色变黑,而是担心这个项目的前景变得灰暗。
四
梁欣除了给女儿经常写信报平安外,还给德国女友写了一封长信。她把非洲的所见所闻和生意上的担忧都告诉了这位女友,还透露了转道去欧洲的想法。
梁欣的这位女友叫莫妮,多次去中国的冰城工作,经同学介绍,两人成了彼此深交的语言老师,梁欣教她汉语,她教梁欣英语,友好关系和通信往来已保持了近十年。
让梁欣万分震惊的是,过了一个多月,竟然收到一个来自德国的特大信封。倒出来一看,有三十多封不同地址的英语信!
莫妮在信中写道:“亲爱的,我很想帮你,但不知道怎么帮。知道你离婚了,现在又一人去了非洲,太不容易了。如果能来德国最好,只是德国很难留下,如果能与一位德国先生结婚,那就可以如愿以偿。于是,我在时代报刊登了一则广告。真不错,一周内就收到了这么多回信……”
梁欣看得泪流满面,手因激动而不停地颤抖着,心里默默地叨咕:莫妮啊莫妮,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国际友人,可我如何来报答你呢?
梁欣拆开了所有来信,掉出好几张男人的照片,有的络腮大胡子,有的鹰钩鼻子;有的相貌英俊,有的老态龙钟。其中一个条件最好,教授不说,还是一家科研机构的主管,照片看上去也大不了几岁。那好,就先选他吧!
梁欣立即给莫妮写了一封感谢信,又给这位德国教授回了信。在给教授的回信里,她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遍,并附上了电话号码。
过了十几天,她就接到了来自德国的电话,正是那位教授。他的英语非常流利,而梁欣不得不用中国味十足的英语和他交谈。
又过了十几天,该教授来信了。他在信里写道:“看了你的回信和听了你电话里的声音,非常高兴。我特别喜欢中国人,因为我有两个在读博士生来自中国,他们非常勤奋和努力。如果我也能有一位中国妻子多好啊!我八月中旬去中国讲学,希望咱俩一路同行。”
梁欣大喜过望,自己也该回国了。既然西非总代理的合同已经拟好,需要回国落实货源和办理手续,如果能与他同期到达中国,岂不是一举两得。
两人通过电话,定好了在阿姆斯特丹见面的日子。
五
那是一九九九年八月的一天,梁欣再次坐上了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飞机。
来时,梁欣在阿姆斯特丹待机三十个小时,孤苦伶仃的;回程,又经过这里,一位德国教授正翘首以盼地等着她。人生啊,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亦如空中的云朵变幻莫测,何时下雨、何时飘雪得由气温说了算。
飞机在缓缓地下降,梁欣的大脑皮层一阵阵波动,她幻想着与老外见面的情景,幻想着未来会出现的各种可能,那个他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吗?
当梁欣走到候机大厅门口时,一眼就看到了那个他——站在那儿,手里举着写有梁欣英文名的白纸。梁欣笑着迎了过去,两人来了一个礼节式的拥抱,然后走到候机厅里的一家餐厅坐下。
梁欣定睛地打量着他:深灰色的西服很得体,身材不胖也不瘦,头发淡黄色的,眼睛蓝色的,长相也不老。
两人边吃边聊。当教授说已经联系了北京的学生,并在宾馆预订了一间房时,梁欣泛起了寻思,停了几秒钟反问道:“就一间吗?”
“哦,对不起,你觉得我们应该两间,是吗?”教授忽然领悟了梁欣的意思。
梁欣笑着点点头,教授马上给北京的学生打了电话,让他再帮忙订一间。
第二章 国内
一
到了北京,梁欣主动打车去了那家宾馆。作为中国人,她理应照顾外国友人,况且人家还是第一次来中国,门不清路不熟的。
三天后,他们一起坐火车前往上海。一路上,彼此聊了很多,但有一个话题让梁欣大为不爽。
“我和妻子分居了二十年,她早已和另一位先生在了一起生活了。我自己有个非常大的公寓……”
“等等,你说什么?你是说你还没有和你的妻子离婚?!”梁欣打断了他的话。
“那怎么行呢?我可是单身啊,你有妻子还……”梁欣的语气充满了责怪,一种上当的感觉顿时冲破了脑门。
到了上海,教授去某大学讲学,梁欣到她的厂家商谈。
梁欣的心情很差,不仅仅因为这个德国佬,还有非洲同事昨日打来的电话。同事告诉她,预留的样品外包装已经鼓胀,散发出呛人的味道,不得不埋在了地下。
带去的样品还不到一年,肯定是天气太热造成的;非洲昼夜几乎没有温差,怎么保存它们呢?如果要求厂家降低六六六的投放比例,那保质期呢?梁欣忧心忡忡。
到了厂家,梁欣拿出合同,并把市场调研的情况叙说了一遍,该厂负责人坦诚相告:“我们可以减少六六六,但保质期会更短……” 梁欣顿时无话可说。
一笔很有希望的出口大单就这样无疾而终了,厂家也表示非常遗憾。
二
按计划,梁欣还得带教授到其他几个城市游览,尽管她对他已经没了热情和期待,但还得有始有终地奉陪着。两人继续分房住,一切费用均由教授支付,梁欣仅仅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
两周后,梁欣送走了教授,自己停薪留职后的一年期也快到了。此时的单位,刚刚启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方案,要求每个职工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竞争上岗。
梁欣不争也不抢,反而很高兴。既然自己所喜欢的岗位有人捷足先登了,自己的工龄临界退养年龄,那就抓住时机,急流勇退吧。于是,她向单位领导递交了退养申请。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