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的风情——美国行记

(张云举)

引言

十年间,两趟赴美。上一趟是公务考察,往返办公区听取公职人员的政务介绍。这一次是携家眷观光旅游,看看大洋彼岸,有什么不一样的城乡和河川?边走边看,边看边写,是为记。

(一)

站在哈德逊游船的甲板上,遥望两岸新老建筑群,望到了"择水而居"是人类安居的共情哲学。

换个角度看水景。

岸边高层建筑群,是国际上超级的金融中心。在不足十来平方公里的区域,就单位面积来说,其百米以上的高大建筑物的数量及其总高度,远超了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的高大建筑群。

披着西夕的余辉,绕过西式小洋楼,看到了一条不一样的天际线。

横扫这条天际线,发现它的楼群之间是有节奏的。从密集到疏缓,有间隔,有停顿,有休止符,还有透气孔。它重音密集且宏亮,接着是稍微停歇。间隔片刻后,堆积了能量,则陡然高潮!接下去,是余音悠扬的渐行渐远......这种独特的韵律,缓缓地消失于地平线上。

统览全貌,它的外轮廓线又像一个细长的三角尺。高耸入云的、叫什么名字的什么大厦,撑起了三角尺的底边到钝角的长度。它的另外两个内角与钝角之和,等于180 °。180 °就是一个平面,寓意着一马平川、四平八稳、平平安安。

三角尺也是三角板,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和牵固性。‌

以三角图案度衡世间万物,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

它代表着天、地、人三方面的关系。这不仅是气场的聚集点,还有辟邪驱晦、化险为夷等吉祥寓意。

在古今中外的建筑艺术中,三角形象征着稳定与均衡。

古埃及金字塔,稳固的三角锥体结构展示了三角形的永固太平,使其历经数千年而屹立不倒。

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则通过三角门楣的设计,增添了建筑的崇高神秘,体现了三角形的力学性能。

看风景,不仅看,而且思。

风景中有热闹,有出巧和出窍、还会出发出奇、出轨和出道……

沿着联合国总部外围栏栅逛了一圈,只用了半个多小时的光景。这栏栅里面不大的面积,是联合国机构在美国国土里面的一块飞地,它是当年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把这块土地产权捐给了联合国总部。今天它是联合国成员国共同使用的地方。

尔后,来到"纽约中央火车站",看看一百年前纽约市民们买火车票远行的窗口。接下来又赶到建于百年前的"纽约图书馆",用慧眼丈量了一下脚下这座百年经典,则是一次获得睿智和安抚心灵的旅行。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世界公认的四大顶级博物馆之一。

[另三个是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冬宫)]。

如果说,这里是世界古今艺术品的天花板,那么,每年都有难以计数的艺术爱好者,自发地站在艺术的阶梯上,来此仰望艺术界的天花板。

华尔街和时代广场两侧楼盘间距很近,人们在其间照相,体形被都被挤得削瘦修长。

斑驳的华尔街石块儿路上,不仅有资本运行的百年史,还有当代金融走向的风向标。

(二)

当年,从墨西哥去过哥伦比亚共和国。

日前,从纽交所去了哥伦比亚大学。

继尔,从哥佗比亚大学又去了哥伦比亚特区。

哥伦比亚共和国当时内战,而哥伦比亚大学和哥伦比亚特区却是一片平和。

哥伦比亚特区的全称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简称华盛顿,又称华都、华府,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联邦政府所在所,也是美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信息及其首脑政要的聚集地。

华盛顿,不属于美国任何一个州,这是世界各国少有的、仅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的现代化大城市。

市区没啥工业,经济来源主要是联邦政府拨款,其次是房地产市场交易,再三是旅游业收入。另外,信息、教育、金融、酒店和传媒等服务业也很发达。

是日一早,跟着导游大胡子的小旗子后面,跑了几个传媒影视里常见的景点,主要有国会大厦、白宫、国家广场、林肯纪念堂和纪念碑以及有他们国家记忆的几个历史打卡地等。当然。自然科学和航空航天博物馆也是不可缺失的重点,尤其是各类艺术馆、美术馆是必到的观赏点。

