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1000元大关,黄金还能买吗?

“国内金价今年的涨幅已超20%,2024年全年也才27%。”

高金价正在持续刷新投资者的认知。在2024年内连续40次刷新历史纪录后,2025年金价涨势更猛了。4月14日,国内沪金主力合约再创新高,盘中最高触及766.50元/克。

若要购买金饰,高金价带来的“杀伤力”更大。当前主流金店的首饰金价格,甚至已经逼近1000元大关。要知道,去年同期首饰金价格也才700元出头。

越等越高,普通人还能买黄金吗?

图片[1]-逼近1000元大关,黄金还能买吗?-华闻时空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黄金

金价狂飙,都怪特朗普?

在3月突破3000美元大关之后,国际金价就开始“越涨越疯”。

截至4月11日,COMEX黄金主力期货3日大涨逾8.5%至3263美元/盎司,创下新高,相较于年初大涨逾23%,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大类资产。4月14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盘中一度触及3261.6美元/盎司,离前一交易日创下的新高仅一步之遥。

国际金价的上涨,带动首饰金价格的调整。近几天,周大福、周大生、六福珠宝、老凤祥等品牌金店报价水涨船高,稳定在990元/克左右。其中,周生生4月14日足金(饰品、工艺品类)报价已达996元/克。

金价破千,仅有一步之遥。

图片[2]-逼近1000元大关,黄金还能买吗?-华闻时空

图/4月14日主流金饰品牌黄金实物报价

避险需求,成为金价暴涨的首要原因。

“黄金短期急涨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催生的浓厚避险需求,支撑着金价持续上涨。

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风险资产剧震,VIX恐慌指数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及2020年疫情冲击。“但是不同的是,此次市场选择黄金而非美元作为避险工具。特朗普执政期间的巨大不确定性,催生的避险需求给金价带来买盘。”

而金价持续高涨的更深层原因,则在于金价的逻辑“变了”。

黄金具备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三大属性,属于非生息资产。历史数据显示,黄金价格与美债实际收益率、美国实际利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2021年之后,黄金市场的表现就偏离了传统的定价机制,走出独立行情。例如2024年美元指数升至110,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处于高位,但黄金不降反升,COMEX黄金期货涨幅超40%。

这背后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多元。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期货行业资深人士景川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中长期而言,金价攀升受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风险、美元走势、美国货币政策、各国央行购金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关税影响下,美股震荡下行、经济衰退预期、美元贬值等,促使美元资产投资者寻求多元化投资配置,增加了对黄金的需求。

尤其是当下美国经济释放出不稳定信号,无论是各国央行、机构,还是散户都在去美债化和美元化,黄金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对冲工具之一。

“美元弱于预期的情况下,美元在国际支付地位逐渐减弱,新兴国家力推用非美货币结算,并通过央行增持黄金以提升其非美货币的支撑力,黄金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景川说道。

黄金牛市的“超级买家”

从供求角度来看,黄金的供应量是一定的,因此需求端为金价提供主要的上涨动力。而这一轮超长的黄金牛市,核心因素在于“超级买家”——各国央行的支持。

瑞银指出,除了避险需求和投机者的参与外,黄金配置需求近期也发生许多结构性转变。例如,各国央行系统性地提高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这些结构性转变有力地支持了黄金需求。

黄金储备,是各国国际储备多元化构成的重要部分。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吨。这一水平远超2010—2021年年均550吨的平均水平。受持续强劲的央行购金和投资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全球黄金年度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4974吨,创历史新高。

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高需求仍在继续。世界黄金协会2月份的数据显示,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了24吨。

中国央行已经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中国3月末黄金储备报7370万盎司(约2292.33吨),较2月末的7361万盎司(约2289.53吨)增加9万盎司(约2.8吨)。

央行购金较多的国家,其居民往往也会增加购金。以中国为例,2024年中国居民的黄金购买量虽因高金价有所下降,但仍以815.5吨的总量稳居全球第一。

景川解读,增持黄金对央行而言有一定的战略作用。各国央行纷纷将黄金调整为正买入状态,目的是减少对美元等单一货币的依赖,降低因美元信用下降而带来的风险。

“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有利于主权货币国际化。各国央行的持续购金行为,相当于进一步认可了黄金超越主权的资产价值。”景川说道。

美银指出,央行配置黄金的动因正在变化。传统“历史地位”不再是首要理由,“通胀对冲与长期价值储藏”(88%)、“危机期间的稳定表现”(82%)、“有效分散投资组合”(75%)以及“无违约风险”(72%)成为央行配置黄金的四大动因。

狂飙的金价,或仍难以言顶。高盛发布报告称,将2025年黄金目标价从此前的每盎司3300美元上调至3700美元。在极端情况下,若市场聚焦美联储独立性或者美国储备政策变化的风险,黄金甚至可能触及每盎司4500美元。

黄金还能买吗?

只是,急涨背后仍蕴藏风险。黄金投资价值愈发显现的同时,不确定性因素实则暗流涌动。

王红英表示,当下前所未有的高金价,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泡沫化”倾向。当下黄金处于历史高位,一旦价格出现回落,就可能出现“多杀多”的踩踏现象,即卖家竞相卖出导致价格急剧下跌,从而带来更大的波动风险。况且,特朗普政策亦导致投资波动性加大,黄金也难以避免。

事实上,近期多只黄金基金也因为资金狂热追捧引发高溢价风险。Wind数据显示,4月10日,易方达黄金主题LOF、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A场内交易价格较净值溢价幅度远超正常波动范围。

其中,易方达基金公告称,旗下黄金主题基金因二级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净值,于4月11日停牌一小时,并警示投资者“盲目追高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嘉实基金亦发布公告,提醒旗下黄金LOF大幅溢价,呼吁投资者理性决策。

面对一路狂飙的金价,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投资热带来的杠杆投资行为,也被警告并提示风险。3月19日,江苏银行发布公告,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领域。公告指出,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信用卡使用规定,更存在巨大资金风险。

上海黄金交易所自今年4月以来,罕见地连续发布两条加强近期市场防范风险工作的通知,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理性配置贵金属投资。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黄金要保持审慎和冷静。如果想购入黄金,可以选择金价回调的节点酌情少量多次买入。此外,普通消费者应少参与杠杆较高的期货、期权等黄金衍生产品,看准机会的同时要量力而行”。王红英提醒。

(本文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