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题与点评:谢郎
二、题目与要求:
风初和暖,序及季春。寒食将临,思永和之修禊;清明又近,咏杜牧之名篇。千载高风,一朝成俗。叹熙攘俱为过客,尽溯本而怀亲;问往来孰是故人,徒登高而念。今期社课以清明时节为题,诗从五古,词用少年游。例用古韵,韵部不限,标题自拟。
诗部
01.清明谒徐州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悼亡父
一苇
十载方一瞬,逝水太匆匆。
恭献黄白菊,泪眼已朦胧。
滇石光熠熠,姓字刻益工。
抚碑良久立,长陷深思中。
老父自捐骨,人亡诺未终。
黄泉无归路,遗骸献学宫。
身化大体师,杳然返鸿蒙。
皮囊原可弃,恶疾或可攻。
生命虽有限,希望总无穷。
骨血作开示,功德万世隆。
浮生如朝露,转瞬即成空。
滚滚逐名利,碌碌似鸡虫。
北邙万千冢,不过烟一蓬。
佛门饲鹰虎,割舍无不同。
身心俱干净,魂魄化长虹。
简评:遣语自然真切,立意不同凡响,尤其后段,以佛门哲学阐释生命意义,将全诗主题升华。五古侃侃而谈,不作深语,然语出于衷,颇能动人,苟能动人,即是好诗。
02.清明时节
无闻逸士
旧事重安排,风雨念吾侪。
莺燕引丝绪,素心听阴谐。
众卉争欲并,山色与谁偕。
挥涕提出祖,灵气入百骸。
晨夕足成梦,古今坐空斋。
道存符可合,渥厚感时乖。
浮云阻一舍,目断高天街。
寒食此日路,清明平生怀。
李公藉覆盖,逸士纡青鞋。
自言回乡送,寄情在玉阶。
堂前问诗礼,精整垂模楷。
简评:前半以景托兴,后半因事叙怀,整体有条不紊,觉措辞略欠古拙。
03.乙巳清明感赋
赵丁
生者与道同,有梦生双翼。
天地初开时,人在梦中息。
徜徉有终时,阴阳变红黑。
清明柳絮飘,旧冢披新色。
老松向长空,日月无穷极。
人生不满百,喧豗归静默。
长似月中天,长途多悱恻。
来去手空空,留有无常惑。
不变是沧桑,中有醉愆识。
此识天地知,迷离人难测。
苦楚似东溟,碑铭岛上刻。
万语诉平生,终是红尘匿。
甘苦人不知,野冢生荆棘。
归来倚轩窗,门外烟雨织。
忧思无止期,心事赋诸笔。
墨迹尚未干,道路已迷失。
简评:大处发端,为全诗定下基调,中间叙事尚能引人入胜,入结契合主题,整体遣语高古,当行之笔也。
04.乙巳清明遥祭双亲
神游流韵
久为滇池客,空念章贡家。
相隔千里外,浊酒销年华。
严慈长眠地,已违岁月赊。
清明他乡祭,纸钱飞作花。
焚香致孝意,哀思在天涯。
梦中归枌榆,松柏映朝霞。
坟前草色新,杜鹃啼枝丫。
顿首三跪拜,追忆泪眼斜。
沧桑悲流水,亲情更无邪。
深恩未敢忘,故土最靖嘉。
但愿幽灵安,大度恕罪瑕。
简评:以他乡起兴,引出故里,章法井然,中间写清明拜祭事,笔下真情流露,极富感染力,结有佛家普渡之怀。
05.清明客中梦奠双亲
观澜
寒食清明时,普天奠宗祖。
客中欲践行,羁身千里路。
夜来幽梦中,偕内家山赴。
昏茫掩野林,春岗萦薄雾。
杜鹃染血红,残花凋故墓。
蜡烛融泪流,纸钱化蝶舞。
袅袅青烟升,依依往事顾。
庭训遗温存,慈颜旧和煦。
仁恩长感铭,懿德多缅慕。
忍听子规啼,泪咽肝肠忤。
哀痛惊梦醒,惆怅同谁诉?
