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留下的女人第十二章第7节

马前托孤(第7节)

火热的生活中,她对革命、对工作、对人生有了更成熟的认识……后来,她在工作中与省委组织部干部倪志善恋爱,征得原家婆同意后,与倪志善结婚。

1933年春,中央发出了扩大一百万红军的号召。那时,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兵源相对紧张。设身处地,李美群深知妇女在扩红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一次省委干部会上,她第一个站起来,动员自己的新婚丈夫-倪志善参加红军。这一行动,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李美群的模范带头作用,荣获了省委颁发的“送夫当红军光荣”(奖章上的铸字)银质五星奖章一枚(此奖章现存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不久,大规模的扩红运动开始,省委派李美群到兴国巡视并指导扩红工作。

图片[1]-红军留下的女人第十二章第7节-华闻时空

那时,李美群已经怀孕,妊娠反应时时骚扰,她没有吭声,打好背包立即出发前往兴国。

回到阔别的故乡,李美群首先动员前夫的弟弟钟延输,自己唯一的弟弟、也是父母最疼爱的独苗苗李启焕去参军(后编入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六团团部特务连,作战牺牲)。然后,组织妇女,特别是红军的家属,成立扩红宣传队,进行鼓动宣传。

她是本地人,熟悉情况,工作周密细致,又能以身作则,尤其善于团结广大党政干部,依靠广大群众,因而,兴国县迅速掀起了扩红热潮。

“当红军最光荣”,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前方的动人情景处处可见。这年红五月,5161名青年,集体报名,著名的“兴国模范师”加入了主力红军,在整个中央苏区引起了轰动,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最壮观的纪录。

随着时日流淌,扩红工作深入开展,李美群的肚子也一天天凸了起来。抚摸着日渐凸大的肚子,读丈夫从前线寄来的家信,有一股静静的甜美,是她解除疲惫的最好办法。

那天,她又得到了丈夫的来信,工工正正,仅一行字:“要照料好孩子。”

这是一封早已写好的书信,搁置着就变成了遗书。泪水默默流淌,濡湿了衣襟,透润着未出世的遗腹子……她把重叠的噩耗埋藏心里,仍然起早摸黑,翻山越岭,去区、乡、村布置扩红。有时,开一次会要呕吐两次,她跑到屋外呕吐,吐完了再倒回来讲话。

图片[2]-红军留下的女人第十二章第7节-华闻时空

由于“兴国模范师”的表率作用,这一年,兴国县80%的青壮年加入红军,人数达2万余,成为中央苏区扩大红军的模范县,获江西全省第一次女工农妇代表大会(1933年12月6日)评定的“妇女工作模范县”称号,在江西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全省第一模范”奖旗,并受到江西省委、少共中央、中央政府、苏区中央局、红一、三、五军团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家祥等领导同志的通电嘉奖。李美群也因此被评为江西省模范工作者,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代表。

在1934年初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她被授予“扩红模范”的光荣称号和奖章,并被选为中央候补执委。1934年2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第七期第一版,公布大会选举产生了170名正式中央执行委员会和36名中央候补执委名单。在候补执委中,李美群和罗荣桓、邓子恢、康克清、张爱萍、李克农、李一氓等人的名字排列在一起。

(六十年代,蔡畅回忆当年扩红工作时,说道:“扩大红军的工作,也是苏区妇女的一项艰巨任务。1933年5月,中央局号召开展扩大红军运动,各部门都抽人组成扩红突击队,深入各地开展工作,

当时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的李美群,奉命回到自己的家乡兴国县,担任了扩红总指挥,她首先动员自己新婚的丈夫报名当红军,接着,又动员丈夫的哥哥、自己的弟弟去参军,同时她跋山涉水,深入基层,反复宣传,发动群众,使兴国县的扩红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扩红运动,到处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上战场的动人情景。在扩红运动总结时,兴国被评为模范县。)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