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阎晶明】在玉环说写作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阎晶明 

图片[1]-【名家•​阎晶明】在玉环说写作-华闻时空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春日时节,受作家苏沧桑邀请,我和十多位作家朋友前往她的家乡浙江玉环行走。尽管时间匆促,但观感颇多。

我已不计其数次到过浙江,但坦率地说,此前对玉环这个地名还真没多少印象,而且也不觉得在浙江如何抢眼。此次到访,方知这里原来有许多个“了不起”。以最新发展言,这个6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在全国百强县里排名在前四分之一之列,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在浙江还是全国都位列第二。以自然环境言,这里山海相连,既有海滨之美,又不乏山川之秀。当然,可以想象,这个岛屿连片的地方曾经肯定是阻隔重重的,同在一地,方言就有温州话、闽南话等。

夜间驱车前往玉环,只见北斗导航的示图里,高架桥梁有如飞虹,又似珠串,在山与海之间流线般蜿蜒穿梭,十分壮观。以人文历史言,这里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值得观览,令人流连;以世俗生活言,玉环可谓美食之城,不但海鲜鲜到无以复加,而且各种美食之精细之醇厚,直叫人边品尝边赞叹。

苏沧桑是一位久居杭州的作家。她长期致力于散文创作,一直在勤奋耕耘中寻求创作上的突破。而我以为,她真正在创作上得到的跃升,是近年来回到自己的家乡之后,不但在此生活,而且深入到人群中了解、体验、领悟。家乡是展开在她面前的一部大书,也是提供她培植文学种子的沃土。她写这片土地上的“非遗”,写它们如何在当代继续得到传承和弘扬。在此期间,她写出了一种文化,而且将这种文化融入浓烈的情感之中。她最新的散文集《纸上》,用意就是在纸上描绘家乡看得见的美好和看不见的韵味。玉环为她的创作注入了强劲的生命活力,她也用自己的作品回馈了这片土地。

现在,又有一群作家要参与到这一书写中了,这真的很值得期待。于是我就想起了朋友的倡议。那应该是前年夏天,评论家谢有顺邀请一众文友前往他的家乡福建长汀采风,其间他提到一个想法,我觉得很有创意,值得推行。这个想法就是,由某一作家出面邀约,组织文友到自己的家乡行走,大家可以有感而发地写点文章。我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因为去过了这位作家的家乡,对其生活习惯、文化养成、方言俚语甚至饮食起居有了切身体会和感性了解,一定会增进对这位作家创作特性的理解。大家互写家乡,就是努力把异乡和家乡融合起来,在互相参照中增强“共情”。

理解一个人的家乡,就是理解某种特定的文化。书写家乡,就是书写立体的、有细节的、有烟火气的中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