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7点,2025 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本次世界大学排名是 THE 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大学排名,共有来自世界各地 115 个国家/地区的 2092 所大学上榜。
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首先看看它的排名标准:
图源 THE 官微
今年的排名对 1800 万篇研究论文的 1.57 亿多条引用的分析以及对全球 93,000 多名学者的调查。排名指标仍然包含了 5 个方面,包括: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国际展望和产业。
“出境交换生”是其中一项新指标,虽然目前其权重为零,但将来会被纳入计算中。
研究环境和研究质量占比达到了 59%,属于“传统学霸型”榜单。如果你未来有志于走学术路线,想在学术上长期发展,它会是不错的参考。
排名情况
本文仅列出前 100 院校图源 THE 官微
来分析下此次排名的具体看点:
世界前十:
牛津连续九年蝉联榜首
25 Times 世界前十和去年前十基本保持一致,依旧是 7 所美国高校和 3 所英国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牛津大学连续九年排名第一,成为该榜单历史上连续蝉联第一时间最长的高校。斯坦福下降 4 位至第 6,原先的次席让位给另一所美国牛校 MIT。
横看今年四大世界排名的榜首:U.S. News 和软科第一均是哈佛;QS 和 Times 分别是麻省理工和牛津。
均位列 top 10 的院校有:MIT、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不论排名指标如何变化,这几所学校凭借着硬实力,受到了一致认可。
MIT 成为新领头羊
37 所美校进入前百
此次 2025 Times 世界大学排名中,美国大学表现优异,共有 37 所高校进入 Top 100 的行列。
Top 20 的“含美量”极高,共有 13 所美国学校!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目前排名最高的美国大学,位列世界第二,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佳表现,哈佛大学排名第三。
受人瞩目的斯坦福大学不敌麻省理工、哈佛、普林斯顿,从去年美国第一、世界第二,下降到美国第四、世界第六。
接下来的 Top 10 分别为加州理工、加州伯克利和耶鲁,相较去年也是稳定发挥。
本次排名退步较明显的院校有:纽约大学(下降 6 名,位居 33)、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下降 4 名,位居 46)。
进步较为明显的院校有: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上升 7 名,位居 63)、布朗大学(上升 6 名,位居 58)、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上升 7 名,位居 79)、埃默里大学(上升 8 名,位居 98),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主校区)(上升 22 名,位居 100)。
英国G5+王爱曼(没华)
全部跻身前百
细数英校排名情况,共有 12 所进入前一百。表现 top 3 依旧是牛剑+IC。其他两所 G5 学校——UCL (第 22)和 LSE(第 50) 也同样跻身世界前五十。
王爱曼华中,爱丁堡再次力压 LSE,成为 Times 英区前五,位列第 29。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分别位列第 36 和 53。同去年一样,前一百依旧不见华威身影。
近几天化身下 offer 狂魔的布里斯托上升 3 名,位列 78 ;在 QS 败北的谢菲,今年终于在 Times 重回前一百,成为 top 100 守门员。
港前三依旧是
港大、港中文、港科
2025 Times 世界排名中,和去年一样,共有五所港校跻身前百。前三依旧是被港大、港中文、港科占据。
其中港中文成为最大进步生,从去年的 53 名提高 9 位,上升至今年的 44 名,进入世界前 50。其他几所学校表现相对稳定,位次在上下 2-3 位 浮动。
结合先前发布的其他三大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港校在 QS 中表现最好,QS 和 THE 位次排列基本一致,而在 U.S. News 和软科中,港科成为了“港前五”的吊车尾。
清北稳居内地宝座
浙大首次冲进前 50
中国内地共有 94 所大学上榜,入榜高校数位居第五。排名与去年相比整体呈上升趋势,有 26 所院校排名上升。
清华大学连续七年蝉联中国大陆区第一,稳居世界第 12 名,同时也是亚洲第一。紧跟其后的北京大学,今年在世界排名上上升一位,位居 13 名。
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这次排名非常亮眼,复旦跃居中国大陆第三,世界第 36 名!而浙大也是首次进入世界前 50!
Top 100 中,另外两所中国大陆院校排名也在大幅上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 57 名上升至世界第 53 名
- 南京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 73 名上升至世界第 65 名
以上。
来源网络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