简评:首二联破题,后数联写梦中祭亲情景,笔意惝恍,令人感同身受,结云梦醒身孤,益增沉痛。整体造境与叙怀契合无间,颇得五古神髓。
06.清明寄怀
清贫乐
三月好时节,出门看鸟翔。
携家去扫墓,沿路踏芬芳。
祭祖追恩德,子孙不相忘。
坟前一杯酒,别后九曲肠。
少年多幻梦,老来有感伤。
人生何所倚,养活靠农桑。
书里乾坤大,日落影子长。
晚辈当努力,抱璞学楚狂。
简评:前二联以景起兴,后数联写时节所感,结句转乐观,殊有寄意。整体关合尚可。
07.清明翌日东山寺祭母逢雨
谢郎
萧寥方外路,过客皆踽踽。
依约闻禅钟,坐愁清明雨。
岂无乌布伞,稍稍遮颊辅。
飘风不断绝,沾衣几丝缕。
问客何所为,踏山祭家母。
含情忆昔时,恍听殷殷语。
自从驾鹤去,无因返故土。
春秋逝何速,对此伤肺腑。
遗像今空在,慈颜不复睹。
草草一拜后,将别且临伫。
处世如寄庐,人生真苦旅。
咫尺各东西,行行成今古。
回首尘寰外,远山白于乳。
简评:首段以清明雨起兴,为全诗定下基调,后数联写祭拜情景,而后发慨,虽逢节忆亲皆人之常情,然也有感人处。
08.乙巳清明梅村谒泰伯庙
吴振义
来谒江南祖,无锡古梅都。
春晚取景地,水乡一明珠。
伯渎疏凿早,丰泽渥膏腴。
柳桥连水远,禾菽向天趋。
庙前良久立,寻迹感托孤。
三以天下让,至德辟勾吴。
荆蛮从此拓,方與起雄图。
继世尊孔孟,经邦慕唐虞。
义见延陵剑,风留渤海桴。
乾坤渐化育,万物终昭苏。
丕显三千载,光耀百万区。
入殿连叩首,礼敬酒一壶。
玉烛燃丹陛,香烟袅碧芜。
家国风雨顺,苍黎灾厄无。
族裔与时进,从教勋业殊。
简评:此首写祭拜吴泰伯情景,通过回顾泰伯平生事迹,歌颂其至德大义,抒发了个人景慕之情,运笔朴实无华,得古风旨趣,惟诗中无一语牵涉清明。
09.清明祭祖示慈亲
上官左儿
轻车辞毗邑,逶迤向溧阳。
戴埠松楸古,洪山竹露凉。
先茔烟际合,修筱径边苍。
细雨湿青嶂,清湍响石梁。
慈乌啼断霭,素蝶绕残芳。
纸灰随烟逝,心香逐吹扬。
劬劳三秩事,涕泪九回肠。
未报椿萱泽,空怀岁月伤。
幸蒙慈颜健,承欢侍膝旁。
斑衣承懿训,鹤发沐晴光。
喜看兰荪秀,犹得奉瑶觞。
愿同松竹永,岁岁共春盘。
简评:细读此诗,其主题有三,一为清明,二为祭祖,三为示慈亲,前二联叙事,乃为铺垫,而后三联点明清明,由纸灰起二联写祭祖,幸蒙起写示亲,结联以哀景写乐事,颇有新意,全诗章法井然,情味宛在,诗中情愫令人感动,所选韵部也与主题相洽,足见经营。
10.清明翌日父母墓前怀先人
闵济林
寒食烟笼野,清明草漫丘。
杂树侵坟土,不知去与留。
纸灰飘野陌,烛泪滴荒陬。
祖辈墓何在?奉烟我独愁。
大父王母渺,外婆记心头。
春风吹往事,悠悠付东流。
简评:起兴不俗,中间写景情景交融,叙事真情流露,惜结稍草草,微憾。
11.清明墓园祭岳父母有感
一愚
岭表晴初豁,趋履怜春草。
近园情郁郁,迎眸碑颢颢。
曲径认旧年,茔田谒二老。
愁见风侵字,翳尘先为扫。
鲜花簇果点,香烛燃纸宝。
稽首拜儿孙,低眉念翁媪。
三婿吾为小,丈人偏笃好。
生前时邀酒,促膝听论道。
谆谆期勉旃,落落开襟抱。
帮扶助功业,长铭恩深浩。
承欢惜日短,每痛泰山倒。
诸多不决事,无处解烦恼。
人去了夙缘,几何能再造。
漫酹酒三杯,践礼荐虔祷。
阴阳如有隙,天伦共幽讨。
简评:前二联写景,对应节令,而后四联写祭拜事宜,描写细腻,锻炼精警,后数联回忆往事,加深主题,最后言阴阳相隔,不得再叙天伦之憾,全诗两处说酒,一为生前对饮,一为墓前酹酒,将二种情景对照,令人感慨系之,足见针线绵密,全诗侃侃而谈,情溢于中,炼字与炼意俱佳。
