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坚范
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外联部主任
《文艺报》原总编(顾问)
众所周知,在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社会对文学及其期刊的关注度,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相比,已大打折扣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杭州文学》却迎难而上,依然闪亮登场,值得点赞!
我想以清代才子袁枚的一首五言绝句《苔》与《杭州文学》的朋友们共勉。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生在阴暗、卑微处,感受不到“白日”,没有被好运所眷顾,但并不因环境不利而丧失勇气,从不自惭形秽、从不气馁,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绽放出自己靓丽的青春。这种自强生发的勇气和精神,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是相通的。此语出自近期风靡全球的电影《哪吒2》中魔童哪吒之口。电影《哪吒2》所呈现的这一精神内核在全球观众中激起了强烈的感情共鸣。近来横空出世的DeepSeek,之所以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中产生强烈震撼,在于他们没有亦步亦趋地跟着美国“砸钱堆算力”的方式行事,而是独辟蹊径,“小成本办大事”。对于海内外广大民众而言,其开源共享的理念使人工智能从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变成了随手可得的“日用品”。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路上,由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客观上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不经过共产国际和莫斯科的批准,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后来,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说:“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5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我们认识中国,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遵义会议一个月之后,毛泽东同志便写下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句,表现了会议之后他作为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成员独立自主走自己路的高度自信。遵义会议这个大转折,恰好位于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的中点。所以,有学者认为,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独立自主是其中之一。
在众多的文学期刊中,《杭州文学》“小荷才露尖尖角”,无论是从刊龄长短还是体量大小上讲,都可以说属于小字辈。但正如庄子所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从这意义上讲,大家是独立的、平等的。庄子还说,“道在屎溺”。道无处不在,即使最低贱的事物中都有“道”的存在。《杭州文学》不管现在怎样幼小、稚嫩,但未来可期,一定会独立自主地开放出与牡丹可以媲美的灿烂花朵。恩格斯有句名言:“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我曾滥竽充数当了5年《文艺报》总编辑。曾应约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克隆一个鸡蛋?》,文章结尾时引了《人民日报》原总编辑邓拓的诗句:“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以此感谢当年《文艺报》同事们用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成就了《文艺报》走出困境,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希望《杭州文学》的朋友们,团结一致,专心致志,“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楚图南语),凝聚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作者,将刊物越办越好,越办越强,不断推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广大读者的锦绣华章!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