好在华盛顿游览的这几个景点相距不远,跑了一天,马不停蹄跑了个遍。有的地方进去了听听解说,看看装饰、塑像、绘画。有的地方只在外围瞧瞧转转,在铁栏栅外边蹓跶片刻,拍了几张照片,对比一下这个地方与十年前到此考察,有什么样的变化。

(三)

次日又起早,从华盛顿乘车八百公里,赶往美国与加拿大边境尼加拉加看大水,马不歇鞍。

此时,汽车沿着数百余公里的山腰一路向南,耳机里听着《云天之境》里的音乐,陡增了义薄云天的胸臆。

艳阳高悬,山风应援。车窗外阿巴拉契亚山脉绵延不绝,庞大的躯体沉默不语亘卧在北美大陆,尽显博大无疆的威仪。

山地时缓时疾,茂密的植被浓稠地包裹着厚实的山体,很少见到赤裸的巉岩。星罗棋布的别墅,抖落在山坡林间,浑然成趣。别墅伴着森林、草甸一路闪过,随便投去一瞬一眼,都入眼,很入画。

这条山脉全长三千多公里,其长度居世界山脉长度的第四。它遒劲地串连起美、加两个疆域大国,隆起出两国宽泛的山地文化,是地质学家和人文学者取之不尽的宝藏,也是当地族人的神山。

下午三点左右,还来不及舒缓十来个小时的车马劳顿,就披上雨衣,伫立船头,沉浸于尼亚拉加大瀑布溅起的千堆雪中。

游船满员,一船欢歌,划开了河床上的泡沫,逆流而上。

迊接游客,首先是一弧悠长的彩虹,悬浮在美国岸崖一侧的瀑布方阵之上。以前的彩虹都是在千米高空仰望,可望不可及,而今天的彩虹直扑胸怀,似乎触手可得。游客们见状惊呼一片。男人们不禁挺直腰板,有了气贯长虹的气概。女人们则妩媚有加,陡添了几多娇艳。

透过彩虹,数百米宽的瀑布群,点线状的渲泄着。第一节是三米五米的点射,再续上一条长长的连泄,接着就是五百米的倾注了。

点射,似乎满不经心,又像是精心的编排,程序感十足。

尔后的连泄,是天水倒扣,一气呵成,一发不可收啦。

呵,天下还有这么任性的瀑布,会这样地极尽所能,极尽奢华,还极尽乐章地把崖下的巨石,劈成碎片,撕成了乱石滩。

最主要的是它把平缓的一河温情,笑兮兮的送到崖口后,突然抛下,置万般温柔———以万段碎尸般的惨烈而后快。

仅仅就这么一套组合,就远胜了此前见过的所有瀑布景观。不过,这才是此瀑布此行的序章。

大幕还在后面。

游船继续前行,还没让游客转过神来,船体就剧烈颠簸起来。

原来船至波涛之上,又行入了更高、更宽、更庞大的瀑布群下。此处跨越美、加两国,这才是观瀑、戏瀑、叹瀑、咏瀑的正剧。

这样的原始美,日新一日,年复一年。

不管斗转星移,还是乾坤轮回,乃至世态炎凉,这种的原始的美一直执着,亘古不变。

瀑布高处,惠风和畅,云祥日丽。而瀑布幽谷里,却是暴风骤雨,雷𩃀万钧。

游船一直向瀑布脚跟靠近,去膜拜它的神韵。

弦外波涛汹涌,浊浪排天。巨大的水帘溅起的水雾已成豪雨,把人们的衣服鞋子全打湿透。

巨大的气浪掀翻了雨衣和衣服,此时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生死悠关,全部交给了船老大!

