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新社消息、记者甘达正、张涵坤报道)7月5日上午,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式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今年论坛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共设置4个板块20个主题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出席并作主旨演讲,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致辞,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李炳军主持开幕式。匈牙利国会副主席雅高布、所罗门群岛副议长托伊雷纳、几内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第二副主席西拉、原国务委员戴秉国、主宾省浙江省省长刘捷等出席开幕式,各国驻华使节、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各友好省州代表等嘉宾应邀参加开幕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表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关心关怀下,论坛始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论断、新思想,以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凝聚智慧、贡献力量为目标,共谋生态文明共识、分享绿色转型经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仲礼指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近20年来,中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目前,中国的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能耗强度下降、大气质量改善速度全球最快;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发电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全球第一。成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实践,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繁荣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丁仲礼强调,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10周年,我们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意识,与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迎全球生态挑战,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要深刻认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历史规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更加有效防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
第二,要着力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大力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多样化实现路径和创新模式;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第三,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培育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新增长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第四,要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生态文明交流互鉴,广泛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在“一带一路”建设基础上,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与国际伙伴共同开展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实现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实践与国际的良性互动。
丁仲礼认为,从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守护了生态之美、谋求了赶超发展、创造了百姓福祉,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绿色经济占比提高到48%左右,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项目经验做法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向全球推广。在多彩贵州大地上,处处是画、步步皆景,绿色有机成为贵州农产品的靓丽标签、绿水青山成为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在贵州变成现实。
丁仲礼指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展示各国生态文明成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本届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希望与会嘉宾以此契机,集思广益、深入交流、互学共鉴,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领航中国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开创新境界。习近平主席反复叮嘱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殷切期望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贵州考察时,指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的第一资源,赋予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重大使命,蕴含着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引、与时俱进的精准指导。贵州是中国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曾经的脱贫攻坚主战场,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文章,关乎全局、关系长远。这些年,我们牢记习近平主席重托厚望,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推动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徐麟说,我们让绿色浸润贵州千山万水,秉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最坚决的行动植绿护绿兴绿。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7%上升到2024年 63.3%,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9%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我们用绿色赋能贵州千行百业,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产力,融合绿色化数智化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贵州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一批绿色工业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绿色农产品畅销全球多国,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全球游客。全省经济总量从2012年5600亿元增长到2024年2.27万亿元,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占比达48.8%、45%。
我们以绿色造福贵州千家万户,大力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让各族人民有更加可感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数百万群众依靠生态收益摆脱贫困、圆梦小康,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彩贵州的精彩蝶变,是美丽中国历史巨变的生动缩影,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徐麟强调,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迈步新征程,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抓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不断厚植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奋力展现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贵州新风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我们将与各方一道,办好本届论坛,用好论坛成果,为建设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大湾区时报》记者注意到,本届论坛积极邀请了国际组织机构承办主题论坛,是2018年以来国际组织首次深度参与。20场主题论坛中的11个有国际组织参与,其中4个主题论坛将由国际组织独立主办。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2届,是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