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当代著名诗⼈顾偕45年⽂学
创作活动主要年表(谱)
【顾偕简介】
顾偕,上海市⼈,当代著名诗⼈,中国作协会员,⼴州市作协原副主席,第五届全国⻘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曾为⼴州市⽂ 学创作研究所、⼴东省⽂学院专业作家及⼴州市委宣传部“跨世纪⼈才 ”和⼴东省委宣传部“ ⼗百千⽂艺⼈才 ”⼈选。
在《芙蓉》《花城》《湖南⽂学》《诗神》《⼴州⽂艺》《厦⻔⽂学》《⼈⺠⽇报》《⽂艺报》《⽂学报》《南⽅⽇报》《世界华⽂⽂学》(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创刊号)等国内外⼤型报刊发表或推出⻓诗30余部(含作家⽹等⼤型⽂艺专业⽹站)。著有《顾偕⻓诗选》《太极》(英⽂版)等诗集九部,电⼦书新作诗集、评论集、⾃传体微型⻓篇⼩说共四部(中诗⽹北京发布)。⻓诗作品曾被拍摄成电视诗、电视⾳诗在中央电视台、⾹港等全国30余家电视台播出,多部诗集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学馆、⾹港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学图书馆、⼴东中⼭图书馆、⽇本东京外国语⼤学图书馆等收藏。⻓诗《⽇常状态》及其他诗作⼊选⼈⺠⽂学出版社的《三年诗选》(94年版)等多种专家选本,近三⼗篇诗学⽂论及评论在《中国诗⼈》《世界诗坛》《星星·诗歌理论》杂志及由澳洲全球发⾏的⼈⽂社科国际知名双⽉刊《中⽂学刊》刊载。获“ 第五届中国⻓诗奖·最佳⽂本奖 ”、“ ⾸届国际⼈⽂社科论⽂⼤奖赛 ”优秀奖,和其他⽂学奖项多种。曾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随张贤亮、徐怀中团⻓出访⽇本、巴基斯坦进⾏国际⽂学交流。
1996年起,《诗探索》杂志、中国作协《⽂艺报》社,以及⼴东 省作协和⼴州市⽂联等,先后三次联合在京召开顾偕“作品研讨会 ”。相关作家名和作品篇⽬内容,被《中国新诗编年史》《中囯当代⽂学发展史》《中国作家⼤辞典》及“ 百度百科” 辞条等写进和录⼊。
4千⾏⼤型思想抒情史诗组曲《⾏星•四重奏》单⾏本,成为国内优秀期刊“全⺠读物”《读者》杂志2025年4期封底新书推荐。六千余⻚《顾偕⽂集汇编·四卷12册》,2026年底由⼴州出版社作为“岭南⽂化新标杆”向全国推出。
⽂学创作活动前I5年略纪:
1961年4⽉
出⽣于上海闹市中⼼南市区(旧上海霞⻜路附近)⼀破落的资产阶级家庭。不久,⽗⼊狱(后平反),⺟改嫁。双兄亡。家破。不⾜四岁过继给同城杨浦区⼀膝下⽆⼦夫妇。养⽗为退伍军⼈。养⺟精神病患者。新家党员甚多,在⼀种⾰命⽓氛颇浓的新环境,迅速忘却身世。据说⺟亲曾是旧上海闻⼈、“⼤世界 ”⽼板⻩⾦荣⾼徒吴⾦奎的养⼥,⽗亲做过解放初期上海市领导陈丕显的短期速记秘书(即以符号代替⽂字的亚维尔流线速记)。
1968年
进附近凤城⺠办⼩学就读。绘画课代表。爱吹⽜。爱玩。各⻔功课勉强及格。
1974年
