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栋古宅引起的百年世纪话题
一个家族折射出几个世纪风云
一座城市反映出千年民族缩影
内容提要:自古乱世出英雄。龚大司马之后约三百年,大清帝国走向没落。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到民国初年又是一个混战、混乱、浑水摸鱼的岁月。
内容提要:《龚家古宅》连载发表之后,笔者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其中一篇写到: “读了作者的《龚家古宅》系列后更加感受到了合肥地灵人杰,作为合肥人非常自豪。
“听我妈妈说,当年生我时难产,没有剖腹产技术,为保大人,临床医生准备牺牲我的小命了。我爸着急去找了院长。龚院长来了看后说,再给半小时吧… 我妈说,我在肚子里听到了这话赶紧用劲就出来了…这半小时救了我的命!我真的好感谢这位合肥名人——省立医院创始人,合肥保健院院长龚维蓉女士”。
龚大医师(12)
笔者也有类似的经历。听母亲说当年我出生的时候,长得白白胖胖眼睛大大,两个眼珠直转,看着这陌生的世界。因我是家里第一个男孩(上面三个姐姐)家里人喜欢的不得了。但我母亲发现我很安静不像别的孩子生下来又哭又闹,耽心我不会是聋哑人吧?护士赶紧请来了龚院长。我妈说:龚院长不慌不忙,单手拎起我的两腿头朝下,另外一只手猛地朝我后背和屁股“叭、叭”两巴掌。我瞬间嚎啕大哭,呱呱大叫,让满屋子人都乐了。
由于特殊的姻缘,我写这个连载其实有很大成份是纪念和感恩这位合肥名人龚大院长。
五十年代,刚解放。经历过战争创伤的人们开始修身养性,参与和平建设。国家鼓励人民多生孩子,每个孩子都配有奶妈及各种补贴。中国人进入了生育高峰。许多家庭兄弟姐妹五个六个不足为奇,我的同龄人中家里兄弟姐妹八个九个的很常见。听上辈说,那时候经常有健康宝宝和光荣母亲评比活动,我妈说我和她都曾获得过名次。
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妇幼保健院。龚维蓉医生就在这个大背景下从省立人民医院调来创建妇幼保健院的。当时的省市领导的孩子们大都是龚院长接生的。我的朋友原安徽省省长黄岩的儿子运生告诉我,他家兄弟妹六七个基本上都是龚院长接生的。我的小学同学基本上都出生在妇幼保健院。
![图片[1]-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1.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时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岩(左5)陪毛泽东主席访问安徽(图片说明)
龚维蓉(1900–1983),出生在合肥名门望族龚氏大家族里,从小家境富裕,人称龚二小姐。父亲龚积义官至国民革命军三十三部总参谋长,大伯龚积炳曾任山东省省长,另外几个伯伯叔叔在当时也是赫赫有名。
1914年,龚积义在山东政府任职,全家搬到济南生活,龚维蓉姐弟们都在济南中小学读书。1917年龚维蓉和妹妹龚维芸先后考取了齐鲁大学医学院(今天的山东大学),接受了五年制全外文全科医生的系统训练。当时的姐妹俩正属豆寇年华、生机勃勃,赶上了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龚维蓉积极参与组织学生上街抗议日本侵略中国的游行。成为当时的进步学生组织成员。
![图片[2]-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2.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家三位小姐大学时照片,中间为二小姐龚维蓉大医师,右为大姐龚维方,左为“龚家古宅”女主人三小姐龚维芸(图片说明)
![图片[3]-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3.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氏家谱(图片说明)
大学期间,因为父辈们定的娃娃亲,龚维蓉与合肥东乡(现肥东县)元瞳集乡绅项以鼎结婚,两人育有项有森、项有彬两个儿子。(这是后话)
婚后龚维蓉继续学业,毕业后先是回到元瞳集夫家生活了一段时间。不久,父亲解甲归田,带着家属从南京回到合肥,在合肥北门拱辰街“龚家大院”安居下来,过起了寓公生活。龚维蓉便经常带着孩子回城里娘家,也住在“龚家大院”里。
由于家庭人口众多(龚积义有三房太太八个子女),加上没有收入坐吃山空,家境逐渐走下坡路。丈夫又不能经济独立,龚维蓉决定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出外寻找工作以补贴家用。
龚维蓉找到了合肥基督医院见习医生的职位,随着她的各项能力得到肯定,她逐渐从见习医生成为正式医生,最后被提拔为院长助理,日子逐渐好转,她便带着孩子们搬到医院提供的小洋房居住。
![图片[4]-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4.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大医师与他一岁儿子(项有彬)当年合照(图片说明)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合肥沦陷,医院也受影响。龚维蓉为躲避日本人骚扰,离开合肥前往“立煌县”(今金寨县)并在立煌县开设诊所救死扶伤。抗战胜利后,她回到合肥,参与基督医院的恢复重建。
1949年,解放前夕,基督医院的美国医生和管理人员全部撤离。院长科普仁带着全家人回到美国西雅图,临行前把医院的管理事务全部交给龚维蓉医生。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基督医院,开始筹建省和平医院,后更名为“省人民医院,即省立医院。龚维蓉参与创建省立医院的全部工作,由于工作成效显著。龚维蓉被任命为安徽省第一届人民政府委员,收到了毛泽东主席亲署的委任状,并被任命为安徽省人民医院第一任副院长。
