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飞机前还笑嘻嘻,手机被查后一脸懵!”
如果你计划今年赴美旅游、探亲、留学或返美,请务必看完这篇文章。
因为就在这个春天,越来越多华人正遭遇“下飞机即被盘查”,手机、社交媒体、私人照片统统可能成为“证据”!
别以为自己没做错什么就一定安全,哪怕是一条旧贴文、一次学生社团发言,都可能成为你入境受阻的导火索!
125亿美元的警讯:赴美旅游为何突然“高风险”?
2025年美国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专家估计,由于国际游客减少,美国将在2025至2026财年损失高达125亿美元。
不少业内人士将此归咎于川普政府恢复的一系列强硬移民政策——包括入境审查趋严、电子设备搜查频繁、签证审查加码等。
这些政策不止针对非法移民,哪怕是合法签证持有者、绿卡持有者,甚至美国公民都可能被波及。
你的手机,正在成为“通关拦路虎”
过去几年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入境处“翻手机”的消息层出不穷。
但今年,这种情况正在升级为系统化操作:
社交媒体成为“隐形标签”:一些入境者表示,他们被问及自己微信、微博、Instagram的贴文内容。
私人照片也可能惹祸:CBP可直接要求解锁手机、查看聊天记录、云端数据。
你的政治、宗教、文化观点都可能被“敏感化”处理。
美国律师警告:在下飞机到通过海关这段期间,你几乎处于“宪法权利真空”状态。
即便是绿卡持有者,第四修正案(反对无理搜查)在这一阶段也“几乎无效”。
重点盯防人群名单曝光:这些人请务必提高警惕!
根据多位移民律师和实际案例总结,以下群体正成为重点审查对象:
B1/B2签证持有者(旅游/商务):
若回答不清楚签证用途,容易被怀疑“打黑工”;
社交平台出现敏感话题、带薪活动宣传将被深度追问。
国际学生(F1签证):
曾参与政治活动或发表相关言论;
学校处分记录、社团背景不干净也会引起警觉。
有轻罪记录的绿卡持有者:
即使是20年前的小案底,也可能导致返美受阻;
一对蜜月夫妻曾在返美时,丈夫因30年前的旧案被拘留数天。
签证持有者拒绝解锁手机者:
可能直接被遣返、签证作废、记录“安全风险”标签;
即便律师在场,也无法阻止设备扣押。
真实案例:学者、网红、律师接连中招
哈佛医学院俄裔研究员Kseniia Petrova:被ICE拘留数月,疑因其网上政治立场;
美国网红Hasan Piker(YouTuber):美国公民,也被CBP反复追问政治观点,尤其是“对哈马斯怎么看”;
密歇根大学亲巴抗议律师Amir Makled:在底特律机场被恐怖主义应对小组拦截,手机被搜查,特别关注其联系人。
律师建议:如何自保?六条“生存守则”请收好!
出境前清理手机内容:删除敏感聊天、旧贴文、照片,备份重要资料。
避免携带与政治/宗教有关的资料:包括文字、照片、PDF等。
熟悉自己签证用途:别在B2签证下说是来实习,别用F1去打零工。
携带“归国动机”证据:如国内房产、水电单、雇主证明等。
曾有犯罪/滞留记录者勿贸然出行:请务必咨询专业移民律师。
遇突发状况保持冷静:有权要求律师、可拒绝当场解锁但应知风险。
赴美不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场“信息战”
2025年的美国海关,不只是检查你的行李,更在扫描你的思想。
哪怕你只是一个单纯的旅客,也无法逃避一场有关“身份、安全、背景”的博弈。
对华人群体来说,这不仅是一道旅行门槛,更是一种现实的考验。
请务必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你认识的每一位计划赴美的亲友。
在这个敏感时期,信息比行李更重要,准备比签证更关键!
来源:美国在线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