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人们除震撼、恐怖外,都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助。

(四)

汽车在荒漠上行驶了大半天,傍晚时分,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网红地——杰克逊小镇。

小镇在落基山深处,到处是西部牛仔风情。它所在的怀俄明州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广西。其荒漠面积大,人烟稀少,全州只有50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2人,据说低于我国西藏地区。

怀俄明州是美国西部的牛仔之乡。杰克逊镇则是这个州牛仔文化的地标和高地,是西部牛仔文化的浓重章节。每年,全国性的滑雪赛事几乎都在这里举行。许多影星、球星和政要都来这里蹭热度。

镇中心花园四个角有四座拱门,每个门框都是大漠上的野鹿角编织而成。这里是游客每到的摄影聚焦处。

花园里外都是着牛仔服的红男绿女,弹吉他,赶马车,景观最灵动。

牛仔们浑身散发着浓郁的荷尔蒙,野味十足。他们头顶上的皮革宽檐帽,阳天遮阳,雨天挡水,夜晚当枕巾,渴了还可以当瓢勺水喝。脚下的高皮靴,爬山涉水,可冲锋、可陷阵、靴子筒上密布的铁刺钉又可当利器。紧身的牛仔裤,把俊男靓女们的臂部长腿,修裹的像裸体。裤子耐磨、免洗、御寒的,上马奔驰很便捷。他们个个佩枪戴刀,英勇好战还神武。

据考,历史上的牛仔并没有上面说得那么潇洒神气。

十八、 十九世纪后期,在美国西部广袤的原野上,来了一批拓荒者,他们干的都是累活儿、脏活儿和重活儿。不是采矿运石头,就是种地养牛羊。由于没人管事,大漠里到处是贫瘠,疾病和肮脏。肆虐的犯罪也很多,到处是抢劫行凶,处处没有宁日。

后来,有一批好事者,在畜牧贸易的同时,拿起了武器,调节无序的任性和无理,这些好事的人,就是牛仔的雏形。

初期的牛仔驱赶牛群,穿越原野,买卖或屠宰牛群,浑身沾满血腥味儿。他们练就绝技,制服疯牛,就是一批彪悍的放牛娃。

随着漫长岁月,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牛仔的形象演义了传奇色彩,成为了英勇正义和自由的象征。

文艺作品中,牛仔们腰挂左轮枪,跨马驰骋……成为拖不垮,打不死的钢铁侠士。

爱情永远是文艺作品的永恒,西部牛仔片也不例外。每一个帅哥身边,都会有一位,不,有一群美女簇拥,一个个都被尊为男神.....

西部牛仔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群体,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的勇气、冒险的价值状态,成为许多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主题。

虽然,实际中的牛仔生活并没有文学作品中那么精彩,但是,作品中也寄托着人们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如今,那片土地上己没有了血腥和爱恨情仇,挑战人们的则是失控的科技和人类贪欲的自己。

(五)

黄石公园,一个很中国的地名。

望文生义,本以为这个公园里有很多石头,且稀奇古怪的石头,或是黄色的,抑或橙色的、金黄色的"碳酸钙与二氧化硅的组成。

沿着雪峰之路,进入黄石公园再到离开这个公园,两天内跑了10多个风景点。与石头相关的,是河流切割高地形成的百米峡谷。峡谷两壁赤条条的巨大岩石夹持着100多个瀑布分散在原始森林中,每一瀑都是银河倒悬,映射出碎银般的幕帘。

被美术家誉为调色板的大瀑布,两边山崖呈现出五彩斑斓,像一幅巨大的壁画长卷。

瀑布冲入数百米深的幽谷内,谷底河流咆哮,激情四射,吼声天外。

公园内地下水和地下热源十分充沛,1200多个大小不等的间歇泉蕴蓄在热熔岩下。地上稍有脆薄之处,憋不住的热能就寻思着喷嚏而出。89万公顷的原始生态区,彷佛都漂浮在温热的岩浆之上。