词部
01.【少年游】乙巳清明归来有感
无论魏晋
甘棠日暮去悠悠。堆满少年头。浮华之外,孤单时候,谁觉有蒿丘。
壮瞻余烬无非纸,枯觎故人愁。梦里光凝,昼间形遁,一任是怊惆。
简评:上片应题,写清明归来,蓬丘二字为下文铺垫,下片写清明所感,小令遣语清新隽永,韵味悠长,惟觉堆满少年头一句似不太恰当,不如白满少年头易理解。
02.【少年游】乙巳清明
紫凝轩主
东风和煦百花新。草色欲沾身。青阴绿叶,游丝飞絮,迎迓暂归人。
纸钱蔬果三奠酒,心意绕孤坟。袅袅轻烟,子规声里,元是一微尘。
简评:上片写景,结拍兼为下片蓄势,下片写祭拜情景,入结发慨自然成趣,令人颇生共鸣,小词淡而耐品,浅而不俗。
03.【少年游】乙巳清明
吴振义
莺声梳弄柳丝丝。新草嫩山蹊。千里云生,九原烟笼,情系踏青时。
欲留春住春难住,春在菜花畦。拮几鹅黄,绾一簪䌽,风里寄哀思。
简评:上片以景衬情,结拍踏青时为下文铺垫,过片发慨自然隽永,春在一句与稼轩“春在溪头荠菜花”有异曲同工之妙,结拍顺势引出主题,哀而不伤,淡而有致,小令遣语清新流畅,自然成趣。
04.【少年游】乙巳清明
无闻逸士
春光淡荡,朝阳丽水,云气积清明。思归故里,炷香膜拜,膝下自多情。
襟怀礼义,山灵隐现,虫动鸟和鸣。缘生书叶写心铭。宣使玉宸听。
简评:此调依晏几道变体,与正格稍有不同,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发慨,文字雅畅,条理清晰。
05.【少年游】清明用晏殊韵
蝴蝶庄生
春樱接续海棠枝。花共纸钱飞。眸前故冢,碑间小字,难入旧家帷。
老来思作斑衣秀,堂上敬琼卮。劝学盼归。嘘寒拭泪,不复少年时。
简评:首句点明时令,次句花共纸钱飞景中衬情,有老杜感时花溅泪情味,而后继续写眼前景,结句难入旧家帷为下文埋下伏笔,下片忆昔抚今,斑衣用典极妙,结拍将感慨推向高潮,一句不复少年时情味尽出,余韵无穷,小词造境与叙怀契合无间,用语极简,涵量极大。
06.【少年游】清明时节,用晏殊,董老,安公韵
笑看红尘
残春烟絮裹杨枝。风起惹纷飞。轻飘如雪,浮飘如雨,撕碎旧纱帷。
杏花村前堪寻问,何处醉瑶卮。枉觅丘坟,怎烧冥纸,愁恼枉伤时。
简评:上片以景领起,工稳不失,后数句承上而来,有据可循,过片杏花村一句宕开一笔,极具诗意,结拍对应主题,稍觉收束乏力,然次韵之作笔意俱能不受羁缚,殊为不易。
07.【少年游】乙巳清明怀汪良忠博士
廖国华
梨云杏雨又春寒。杨柳垄头烟。楚麓征诗,湘天论道,犹记不言年。
曾嗟失剑赓双唱,几度会茶山。四载星沉,梦思难绝,叹不到茔前。
注:博士在日,常言“道不言寿”一语,思之百感交集。
简评:首句以景起兴,领起下文,次句移步换景,渐入主题,结拍忽忆往事,感慨系之,过片依然忆昔抚今,蓄势待发,结拍将全词感慨推上高潮,无限惋惜之情尽溢笔端,人言廖老填词不拘章法,惟写性情,故能感人,于此词可窥一斑矣。
08.【少年游】乙巳清明春城遥祭周亲
神游流韵
他乡客老杜鹃鸣。廓外篆烟青。亲慈独忆,家声有梦,人却在春城。
相望故里千山隔,何以慰先灵。数叠冥钱,几支香烛,遥祭动辰星。
简评:首句便直奔主题,次句以景衬情,结拍一忆一梦,深情款款,最后言人却在春城,这种情感之起落尤其感人,下片续上,用何以祭先灵设问,最后点出人物事件,小词不作奇语,而生发巧妙,颇耐品味。
09.【少年游】清明
景之
两分尘土市声喧。流水一分寒。望碑无言,供花随意,歌哭有情天。
断魂几度燕都泪,回首薄如烟。纸钱灰飞,横眉人妒,劫火记当年。