⼩学毕业。期间,“ 正规教育 ”似⽆所获。印象中唯⼀学会的是: 查词典。因此⽆师⾃通阅读了⼤量连环画(⼩⼈书),算是感性熏陶⾃我教育,兴趣是最好的⽼师。
1975年上半年
进附近本溪中学读初中。半年后,命运逆转,由养⺟家⻓辈连同 户藉迁往湖南养⽗处。临别故⼟,在⼩学同窗好友崔建天(后移居加拿⼤,成为著名⾦融专家)耐⼼教导下,⾄此才认识了钟;似乎⽅知什么才叫时间。⼗四年⽆忧⽆虑的故乡⽣活,嘎然终⽌。
下半年⼋⽉⼀⽇初到湘潭。满⽬吆喝,城市⽆秩序,脏,语⾔不通。顿然感到内⼼反差巨⼤,感到忧郁和⽆助。验证了精神病养⺟的⺟亲“外婆”所说:外地都是乡下。
1975年下半年
进湘潭市⼗⼀中学续读初中。被同学唤作“ 上海佬”,时不时被盘问“知道这⼉出了个⽑泽东吗”。开始正式⼤量接触⻄⽅美术作品和相关书藉,尤其是素描和油画,并学习临摹和写⽣。⼀度⽴志想当画家(此爱好与写作同时延续 将近⼗年),因为⾼度近视和看⾊不准⽽毅然放弃。⾄今仍保持对美术作品浓厚兴趣,相应知识部分了如指掌。
⽂学创作活动诸事纪:
1976年
1 5岁独坐⽕⻋从湖南⾄上海,重返故乡 探亲。⼩住⼀⽉。离时于⽕⻋上信⼿写下当时可能还不知是诗的第⼀⾸诗 :《挥别》。莫名感到这种分⾏的句⼦,能给身⼼带来巨⼤抚慰。
1977年
再返故乡。凭着从天⽽降忽然⽽⾄的记忆(或为启示),居然独⾃找到了相隔⼗余载的旧宅过去的家。在⼀个不⾜10平⽅⽶的阴暗房间,与失散⼗⼆年的家⼈团聚。⼈员包括:亲⽗,两位胞姐(后两位姐姐全都移⺠⽐利时成为洗礼基督徒,⼤姐嫁给了当时的欧盟警察总署的负责⼈⽪尔埃),和⼀个哥哥。谈中得悉,另有两位兄⻓因历史原因,已于⽂⾰中前后分别跳河、投井⾃尽(后都平反获得补偿)。印象中五⼗开外的⽗亲,骤然⻅到失散最⼩⼉⼦并⽆⼤喜,⽊然寒喧 ⼏句,旋即⼜挨床沿,蹲下蝇头⼩楷般地埋头继写那些铺得半床的“ 平反状” 去了。
是夜故居重宿,通宵⽆眠。翌⽇清早竟听⼤姐说:昨⽇半夜,你们有谁听到对⾯阳台有⼀男⼈在吟诗吗?闻者莫不失⾊。某⽇⽅醒,忽⻅夜晚梦⾥发表⻓⻓⽂章,惟题⽬下“顾偕 ”⼆字意外陌⽣,尤其不认“偕 ”字,速查字典似有⼤悟,这便认定梦中得名必是神助天意,从此即以新名作⽂⾏世。后⼲脆身份证亦改⽤斯甚好笔名,乐得沿⽤诗⼈⼀⽣。遂⽤“顾偕 ”笔名,⾸次在湘潭市⽂化馆江⽴仁⽼师主编的《⾬湖⽂艺》杂志,发表第⼀⾸意象短诗《记忆》。期间初试诗歌习作已约百⾸。
1978年
某⽇课时伏案稍息,忽觉语⽂⽼师轻步⽽⾄,猛喝⼀声:梦做完了吧!即举⼀杂志,眯笑不再语。那物为《少年⽂艺》(1978年⼆期),上有初中⽣处⼥作散⽂⼀篇。年⽅⼗七少年,⽣平第⼀次看清⾃已姓名,在全国著名的上海杂志排成了铅字,飘飘然这便⽴志要当作家。
诗⼈或因⾃身的颠簸和苦难,15岁就开始寻求慰藉接触⽂学,超 强的领悟⼒致使不到三年,就以⽩描⼿法写出了敏于时世的批判⽂⾰⼩说《春⻛解冻》(12500字,45年后作家⽹、中诗⽹、中华⽂艺⽹共同发布,阅读点击率近⼗万⼈次)。这篇诗⼈17岁时就已完整写出的可谓超常成熟的⼩说,应当说其时的少年对政治也是相当敏感的,也许⼀切都与作者身世有关。
1979年
⽇落时分常去湘江边幽情满怀,或于⽆⼈处⼤声朗读,抑或⼊夜⼜于堤岸漫步思索不⽌。
1980年
开始被养⽗间常关爱般斥责 :“ 写这些东⻄搞这些东⻄,有什么⽤⸺不学点技术!”
