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塞内加尔:前国务部长刊文总理“松科访华 任重道远”-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6/image-150.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2025年6月25日,前国务部长、非洲民主与社会主义党党魁马马杜·迪奥普·德克鲁瓦在塞内加尔官媒《太阳报》上发表的文章,值得一读。
总理松科正在访华,这是他首次出访非洲以外的国家,绝非普通行程而是标志着塞内加尔在国际政治领域实现重大战略转向。这一转向始于现任总统法耶,其首次非洲以外的国事访问同样选择中国,如今该方向得到进一步确认。
此访的全球背景是两大标志性事件:一是中东冲突对国际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二是美国政府挑起全球关税危机。重新审视塞内加尔的国际关系早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局势更凸显其紧迫性。正是基于这一视角,我们需要解读松科近期系列出访的深意:他在相继造访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和塞拉利昂后,接待刚果总理时呼吁,构建”摆脱殖民情结”的外交体系,主张”重新界定非洲国家外交优先事项,重点加强非洲内部联系”。
这种实践导向无疑将带来首次战略性重大变革,而将非洲之外的首访选定中国,则标志着塞内加尔在国际关系战线实现第二次突破。这些具有奠基意义的新动向,正是值得我们致敬、鼓励并鼎力支持的关键所在。当下全球正在经历的重大事件,终于让那些仍沉睡的人们彻底睁开了双眼。如今世人都清楚看到:某些强国将加沙暴行视为次要问题,却承认其他国家有权以任何借口发动世界大战。正因如此,全球南方,尤其是中国值得我们全方位关注,特别是审视其过去七十年的发展轨迹。
2019年12月,某非洲知名报刊评论员曾以”我们这六十年成就几何”为题,反思非洲国家独立历程。彼时中国也刚结束其重获独立(1949年10月)后的第七个十年。可以说这是同代际的发展竞赛:摆脱百年屈辱的新中国,用七十年创造了什么?这种中非对比研究对破除当时盛行的非洲悲观论具有特殊教育意义。我与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挚友谢赫·易卜拉希马·尼昂数年前就进行过此类实践,旨在证明:只要建立完全以非洲人民利益为核心的革新治理体系,失败绝非非洲的宿命。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2007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达喀尔演讲中那句恶名昭彰的论断”非洲人尚未充分进入历史”;19世纪戈比诺关于”种族不平等”和”黄祸论”的谬论。戈比诺等反动分子曾妄称中国将因其”种族基因”注定永世贫困,臆想这个国家的人口增长会”自然导致”数百万饥肠辘辘的中国人如潮水般涌向欧洲求生。
而今天,所谓的”黄祸”却以璀璨姿态呈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强国,以惊人的韧性坚定不移迈向经济领袖地位。短短四十年(1978-2018)间,八亿(没错,八亿!)人口摆脱极端贫困——这就是中国给古今诽谤者最有力的回应。”Kuy dóor a man kuy saaga”(沃洛夫谚语:眼见为实),我们必须确信:非洲同样能创造奇迹!
是的,在非洲,知识分子阶层早已对萨科齐的谬论给予了严厉而多元的驳斥。但如今需要非洲政治决策者像中国人那样,以务实行动作出根本性回答——这个从未殖民非洲、从未买卖奴隶、没有驻军的国家,这个某些势力不愿我们亲近的中国,恰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辨别其经验中哪些具有普世价值,哪些属于特殊国情。
当年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折服于中国人民战胜压迫者的壮举,被称作”毛主义者”。在激情燃烧的1968年代后期,我们以此为荣。年轻的我们胸怀家国与非洲抱负,既坚守自身文化价值体系,又渴望向这个与我们同样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如何让十亿人民摆脱饥馑的振奋实践。今日中国的辉煌成就,让我们想起中国革命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主席毛泽东的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塞内加尔新任政府在这方面展现出践行”两条腿走路”的明确意志:既将坚定包容、互补共赢的非洲政策作为合作主旋律,又重构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给予中国应有的战略地位。需要提醒的是,去年9月总统法耶国事访华期间,除签署10项协议和270亿西非法郎无偿援助外,中方宣布将为非洲筹措500亿美元(约合30万亿西非法郎)资金。这意味着松科此行将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带来巨大希望。
2006年参加北京中非峰会后,我曾对峰会命名提出见解:”中非”(Chine-Afrique)表述并不准确,除非给”非洲”加上复数后缀。当时目睹的场景令人感慨:一边是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中国代表团,另一边却是五十多个各自为政、势单力薄却坐拥巨大潜力的非洲国家,每个代表团都试图火中取栗。正因如此,当听到塞内加尔总理对中国东道主说出”我们正在建设的是一个主权独立、繁荣昌盛的非洲”时,怎能不令人振奋?此言已道尽一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