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

图片[1]-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法枪​​

      2025年7月,广东化州市平定高车村委会樟木湾村路口(吊毛岭脚)一片约1300平方米的开荒林地,成为一场持续多年的权属纠纷焦点。这片由村民谢梅芳自1960年代开垦、1978年起种植果树的土地,在2024年7月被第三方蔡鑫雇人砍毁48棵树木,其中包括树龄达45年的龙眼、黄皮等果树。然而,当地公安机关以“无违法事实”为由终止调查,法院一审判决虽确认程序违法却未推翻结论。当事人李日华(谢梅芳之子)坚持上诉,指控背后存在“官商勾结”和土地确权乱象。

图片[2]-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图片[3]-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图片[4]-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45年果树被砍:从“开荒地”到“不动产证”的争议
​​
      根据李日华提供的证据,其母亲谢梅芳自1960年代起在化州市平定镇高车村委会樟木湾路口开荒种植、养护、处分、收益至2024年已持续管护64年。2017年,李家曾用铁丝网围蔽土地,并多次因他人毁坏树木报警。2021年,平定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的《双方土地对换和解书》明确记载:“谢梅芳对开荒地(吊毛岭脚)经营、收益40多年,地上有13棵约/40年树龄果树。”2024年7月23日,镇政府再次确认该协议有效性。

      然而,2023年11月,蔡鑫之父蔡x文等人却取得了包含该地块的《不动产权证》。李日华质疑:“我们从未收到土地征收通知,为何开荒地突然成了蔡家的不动产?”其提交的卫星图、村民证言及林业鉴定显示,被砍树木位于磨粉厂红线图外,与蔡家受让的“齿毛岭”高车村委会地块不相邻。

图片[5]-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关键矛盾点​​

      1.权属凭证缺失​​:谢梅芳的开荒地无正式权属证明,但长期实际占有;蔡家则凭借2007年以来的土地转让合同及2023年不动产证主张权利。

      2.公安机关定性​​:化州市公安局以“蔡家有权清理自有土地附着物”为由终止调查,但未解释为何排除李家提供的树龄鉴定、调解协议等证据。

      3.程序瑕疵​​:法院一审认定化州市公安局超期受案(延迟47天),却以“不影响实体结论”维持决定。

图片[6]-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镇政府“情况说明”遭质疑:谁在主导土地确权?
​​
​​    案件核心争议在于化州市平定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出具的一份《情况说明》,该文件称蔡家土地“权属清晰,未占用李家土地”。

​​    但李日华指出平定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出具的一份《情况说明》存在三大违法之处:

​​    1.农业农村办无权确权,其结论未经法定程序;

​​    2.2017年村支书黄明东的笔录证实,磨粉厂南面是谢梅芳60年代开荒地、树木为谢梅芳种植,该地在磨粉厂红线图外,不在转让范围内;

​​    3.蔡家不动产证面积(约12.6亩)远超原始磨粉厂转让合同(6亩),涉嫌“扩界办证”。磨粉厂属工业用地,现却是商住用地是否合法?

​​    李日华称根据2022年6月13日中共平定镇委化平委(2022)18号文件《中共平定镇委关于蔡铭武等同志任职的通知》显示,蔡亦文的堂哥蔡亦武始任平定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其所做的《情况说明》《证明》有造假之嫌。

​​    此间一资深法律人士认为:“若开荒地确属历史占有,政府需先依法确权而非直接发证。公安机关应调查砍树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而非仅凭一方权属证明草率结案。”
图片[7]-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诉讼拉锯战:司法程序能否厘清真相?
​​
​​    2025年5月,茂名市茂南区法院一审判决确认公安局程序违法,但未撤销终止调查决定。李日华上诉至茂名中院,并提交新证据:

​​    1.2017年树木照片、视频,证明被砍果树长期茂盛生长存在;开花结果收益。

​​    2.举报平定派出所所长及办案民警“渎职”,要求纪委监委介入;

​​    3.申请撤销蔡家不动产证,重新启动土地权属争议程序。

图片[8]-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法律争议焦点​​

​​    1.公安机关是否有义务调查“历史占有”与“形式权证”的冲突?

​​    2.镇政府调解协议能否作为权属辅助证据?

​​    3.平定镇政府明知该土地存在纠纷还出具证明该地没有纠纷给自然资源局办理不动产证涉及虚假证明。

图片[9]-化州“开荒林地权属之争”: 45年果树遭强砍背后土地确权迷局-华闻时空
​​
背后隐忧:农村土地治理的“灰色地带”
​​
​​    本案折射出广东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普遍问题:

​​    1.历史开荒地确权缺失​​:大量村民长期耕作的“无证土地”面临权属风险;

​​    2.基层治理漏洞​​:部分乡镇部门以“情况说明”代替法定程序,易引发权力寻租;

​​   3.执法标准模糊​​:公安机关对“土地纠纷”与“治安案件”的界限把握不清。

    “违规办理了8378.42平方米国有土地证,且多办了6.56亩土地的土地证,涉及巨大利益,平定镇政府难辞其咎。”李日华如是说。

​​    化州市自然资源局回应​​:“已关注此案,正复核涉事不动产证办理流程,将依法处理。”

​​    一棵45年果树的倒下,暴露的不仅是土地权属的“罗生门”,更是基层法治生态的伤痕。当调解协议不敌一纸“情况说明”,当历史耕种抵不过突然出现的产权证,公众难免追问:法律究竟在保护谁的权益?此案二审结果,或将成广东农村土地纠纷的一个标志性判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