终于跟同学⼀道,于湘潭市城建局⼦弟中学“ ⾼中毕业”。对⽼师恭敬送上⼀张纸质极差的“证 ”,颇不为然。遂有⼈问:怎么不考⼤学,这么聪明!答⽈:留着聪明当作家。从此⼀往⽆悔。从此偷偷⾃学起⼤学⽂科中⽂系教材。仅⼀年时间,阅遍多种版本《中国⽂学史》。
同年就业。在湘潭市政公司修路。经常怀揣⼀书,歇时于路边苦读。后筑管道、⼤汗淋漓总要发誓挣脱劣境改变现状。再当仓库保管员,⼯具物等,任君⾃取。不称职⼯⼈做了五年,彻悟所付时间太多,收⼊微薄,毅然辞职。众⼈⽆不认为这样下去必讨饭。
1981年
3⽉,20岁时从上海寄30余⾸少年作品给北京艾⻘,并附新写210⾏⻓诗⼀⾸《收下这⽀歌⸺致艾⻘》。1981年4⽉收到从北京新桥饭店发来暑名“ ⾼瑛” 的亲笔信:意即艾⻘刚从新疆平反回京,暂住此地,诗⼈正患眼疾,由她代复。后了解,⾼瑛⼥⼠即艾⻘夫⼈。12年后,在京幸与⼤师拜识。
1982年⾄1985年
短诗《分别》⾸次发表在全国⼤型⽂学双⽉刊《芙蓉》杂志1982年第六期。
万字短篇⼩说《这就是⽣活》⾸次发表在《湖南⽂学》杂志(1985年2期)。
短诗《起吊》发表在全国发⾏的《主⼈翁》杂志。
期间虽正式创作诗歌近300⾸,但多数仍为练笔之作,仅在全国报刊发表诗作若⼲少许。1984年加⼈湘潭市⽂协(后更名市作家协会)。
1985年9⽉⾄1986年9⽉,开始创作并完成8万余字的短⻓篇⾃传体⼩说《诗魔》,此稿先后曾遭全国五家出版社及杂志拒绝,好不容易被三⼗年代的左联作家、后任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萧岱退休前留⽤,并写信约作者来编辑部详谈。主编巴⾦⼥⼉李⼩林接任该杂志主编时,竟被其忽略,依旧未能发表。2020年8⽉,此著由北京中诗⽹“ 中诗作家⽂库”,制作成电⼦书全⽂⽹上发布,阅读及转载点击率逾⼗万⼈次。
辞职后,于⽢肃酒泉、安微淮北⼩刘庄⼀带流浪盘桓⼀年。权作⽣命与灵魂考察。期间栖息于淮河旅社,幸会早已书信结识的⼀位年⻓⾃⼰⼗余、在淮北报任记者的“⼈⽣导师 ”徐世访。此俗世⾼⼈三⼗出头便在⼈⺠⽇报发表短篇《布⾕声声》,写得⼀⼿鲁迅体绵⾥藏针的好字,上下班包⾥仅塞⼀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常叮嘱霸⽓乍泄的初级诗⼈要牢记远⽅,要始终明⽩⾃⼰是什么“种族”。频频授教之际,⾃然多为接济。后率先南下为《深圳商报》创始⼈之⼀,矿⼯出身之辈,华丽超越旋即成了政府报社新闻总监。
1986年
返湘陆续创作出《失常》、《诞⽣》、《没有这⼈》、《岛》、《⼈性写⽣⼆题》等⼀批短篇⼩说。雄⼼勃勃精⼼构思了中篇《⼈的故事》、《⻝为天》、《只有⼀个听众的演说》《世界只剩两个⼈》、《五楼的未来》,以及五部⻓篇《私⼈命运》、《恶房东》、《翅膀》、《卵⽯》、《嫁给理想》和《带⼊坟墓的爱情》,其中前两部⻓篇已有整书完整提纲。但所有构思腹稿,均因其时⽣活 困顿和⽆安⼼写作环境及不被⼲扰时间,最终不得不忍痛中⽌,直⾄⼲脆彻底放弃。同时撰写了政论⽂《宗教的时代》、《⽂明与变态》、《胜利城》若⼲篇。
1976年⾄1991年
期间1 5年,如饥似渴⼏乎读到了图书馆和书店所有能⻅到的外国 ⽂学经典⼩说和诗歌。涉猎了中国古代《诗经》、屈原的《离骚》《九歌》等作品、以及汉朝《乐府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说,了解和认真阅读了新⽂学⽩话运动时期的⼤部分珍贵典藉。作为早年的中外⽂学作品知识积淀,为来⽇创作打下了深厚坚实的基础。