![图片[5]-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5.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维蓉委任状
![图片[6]-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6.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的委任通知书(图片说明)
随后龚维蓉院长又奉命创建“妇幼保健院”。随着合肥市的人口增长率越来越高,龚大医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当地的报纸称赞她是“安徽的林巧稚”(中国著名的妇产科医生)。国家也给了她众多的荣誉和待遇。她是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并以民主人士的身份连续三届担任省政协常委。
![图片[7]-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7.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安徽省第一届人民政府全体委员合影,右二是龚大医师(图片说明)
50年代初期,龚维蓉召回在外地工作的两个儿子和他们的家庭,也结束了她长期单独一人的生活状态。每个星期六晚上,一大家人必须回到她在妇幼保健院的家里欢聚一堂。这也是她人生最幸福的生活时光。
1960年,时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紧缺。政府给予龚维蓉大医师13级高干待遇、每周一次所有直系亲属都可以跟着她去位于长江路上当时最有名的“長江饭店”,凭特惠歺券可以随便吃。据龚医生最小的孙子项光先生告诉笔者:那是他童年时代每周最难忘的记忆和最享受的时刻。
![图片[8]-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8.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合肥长江饭店(图片说明)
在大家庭里,所有的人都称呼龚大医生为二爷或爷爷。项光说:奶奶一生以一己之力,克服了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她年轻丧夫后再也没有嫁人,独自一人养育两个孩子,培养他们上大学并成家立业,自己的工作事业也卓有成就……她承担了甚至男人都没法承受的重任,她的一生就像一个汉子一样顶天立地。所以她希望家人和同事把她当做男人看待,她希望大家把她称为“爷”。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笔者那时还不到十岁。一天在家,母亲给我看“安徽日报”上面一张黑白照片。我一眼就看到龚大医师坐在农村的田埂上,两耳带着听诊器给几个农村妇女看病的场景。
![图片[9]-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9.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大医师深入田间看诊的老照片(图片说明)
母亲说龚院长一直以来都带着医疗队在农村巡诊,那时候她己经年近60岁了。但是,她现在被人从农村抓回来了,说她是“三开分子”。母亲轻轻地叹着气,我也懞懞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想到第二天我很偶然的在长江路上,看到了救过我命的龚院长被人抓住,带着高帽子站在解放牌大卡车上,头上的白色高帽子在她的名字上打了猩红色叉叉,大卡车上的高音喇叭放着:打倒反动技术权威……在我面前缓缓地地开过去。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情景。我问母亲:“三开分子”是什么?母亲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可能是不希望年少的我过早接触这些人间不幸的事情。后来我在项有彬全集《似水年华》里看到了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龚大医生告诉他的儿子项有彬,我从没有给国民党、日本人做过事,我怎么是三开分子呢?每一次造反派批斗她时,她总是高声朗诵毛主席语录:要相信群众相信党……文章说,文革当中,龚大医师和她的两个儿子均被造反派抓进牛棚进行批斗。这是这个家庭最黑暗的时候。文章说:希望文革中这些违背人性的极左做法永远不要再发生。
![图片[10]-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10.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大医师与家人们(图片说明)
七十年代初,龚大医师被彻底平反,政府恢复了她的职务和待遇。被造反派抄家掠走的财产一部分得到返还……。龚维蓉还荣幸的出席了当年的政协会议。拔乱反正的结果让龚医生十分兴奋。但就是在这次政协会议中,突如其来的“中风”袭击了她,从此,她的健康每况愈下。
![图片[11]-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11.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大医师与两个儿子的全家福,拍摄于1972年(图片说明)