简评:落笔极富渲染,意蕴不俗,望碑二句渐入主题,吊祭之意溢于言表,歌哭有情天一句颇耐咀嚼,为全词定下基调,诚佳句也,过片燕都泪一句欲说还休,包含极大,结拍劫火忆当年将全词感慨推上高潮,可谓语有尽而意无穷也,小令立意不同凡响,其中饱含不可言表之慨,个中情愫,惟有心人可解。
10.【少年游】清明登双子山
一苇
趁花趁草趁清明。缓步踏青青。海棠红半,夭桃粉半,芳径落寒樱。
双丘权作昆仑阙,一览尽申城。楼影参差,浦江摇曳,天际故园星。
简评:首句落笔意兴不俗,后数句写踏青所见,笔雅意新,下片写景,景中蕴情,小令描绘细腻,笔端风情摇曳,颇得此调神髓。
11.【少年游】乙巳清明
清贫乐
纸钱明烛到坟头。啼泪洒嵩丘。离人远去,翠茵摇曳,思念起哀愁。
阴阳两隔常怀梦,清明节、有何求。但愿天堂,永无伤痛,来世共敖游。
简评:此调依柳永变体,首句入题,后数句情愫因之衍生,过片写阴阳两隔之憾,人之常情也,最后以祝愿入结,也属共情,小令遣语清新可读,布局针线明淅,若要挑疵,窃以为后半稍乏波澜,尤其清明节有何求句,非词家语也。
12.【少年游】清明梦归
谢郎
故园又向梦中行。陇上草青青。掠地燕飞,傍林莺啭,为报正清明。
生涯孰与天争寿,随意变衰荣。客恨如丝,乡愁似水,漪涣荡难平。
简评:首句入题,切梦归,后数句梦中所见所闻,切合时令,下片发慨,虽尚平稳,终乏深致,有为填词而填词之弊。
13.【少年游】乙巳清明
枫桥夜泊
清明云暗水凄凄。丝柳拂人衣。朝来寒雨,暮纭轻雪,何故误花期。
苔痕岁岁伤春屐,唯见野鸦栖。纸蝶纷飞,菊花垂泪,犹念故人离。
简评:首句点题,为全词定下基调,后数句景中含情,不即不离,下片苔痕、野鸦暗含人事变换之憾,结拍以纸蝶、菊花,将伤春情愫一吐无遗,令人读来共鸣,小令遣词清新流雅,造境幽深奇妙。
14.【少年游】清明
芦荻
重行陌上草芊芊。微雨杏花残。社燕低迴,酒旗未满,云树挂青钱。
春牛已贯归乡路,当与故人还。稚子飞鸢,大黄摇尾,不记是何年。
简评:上片写景,措辞优雅,情味宛在,下片叙怀,语新意隽,殊耐品味,小词浅而有味,淡而有致,颇有小晏风情。
15.【少年游】清明感怀
闵济林
清明时节雨初收。烟柳弄轻柔。陌上行人,墓前香火,思绪逐云游。
追思往事情难已,怅望水悠悠。世世今朝,年年此际,离恨满心头。
简评:首句直入主题,点明时令,后数句因之铺衍,状景如画,结句为下文埋下伏笔,下片写客子离恨,世世年年从时空无限扩大,感染力足,小词语浅味浓,情深笔健,词家之笔也。
16.【少年游】清明忆故园
海空
残红纷坠绿苔新。风送晚寒频。翠迷烟浦,娇藏芳树,春事渐成尘。
故园回望千山外,犹认旧柴门。乱絮沾襟,纸灰萦鬓,忍看暮云昏。
简评:上片写景,以景衬情,春事渐成尘一句隽永有味,为下文蓄势,过片尺幅千里,由眼前景到心中情,过渡自然,结乱絮沾襟句切合季令,纸灰萦鬓切合时节,结句暗含人事蹉跎之意,小词锻炼精当,韵味悠长。
17.【少年游】清明用晏殊体次董老韵
安全东
等闲花放最高枝。雨燕一梭飞。风低宿草,苔篆荒碣,魂断故山帷。
年年此际伤怀抱,客路酹清卮。梦里常来,眼前不见,襟袖揾多时。
简评:首二拍写花开、雨下、燕飞,尽是清明景物,为全词定下基调,而后更以宿草、荒碣、故山渲染气氛,断魂二字将感慨推上高潮,过片承上而来,写得真挚动人,结拍梦里、眼前两相对比,感情益显沉痛,兼为结句蓄势,最后接以揾袖,让人不觉突兀,有水到渠成之效,小令造境与炼意俱见高明,章法编排也恰到好处,虽为次韵,然自然隽永,语境皆佳,信乃上乘之作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