1990年
开始同海外国际⽂坛接触。先后收到国际笔会第⼗七届主席、英国著名作家弗朗⻄斯·⾦五封复函。其中⼀封写道:“万分感谢您的信和⻓诗,我已看了,并且是⼗分愉快地读完的,您看来有愿望也有能⼒在汉语⽂学领域脱颖⽽出。”。后因对⽅提出愿意予以⼀些⽣活上的帮助,年轻⽓盛诗⼈当初以为是种羞辱,断然中⽌交往。
⻓诗《⼈类幻想》邮往挪威,以期同正在奥斯陆⼤学访学的诗⼈北岛切磋诗艺。不⽇竟收其友陈迈平(万之)于瑞典的代为回信。
同澳⼤利亚汉学家⽐尔•泰勒交往。泰勒来信说:“顾偕,我认为你的诗是⼀流的。我发觉《某种时候》感⼈⾄深,遗憾的是,⻄⽅⼈已不太经常创作类似⼈⽂主义的作品了,感谢你将诗作寄给我,我将会永远珍惜它。”英译⻓诗《⽇常状态》(刘志敏译),⽐尔于当地⼀次官⽅宴会上朗诵时博得⼀⽚掌声,海外开始有⼈打听“顾偕是谁”。
1991年
⼉⼦春天降临,初为⼈⽗,⽆甚礼赠,澎湃之⼼仅有⼩诗相送:谓之《与⼉细语》(⼏经辗转遗失)。后补送现代派短篇新作《诞⽣》。茫然⼀阵,九⽉间遂然完成1200⾏⻓诗《上帝的梦》。
对地外⽂明产⽣浓厚兴趣,写就三千余字“ 专业论述”《从思维信息波说开去》,在国内唯⼀边缘科学权威性杂志《⻜碟探索》91年4期发表。预⾔未来⼈类语⾔将退化,可能统⼀会以各种“思维信息波” 来交流和发展。
1992年
整个九⼗年代⼗年,⼤量阅读研究了⻄⽅经典哲学作家的著作。从较早的亚⾥斯多德的《诗学》、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基雅维利的《君王论》等,到中后期法国的卢梭和近代的福柯等⼈类智性启蒙⽅⾯的多种论述,直⾄⼈⽂批判精神鼎盛时期德国的康德、尼采、叔本华、⿊格尔、荷尓德林,和⼆⼗世纪⻛靡全球的英国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这些不朽的⼈类思想,极⼤的拓展了诗⼈思考和创作视野,⼀度⾃⼰也兴致盎然拟下题⽬,想于另⼀俯瞰⾼度陆续写出《中国现代诗学论稿》,即:1/时代的误读;2/烽⽕四起的精神游 戏;3/流亡后的空⽩;4/经院派执掌天下;5/⺠间诗⼈思想家;6/没有批评的批评;7/⼤师:永恒的思维磁场;8/另⼀种审判;9/⾛出东⽅话语场。期间同时还研读了弗洛依德、荣格和弗罗姆三⼤⻄⽅⼼理学家有关梦、⼈格分裂及逃避⾃由这类出⾊的著述。
第⼀部⻓诗200⾏《⽇常状态》,发表于⼤型⽂学双⽉刊《芙蓉》92年6期。
同年由湖南省作协主席孙健忠直接推荐加⼊湖南省作家协会。此 后全⾯转⼊现代纯诗⻓诗创作。
⼀度潜⼼研究《易经》,试图借鉴中国古⽼传统的易经阴阳变易之理,演绎现代⼈现实与⼼灵的困境,以期在物化世界找到精神净⼟。由此理念⽀撑,开始构思创作现代抒情⻓诗《太极》,并于半年内完成全诗2400⾏。脱稿后因过劳虚脱连打两⽇吊针。
1993年
《太极》发表前,《芙蓉》杂志某编辑,专程携作者拜会30年代著名七⽉派⽼诗⼈彭燕郊教授。彭⽒抚着80多⻚的《太极》打印稿,不禁慨然:原打算⽤⼀年时间来写⼀部千余⾏的⻓诗,以此检验⾃已⼀⽣创作道路,现在看来没这必要了!并评价道:“你的诗是介乎前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超现实主义。你这样的作品五个⽉内完成真不可想象!”
