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新任美国驻华大使大卫· 珀杜。(图片来源:网络)
(《芝加哥华语论坛》报述评)4月29日,前佐治亚州参议员大卫·珀杜(David Perdue,中文名庞德伟)驻华大使的提名获得美国参议院批准,正式接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出任第14任美国驻华大使。
由于美方挑起的贸易战、以及科技竞争、军事对抗和地缘政治摩擦等方面的加剧令两国关系的动态复杂、紧张,在美国对中国的立场持续强硬之际,这一任命获得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舆论也在推测其上任对于美中关系的影响。
现年75岁的大卫·珀杜是一位既有丰富的商界管理经验,又有着重要岗位上从政经历的政商两棲人士。他1949年12月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父母都是为教师。他1972年毕业于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工业工程学士学位及运筹学硕士学位。
在进入政界前,珀杜拥有长达40年的国际商业经验,曾在锐步(Reebok)、萨拉·李集团(Sara Lee)和达乐公司(Dollar General)等企业担任高管职务。曾在香港和新加坡生活和工作多年,主要负责将制造业务外包。
珀杜于2015年至2021年担任佐治亚州联邦参议员,期间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任职,并曾担任海权小组委员会主席。他在任期内积极推动加强美国海军力量,强调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他并在2022年曾竞选佐治亚州州长但落败。
一般认为,珀杜是对中国持强硬立场的“鹰派”人物,主张“友台抗中”。他曾在2018年以参议员身份访问台湾,会见蔡英文,并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他还多次在贸易、人权和宗教自由等问题上批评中国,强调中国对美国构成“生存威胁”。
2024年9月,帕杜曾发表题为《中国的新战争:美国的自由取决于对抗威胁》文章,认为中美处于“战争状态”。说“美国及其盟友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对抗中国的侵略。他们需要加强经济和军事联盟,应对债务危机,并使其供应链与中国脱钩。”
他还说,“美国人民必须认识到这场新战争的严峻性,团结起来捍卫自由。他们必须愿意做出牺牲,并跨越党派界限,携手合作,达成战略方针。” 就在该文发表大约三个月后,他被特朗普提名为驻华大使。
特朗普当时在社媒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 发文称:“珀杜将在执行我的策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该策略旨在维护地区和平,并与中国领导人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 珀杜在X平台回应称:“我曾两次在亚洲生活,深知这一责任的重大。我期待落实特朗普总统的战略,让世界再次变得安全,并代表美国利益在中国开展工作。”
对华强硬,既是珀杜一以贯之的政治立场所决定,也是他对自己前途现实的考虑结果。在当前美国以共和党占据多数的国会内外的政治气候下,如果他不能反复强调其历来的支持特朗普的强硬路线和坚持“美国优先”的战略考量,那么他将不会被任命和被通过。
作为美国一位典型的“政商两栖”政治人物,珀杜职业轨迹跨越了大企业高管与联邦参议员两大领域,具有鲜明的“政商融合”特征,更像是“技术型商人政治家”。他从商的时间跨度远超从政,因此其处理政治和外交问题肯定会打上偏向务实、追求利益最大化、必要时低调的商业印记。
这方面有一些很明显的例子:珀杜曾批评特朗普2018年对从洗衣机到钢铁等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政策过于宽泛。当时,珀杜主张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平衡美中贸易。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中,他表示同意北京的观点,即抗议活动是“内部问题”。
珀杜过去还支持将美国工作岗位外包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强烈支持将工作岗位从美国转移到亚洲,以节省制造成本。而特朗普一直强烈谴责这种做法,称外包掏空了美国的制造业基础。所有这些,都使那些特朗普的铁杆盟友们感到不爽。
珀杜即将上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对中美关系将意味着什么?是否会为两国关系增添或大或小的变数?这里谈谈不成熟的三点看法:
首先,他会坚持美对华的强硬和“咄咄逼人”的立场,紧跟和践行特朗普作为全球战略关键布局的对华“打压霸凌”战略。但是,他也一定会谨言慎行,不会鲁莽行事。就当前的美国对华关税战和贸易战来说,他可能会试图在坚持美方利益的前提下,推动更可控、可预测的经贸谈判机制,避免全面脱钩。
珀杜在听证会上说,中美之间的所有交易都应考虑互惠和美国安全。 我们对中国的态度应该是细致入微、无党派和战略性的。 我们两国自然会有分歧的领域,我们应该寻求我们利益一致的领域,以发展更好、更安全的工作关系。 把 “细致入微” 放在处理两国关系的首位,是历届驻华大使鲜有提及的,突显了他的个人风格。
此外,在两国关系某些其他争端问题上,他也可能会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甚至充当“红白脸”中可能发挥一定缓冲作用的某个角色,尽管他可能只是个执行者而不是最终决策者。同时,在需要平衡国内强硬派与国际现实时,他可能采取某种“语言强硬+行动灵活”的策略。
其二,作为一名企业高管,珀杜曾居住在香港,并标榜自己拥有全球视野。他的东方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加之如果他在驻华期间又是善于观察和学习的大使,那么他可能有对东方文化和文明的新理解和沉浸式的融入,对于两国关系上许多问题上的沟通和交流,会有正面和积极的意义。
在听证会上,蒙大拿州共和党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 (Steve Daines) 表示,珀杜“对地缘政治现实有着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中国人民的文化和习俗有着深刻的理解”,并称赞他过去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商业经验。这实际上也是他被提名和确认担任驻华大使的因素之一。
其三,不能忽视、更不要高估珀杜作为大使在中美关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没有相互尊重,没有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真诚愿望,仅仅靠政商两栖政治家擅长的在多方利益冲突中寻找折中方案,求得”平衡”,或一些务实之举,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何况珀杜缺乏传统的外交背景,这可能限制他在处理敏感外交事务时的灵活性和专业性。
现在,中国将要面对的将是一个以 ”捍卫美国价值观,代表美国利益,支持与朋友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 为己任的大使。他认为与中国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外交挑战。” 看来,这位大使已经准备一试身手了。他在任职期间将究竟如何动作,以及可能的由此带来的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芝加哥华语论坛报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