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措施,并对进口汽车和汽车零件征收25%的新关税,这一天将成为全球贸易战的分水岭。
特朗普此前多次发表讲话,将于4月2日开始征收“对等关税”,农产品关税也将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表示,几十年来,其他国家一直对美国征收关税,现在轮到美国开始征收关税了。
同时,最新汽车关税于4月2日生效,进口汽车的企业将在第二天开始面对新关税,对汽车零部件的征税将在5月或以后启动。分析表明,这一举措可能会导致美国大批汽车生产暂时停工、价格上涨,并加剧与盟国紧张的关系。4月2日的声明“不是一次性事件”,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却没有完全消除所有不确定性。
4月2日之前,在上任后的头两个月里,特朗普政府已对来自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大约8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些关税使美股大幅下挫,增加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同时也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截至目前,自去年11月大选以来,由“特朗普行情”带来的美国股市上涨因3月暴跌已被完全抹去。
加拿大新总理卡尼告诉特朗普,如果美国4月2日对加拿大采取额外关税行动,加拿大将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以保护加拿大工人和经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强调,墨西哥将做出“全面回应”,以加强国家经济和应对单边行为,同时与美国的谈判进程仍在继续,力求确保稳定就业、维持投资,同时避免损害美加利益。
特朗普二次上台后,突破了双边贸易对垒,针对所有的贸易对象国发动全球贸易战。其中,汽车关税是代表性的科目。去年,美国进口了大约800万辆汽车,贸易总额约为2400亿美元,大约占总销售的一半。目前,美国分别对进口乘用车和商用车征收2.5%和25%的关税,新政策施行之后,税率将分别上调至27.5%和50%。特朗普“永久性加税”的无差别扫射,震动全球汽车业,美欧日韩汽车股全面下跌。
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外国汽车供应国,其次是韩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特朗普的最新举措有可能颠覆全球汽车贸易和供应链。同时,许多美国汽车公司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有业务,这些业务是在北美长期自由贸易协定的条款下设立。白宫强硬表示,加征25%的关税不仅适用于成品车,还包括车辆零件。不过,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零部件将暂时豁免新关税,直到美国海关和边境巡逻部门设立评估征税系统。
据了解,关税是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由进口商支付。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适用于进口到美国的多种商品,意在保护美国企业并促进制造业回流。但是这样做,会提高依赖外国零件的企业成本——汽车制造商是重灾区。安德森经济集团分析师估计,单是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就可能使不同车型的成本上升4000至10000美元。日本拥有多家汽车行业巨头,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美国市场关税当头,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政府将对这些关税作出反应,并将“所有选项摆上桌面”。
另一方面,所谓“对等关税”,听起来似乎是公平的做法,但“对等关税”忽视了WTO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将打乱全球贸易的税收结构,导致非常复杂的变化,加剧对于全球经贸规则的冲击。由此,全球多边贸易治理体系将遭遇重大挑战,面临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同时全球的供应链和全球的价值链也会迎来严重的扰动,最终影响全球的贸易增长、全球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
欧盟认为,特朗普总统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是朝着错误方向迈出的一步。欧盟仍然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可预测的全球贸易体系,使所有合作伙伴受益。加拿大、德国、日本等美国盟友也表示反对,认为对等关税措施将使美国及其贸易伙伴都会遭受巨大损失。
随着4月2日美国关税政策揭晓在即,市场的不确定性达到新的高峰。花旗银行最新报告总结了三种情景,会对市场造成程度不同的冲击:一是仅互惠关税,市场反应较为有限;二是互惠关税+增值税(VAT),美元指数可能上涨50-100个基点,全球股市也会下跌;三是互惠关税+增值税+行业性关税,市场反应或更剧烈。分析师警告,美股后续下跌的可能性大于上涨,美元指数可能走强,而美元兑日元会大幅下跌,未来关税和报复行动是关键。
特朗普美国无视全球贸易结构和贸易规则,与各国为敌开打贸易战,主要基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其有恃无恐的最大筹码,以此来拿捏贸易对手。不过,美国市场并非没有软肋。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究竟由出口商承担,还是进口商支付?答案当然是由美国进口商支付。如果美国的进口商有超强议价能力,或在其他地方能找到价廉物美的替代商品,或可消化加征的关税;如果进口商不具备以上能力,那么只有把加征的关税部分转嫁给国内消费者,一损俱损,美国经济和普通民众将为关税埋单;同时由于面临贸易对手的报复性关税措施,美国的生产者和出口商也会面临出口困难的窘境。为此,全球贸易战开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而鱼死网破或有可能,即出现全球贸易萎缩、经济下行的大萧条局面。
对于咄咄逼人的特朗普美国,各国各有自处之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如果美国想要战争——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还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战争,我们都准备战斗到底。”美中开启新一轮贸易战或难以避免,但与第一个总统任期相比,特朗普正面对一个更加强大、准备更加充分的对手。
近年来,美中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正在稳步脱钩,减少了相互依赖,减轻了关税措施的影响。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占美国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5.7%下降至10.9%,同期美国占中国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3.7%下降到11.2%。最新关税对中国来说是“相当可控的”,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只占整体经济的一小部分,而汽车几乎对美国市场没有出口。据推算,即使特朗普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产品,可能也不会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造成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影响,而且全面禁令在大多数iPhone都是在中国完成生产的时代是不现实的。
当然,中国愿意与美方谈判达成协议,强烈的信号之一是中方的首轮关税报复措施相对温和,仅限于有限数量的商品,采取了“避免升级”策略。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方面拭目以待,见招拆招,这是他们的强项。
来源:东瀛万事通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