山脚下,森林边,山坡处,河滩上,到处是热泉沸腾、狼烟四起。空气中白雾弥漫,烟气氤氲,还散发着阵阵硫磺气味儿,让人置身于战地一般。

七彩泉眼,酷似牵牛花,造型真,色彩炫,艳得不可方物。它是苏格兰姑娘起舞的大裙摆,流动得眼花缭乱。它又像远古时期,印第安壮男首级上的凤羽,腰上的彩绶,一身冑甲浓妆。

泉水碧绿如玉,由四周浅色向泉心递增渐深,深得幽黑,幽黑得深不可测。泉边四周一圈红外绕着一圈蓝,一圈蓝外又叠加一圈黄,青蓝绿紫的圆圈层层叠叠,镶嵌在泉水边向外延伸扩展。

泉水涔涔,流经岩层上,再划出金黄、蜡黄和土黄,还有猩红色的扇面。这可能是水中的硫磺和岩层里的铜、鉄等矿物质起化学反应的化合物。

牵牛花泉,是上帝吻过的手,给探险家编织出的绚丽花环,褒奖他们当年的艰辛;是上帝赐予原始部落的"天眼",让它一直守望着这片净土的处女身。

长期以来,偌大的景区内都没有手机信号,与外界的联系只能靠徒步或车载。许多林中坦途,尘沙飞扬,不准车辆驶入,只能步行往返。林中、坡上很长很长的栈道,悬于地面,不让人们的足迹震醒了这片古老土地的酣梦。

地表地貌茂荫蔽复。森林、缓滩、绿地、草甸皆是宁静。纵横交错的河流逶逶延延,不知道流往何处。湖面如镜,气度止水,只有几只水鸟在水边嬉戏觅食。小飞禽也有灵性,也是如此轻柔,生怕纷扰到水神的慈祥。.

又到繁华灿烂季,繁花是有情绪的。当秋阳、秋风,秋雨轮番亲抚它时,就会唤醒它沉寂冬夏里的蛰伏,继尔点燃了它亢奋的爆点。它在秋光下疯狂地热闹起来,把它近乎狂癫地艳丽与斑斓都顶上了头冠,喧泄在游客的聚焦前。

一些黑熊、麋鹿和野牛等野生动物,出没在灌木丛和草滩边,游客常因它们在路上蹓跶而驻足等候。

这一天,几百米开外,有一只大黑熊在山脚下玩耍。游人纷纷停下脚步,朝它拍照。它不理会人们的聚焦,人们也不担心它会撒野。

如果说,有一个地方,把艺术家"去芜存菁"的美学,揉入了大自然的精髓,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今天游客脚下的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今天已有150多岁啦,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1872年3月1日,公园建成后被命名为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区,1978年以世界自然遗产的身份跻身于《世界遗产名录》。

(六)

峡谷马蹄湾和羚羊谷是美国西部荒漠中最主要的驿站。

马蹄湾峡谷在亚利桑那州,是科罗拉多河的一节U形河道。它有300多米的垂直落差和270度的流线弯道。巨大的岩石在河水百亿万年的坚韧冲刷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马蹄形状。马蹄湾自然天成,河岸垂直水下,能见度百米之深,船舶在蓝天、红岩的映衬下如一叶扁舟。从数百米崖上俯瞰,有惊天骇俗的观感。

羚羊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 是1.9亿年前风化成的独特的地貌,彷佛是侏罗纪时期的印记。

据悉,这个奇特地形是当年印第安人发现的。今天的地陪导游也是一位漂亮的印第安女士。她给我们当向导,拍照片,为我们延续了一段古老传奇的佳话。

这个景点在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四周都是不毛之地堆积的沙积岩,数百米深的地下峡谷完全是沈陷于地表之下。从地面上,难以想象,脚下会有这么一个旷世奇观。

无垠的大漠中,还有彩色巨石阵,吸引了不少游客冒着灼热的气浪前往拍照。.