笔者由于特殊的关系,参加了龚大医师最后时光的护理工作,情况好的时候,她以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要奋发图强,要独立自主,告诉我她们那一代人的故事,还特别告诉我她的丈夫早年被人杀害,凶手至今还不知是谁。
天气好的时候,我推着她坐的轮椅在医院门口的花园漫步,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走过来的行人一个接一个过来和她打着招呼:龚院长,龚院长,晒太阳啦、多保重啊。龚大医师挥手向每个人致谢致致,她的笑容非常迷人和灿烂,在我眼里的那一刻她是最漂亮的、最有风度的我们的二爷、二爹爹、奶奶、龚大医师。
![图片[12]-龚大医师(12)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5/图片12.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大医师晚年照片(图片说明)
1983年她因器官衰竭在医院安静去世,享年83岁。
她的子孙把她和她的丈夫项以鼎乡绅合葬在合肥小蜀山“功勋园”公墓。作为“合肥龚”留在合肥后代中的杰出人物,她一生守候这块故土,生长与此,服务乡梓,辉映宗亲。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龚大医师三岁被定“娃娃亲”,十九岁被抢亲,不到三十岁丈夫和婆婆先后遇害。家境没落,她毅然决然不顾自己公主小姐的身份,走向社会开启一个孤儿寡母自强不息的故事……
精选读者评论:
合肥龚氏续修宗谱委员会主任、合肥市龚氏宗亲会会长、安徽省龚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 龚仁德:杨羽的文章我已拜读了,很好!史料详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在此深表謝意!谢谢你们为祖母娘家龚氏的褒奖宣扬!盼能在报刊发表,引起地方政府的善意早日将被政府拆除的文物:龚家祠堂复建!文章我已转发给:安徽龚氏宗亲会、合肥龚氏宗亲会群里,还有外省的龚氏宗亲。大家反应热烈表示感谢!
网友龙一川:非常期待这个章节:安徽的林巧稚,安徽省立医院创院院长、省人民政府第一任委员龚维蓉大医师。龚大医师的贡献不逊于她当总理的先辈,她为安徽医疗卫生事业开创了先河,为人民健康卫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如果没有省立医院的创办那么我们省的西医水平发展也许将落后几十年!向龚大医师致敬!
合肥电视台原副台长 曹亦农:拜读老宅烟云系列文章,细品合肥城中的古风古味。年代久远,历史绵延数百年,几代名门家族画卷翻开,十分神往。文章史感厚重,文风朴实。将多重历史照片精心选用,图文并茂,对比鲜明,印象深刻。合肥的古城有着江淮之间城池地域风貌和特点,与合肥人的性格特征一样,多为南北兼具,集豪爽义气,智慧善良纯朴于一身,构成合肥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特色。所以有时候读着回忆合肥的文章,一点一处,一人一景,往往非要在合肥生活过的人,熟悉合肥三短两语的故者才能认同,并且撞击出感动和火花。而对合肥历史的回忆,以及合肥数代名门家族记述。更是需要作者付出更多的耐心,细腻。从更多的细节着手,款款道来,缓缓倾诉。唤醒读者对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感悟和体会这座江淮城市二千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蕴和魅力!这也正是作者用文字和图片的真诚对比,直至从几代名门家族的生活回忆及碎片间隔的叙述中所尽心表达的主题。十分珍贵。也静待后续文章的精彩。
安徽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博士:一栋有百年历史的九进二十九间房的“龚家古宅”道出董季平与合肥四大家族之首的龚家四小姐夫妻关系,而“龚家大院”就在附近… 龚维芸为何下嫁董季平?而四大家族的排名为什么又深藏玄机?他们的家族故事为什么又是半部合肥史?乃至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甚至能影响到大国变局?文章精彩,值得期待!
建华:合肥拱辰老街虽然现在改建尚未完工,显得有些滥缕。但在作者笔下流淌出那些曾经经历的过往,已离我们而去的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人却好象就在眼前那么清晰那样动人……朋友们,这篇大作值得一看!
殷强:这个系列连载完了之后应该编排成书出版!
仁者:不断等待此文更新!用文字推动老宅改造,真巧力也!合肥现存文化遗产太少,老宅历史文化价值巨大,应予保护改造!
贤东:好看,一部家族故事,半部合肥史,文笔大气,有线条有格局,实乃合肥大宅门,拍电视剧一定精彩有味!
陈玉明:既有文学故事又有家史的记述,还有珍贵的照片,读来深入其境,回味无穷!
备注:
1,欢迎原文转发。
2,文章中部分内容引自网络,除署名图片外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
3,文章为写实性文化作品,不具备史料凭证作用。
4,此为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翻印改编及其他形式的使用。
作者简介:项翔(笔名杨羽),1955年出生于合肥,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机系本科)。1990年赴澳洲留学,91年创办《焦点》杂志。逐渐形成报纸、电台、电视及网络媒体综合型华媒集团,当选为第三届海外华文媒体协会主席。现旅居澳洲,1998年获颁发太平绅士称号,出版“行在天涯、爱在澳洲” 40万字游澳三步曲等书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