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

第一次去韩国旅游的小王,在首尔落地后打开手机地图,发现从仁川机场到釜山不过400多公里,相当于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他忍不住嘀咕:“这点路坐高铁不就行了,为啥飞机上全是人?”

这个疑问或许很多人都有过。

韩国总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和中国的浙江省差不多大,人口5100万左右,乍一听似乎“一脚油门就能逛遍全国”。

但现实是,韩国国内航线常年繁忙,济州岛到首尔的航班每天超过100班,金浦机场的短途航线甚至被称为“空中地铁”。

图片[1]-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说实话,国内很多人都不喜欢坐飞机了,毕竟提前值机,托运,就相当耗时间。

而且飞机还很依赖天气,能不能飞,能不能准时飞相当不稳定。

韩国人为什么就这么热衷坐飞机呢?他们不怕麻烦吗?

图片[2]-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2024年,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作的地勤小林发现,飞往韩国的航班上多了不少“熟面孔”。

一位经常往返中韩的服装厂老板告诉她:“我每个月至少飞两次首尔。

早上7点从威海起飞,8点半落地就能见客户,下午回厂里还能赶晚饭。

而这样的商务旅客,占了中国至韩国航线客流的四成以上。

韩国虽然面积不大,却是全球半导体、汽车、化妆品等产业链的核心节点。

三星的芯片工厂在首尔以南的华城,现代汽车的研发中心在蔚山,LG的显示面板产线在坡州……

这些产业重镇分散在全国各地,而商务人士的时间成本往往比交通成本更贵。

图片[3]-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一位常驻韩国的中国工程师算过一笔账:

“从首尔坐高铁去釜山要两个半小时,机票虽然贵30%,但飞行时间只要50分钟。对我们来说,省下的两小时能多开一场跨国会议。”

图片[4]-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除了商业,旅游业也极为讲究效率。

2025年春节,济州岛的民宿老板金女士发现,80%的中国游客选择直飞济州岛,而非从首尔转乘渡轮。

“坐船要5小时,遇上风浪还可能取消,飞机45分钟就到。多花200块人民币,就能多玩大半天。”

韩国国土七成是山地,这让它的“实际距离”比地图上更远。

首尔到光州的直线距离约270公里,但盘山公路让大巴车程超过4小时,而飞机跨越群山,只需40分钟。

在江原道经营滑雪场的朴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冬天从首尔来的游客,如果遇上暴雪封路,只能改签机票。我们和航空公司签了协议,雪季每天加开三班‘滑雪专线’。”

更典型的是济州岛。

图片[5]-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这座火山岛距离首尔450公里,乘船需要12小时,而飞机成了岛民生活的“生命线”。

2023年,济州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七成是往返本土的国内旅客。

岛上唯一一家三甲医院的院长曾公开呼吁:“我们需要更多夜间医疗专机。去年一位产妇突发并发症,幸亏赶上末班飞机,不然根本来不及转院到首尔。”

图片[6]-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韩国人对航空的依赖,还跟区域发展有关。

在韩国最南端的统营市,生蚝养殖户崔大叔的货柜总是深夜被装上飞机。

“首尔高档餐厅要求生蚝出水后8小时内送达,走陆运到釜山再空运?来不及!现在直接从统营的小机场发货,凌晨就能摆上刺身拼盘。”

这种“生蚝航班”的运费比普通货运高15%,但崔大叔的利润反而涨了三成:“米其林主厨说了,鲜度就是定价权。”

韩国影视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主演必须住在首尔一小时航程圈内。

制片人李女士解释:“拍摄地在全罗南道?没问题,但主演早上飞过去拍戏,晚上得回首尔录综艺。要是坐车,时间全耗在路上了。”

这种“打飞的赶通告”的模式,让金浦机场的早班机成了明星专线,粉丝们戏称“蹲机场比蹲片场更容易遇见偶像”。

图片[7]-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有趣的是,同样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国内航线却远不如韩国密集。

毕竟,浙江有纵横的高铁网,而韩国至今未实现全国高铁贯通。

一位常驻首尔的中国留学生发现:“从首尔去江陵看海,高铁一天只有两班,但飞机每小时都有。这里的人早习惯了把飞机当公交。”

图片[8]-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为了让客户更便利地坐飞机,韩国廉航济州航空推出过“包月飞行卡”,花20万韩元就能无限次乘坐首尔-济州航线,结果开售当天官网崩溃。

公司发言人坦言:“我们瞄准的是‘双城生活’的年轻人。有人在济州岛开咖啡馆,白天在首尔上班,晚上回去冲浪。”

图片[9]-韩国那么小,国内为啥还用坐飞机?怎么不坐高铁?-华闻时空

回过头看小王的疑问,答案或许藏在韩国人的时间观念里。

首尔大学教授做过一项调查:韩国人平均通勤时间比中国人少18分钟,但焦虑感却高出23%。

“我们追求‘빨리빨리’(快点快点),连喝咖啡都要站在柜台前喝完。”这种全民性的效率崇拜,让航空成了刚需。

从仁川机场的玻璃幕墙向外望,每隔3分钟就有一架飞机冲上云霄。

这些钢铁大鸟编织的空中路网,或许正是解开“小国大航空”之谜的钥匙。

当速度成为发展的血液,飞机,只能是最好的替代品。

来源:小阿文说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