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怡历经三灾六难(第6节)
此后不久,赣西特委书记唐在刚,亲自上门为刘士奇提亲做媒,贺焕文夫妇便一口应允。没有爱情的婚姻,就此罩在贺怡身上。
十几年后,贺怡在延安写的自传中,重新审视了这段婚姻:“1929年4月,我在父母支配下与刘士奇结婚,婚后生活并不愉快。”
岂止“并不愉快”,其实是颇为痛苦。由于性格上的巨大差异,婚后的贺怡与刘士奇保持着上下级间的礼貌、客气和距离。
笔者亦感奇怪:似贺怡这样天地不怕,大胆泼辣的革命女子,担任过妇女部长,从事多年妇女工作,解除过多起不平等婚姻的――贺怡,在自己终身大事上,竟然没有一点革命举止,也陷入了婚姻的悲剧之中。从而,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贺怡与刘士奇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会加深了解,建立真正的爱情,成就一桩美满婚姻。然而,历史,没有为其提供那种机会,反而早早地把他们拆散了。
1930年2月,刘士奇担任了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贺怡也当选特委委员,任特委妇女部部长。
也在那年8月。贺怡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刘子毅,当时,东固的局势并不很稳定,刘士奇决定让贺怡到赣南老区去生育。护送人则选择了她的亲戚,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毛泽覃陪贺怡来到兴国,谁知兴国也不安宁,按李立三批示,正沸沸扬扬说要攻打南昌、赣州,会师武昌……经组织研究,由地下党员蔡福兰带往田村宝华寺生育。
毛泽覃心里不太高兴。路上,曾悄悄地对蔡福兰说:“她自己才拳头大,就要生孩子了。”尴尬的毛泽覃随后返回,由一姓曾的村民带路,经崇贤往东固。临别,毛泽覃送一把七星剑给曾作留念(现陈列于兴国县革命历史纪念馆)。蔡福兰在宝华寺旁开了一家裁缝店,负责掩护工作。待贺怡生育、满月后,又一路送回东固,前后有3个月之久。
也就是在那年8月,中共赣西南特委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贯彻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指责刘士奇反对中央“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战略方针,刘士奇受到严厉处理:撤销特委书记职务,责成其去上海(中央)受教育。
一夜之间,刘士奇由好人变成坏人,由靠得住而靠不住,由“靠山”变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当时,不知道是否“一荣俱荣”,还是“一毁俱毁”。株连,首先涉及贺怡,抱子刚回的贺怡,不但被停止工作,也停止了过组织生活。连她的父亲贺焕文,也被解除了特委机关的文书工作,调到一所小学教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
刘士奇这一去,就意味着妻离子散。平日,刘士奇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顾家。他眼蓄着泪水远行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泪水打湿了枕头,打湿了爱子的襁褓……刘士奇离开赣西南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后来,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二十七军军长等职,1935年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经考察,新任赣西南特委书记李文林,认为贺怡并无犯错,恢复了她的工作。不久,调其任永(丰)吉(安)泰(和)特委委员、保卫局长兼妇女部长。
1931年6月,毛泽覃调任永吉泰特委书记,兼独立五师政委。两人原本熟悉,加上工作联系、合作,交往十分密切。他们一块儿扩红,一块肃反,一块拥军支前。有时,二人分头下到乡村发动群众,等到夜里贺怡还不回来,毛泽覃就步行十几里去接她。贺怡在生活上对毛泽覃细心照料,体贴关怀。两人年龄相邻,性格相近,志趣相投,情感日愈加深,谁也离不开谁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