犹他州西南部还有一个著名的布莱斯峡谷,这个峡谷并非真正的峡谷,而是由风化、水蚀和湖床的沉积岩生成的露天岩峰群。

它大约145平方公里,其内的红色、橙色与白色的岩石形成了奇特的多彩地貌,被誉为天然石俑的殿堂。

原来,这里是印第安人居住地。1875年,欧洲人布莱斯移居到这里后命名为布莱斯峡谷。

1928年又被设计为国家公园。

(七)

. 进入 拉斯.维加斯地盘,就进入了蒸笼之上。

方园数百里的荒漠,寂静又神秘,又热浪袭人。

骄阳把沙砾烤得脱了几层皮。刺眼的光芒肆意,把无垠的沙丘蹂躏得没有了一点儿脾气。

俨然是外星系的外星辰,万籁具寂,无一丝一毫的生命气息。

热风气浪在沟壑间穿梭,留下串串沙沙的喘息,毫不吝啬地给大地洒满了灼热,又非常小气地给游人带来有限的呼吸。

荒漠起伏不断,一直延伸到天际,浩瀚无尽。这是地球上最独特的生态环境之一,傲慢,且无礼。苍凉,而凄美。

拉斯维加斯,在内华达州,建于1905年,是"世界娱乐之都,"结婚之都",也是座享有极高国际声誉的娱乐度假城市。

这个城市建立在沙漠上,全年高温,酷热难耐。是日上午,走在40度的高温下,空气中热腾腾,逼得人不敢深呼吸,一个个都好像行走在热汽球的吹风口,热得窒息。

但到晚上,气温骤然下降,虽说不上凉爽但也不那么难熬了。

人们来到老城区的夜游一条街上,免费观看各类精彩节目,与嬉皮士、牛仔女、大黑熊和机器人相拥存照,不亦乐乎。

整个城市豪车穿棱,霓虹闪烁。游客们进入各类商店饭庄都可免费听听音乐,观观服装,感受一下美国西部的街区设计风格。

这是一座不夜城。

近10年,这座城市也成为全球最多新婚夫妇选择的蜜月旅行目的地。

(八)

与美男靓女有关的还去了一个地方,那是 与一艘载着飞机大炮的百米大船、只有百米之遥的海边,有一尊传世的雕像《爱情之吻》。

它取材一幅获奖的新闻照片。

作品中的主人公,并非夫妻,也不是恋人。

当时,战场归来的这个水兵,一踏上岸看到了欢迊队伍中一位美丽的护士,情不自禁地相拥而吻.....

后来,有好事者打探到他俩时,俩人早已天隔一方,已是爷爷、奶奶岁数了的老人.....

可能是这段浪漫的轶事,让很多游客慕名前往,也让许多游人知道了圣地亚哥这个海滨城市。

洛杉矶海边,有一座加利福尼亚大学。

没有院墙,自然也没有大门,没有了门卫。人们自由进出校园。

跨入学校的图书馆,无人盘问。游客任选一个座位上,就可以像校园里的师生一样,静静地感受这里学养和治学之风。

大学成立于1919 年, 是享誉世界的公立综合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它在美国公立大学排名中高居第一。

这所大学的伯克利分校,上世纪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后来这项研究结果,用于了实战,投进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至今没有第二次的核弹袭击敌国,无差别抹杀生命的大事件。

有史记载,日本战败投降,主要归功于这两颗核弹的威力,是这两个美名为"小男孩"、"胖子"的天上来客,彻底炸断了日本天皇及其战争机器的脊梁。

今天人们到这里不是来鉴别核弹的功过,而是更多的来祈愿世界和平。

愿人类不再动用热兵器相互杀戳,而是用和平方式来解决或调节各种利益、矛盾、乃至争端。

不过,当邪恶势力挑战人类文明,当国家领土和民族主权受到分裂威胁的时候,也不排除使用武力解决的可能。

(2024年6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