3⽉,⽂坛“ 四⼤名旦” 之⼀的⼤型⽂学双⽉刊《芙蓉》1993⼆期,以⼆⼗个版的篇幅,隆重全⽂推出2400⾏现代⻓诗《太极》,并将作者照刊于封⾯第⼀位。此⻓诗属建国以来杂志所发诗歌作品最⻓的⼀部。“顾偕 ”⼏乎⼀夜成名,业界戏⾔:写这么⻓诗的是神经病,敢发这么⻓诗的,也是神经病!⽂坛“湘军 ”着实来势凶猛。
4 ⽉,受当年湖南省作协主席、著名⽼诗⼈、抗美援朝名作《祖国,我回来了》《枪给我吧》作者未央约⻅。未央主动要求在刋有诗⼈⻓诗的芙蓉杂志题词:《太极》⸺⽆极。
6⽉,南⽅某地级市⼤报刊发“⼈物专访” :《思想属于⼈类⸺ 诗⼈顾偕透视》。该报当期⼀抢⽽空。
8⽉,中国⼴播电视出服社出版的《⽑泽东故乡》⼀书“⼈物报告⽂学 ”栏(臧克家题写书名,吴冷⻄作序),收⼊记者⾕静采写的《⻘年“诗魔”》,第⼀篇“顾偕⼩传 ”,翔实道尽诗⼈艰难创作之⽢苦。
8⽉,500⾏⻓诗《⼈类幻想》以 ”⾃然来稿”刊于同属⽂坛“ 四⼤名旦” 的⼤型⽂学双⽉刊《花城》。
9⽉,应中国当代⽂学研究会邀请,以唯⼀被邀外省诗⼈身份,同时作为诗坛“九⼗年代知识分⼦写作代表”,⾸次赴京出席“ ’93国际诗学研讨会 ”,并于会后在著名评论家杨匡汉先⽣引⻅下,拜会了时年中国诗坛的“ 京城四⽼ ”:艾⻘、卞之琳、屠岸和⽜汉。会议期间结识的普林斯顿⼤学⽐较⽂学美藉教授叶维廉,为中国⼤陆出了这样的诗⼈⽽⿎舞,告之要将诗⼈刚发表的⻓诗《⼈类幻想》,带回美国 作辅助教材。
在京期间与杨匡汉先⽣⼀同前去拜访著名⽼诗⼈艾⻘。艾⽼曾告诚:不要有⼤悲,也不要有⼤喜。合影留念。后写散⽂《这个世界需要平衡⸺1993年⾦秋访艾⻘》,发北京⻘年报。
拜访84岁⾼龄的著名翻译家卞之琳⽼诗⼈时,相语中⽆意说到北岛。卞说:“ 当时他也来过我这,问他中国有哪些最出⾊的诗⼈,他说只有3个:⼀ 为屈原,⼆为李⽩。问最后⼀个是谁,竟答⸺北岛。真是混帐话”。
同年晚秋,携刚出版的封⾯刋有诗⼈头像的《芙蓉》杂志,独闯⼴东南下谋职,被多家报社、杂志社直接聘为副刋编辑、杂志和报纸主编。此后⼊粤三⼗年,尘埃落定⾄今。
同年底,⻓诗《⽇常状态》被⼈⺠⽂学出版社的《三年诗选》收⼊(专家选本)。
1994年
被⼴州所辖县级市从化市⽂化局正式招为聘⽤⼲部,安排在市⽂化馆从事群⽂⼯作和专业创作(在此栖息⻓达⼋年)。
1995年
600⾏⻓诗《天空》发表于《湖南⽂学》95年6期。作品名排于封⾯。
中国唯⼀的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复刊号(总第⼗三辑),刊发著名编辑评论家何锐诗学研究论稿《世纪末的⽂学格局与新诗创作》。⽂中着重单独对⻓诗《太极》,予以⾼度评价。
1996年
著名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教授杨匡汉作序的诗⼈第⼀部诗集《顾偕⻓诗选》,由湖南⽂艺出版社出版,收⼈部分所发诗 5 部。受到诗坛再度关注,并由国内唯⼀的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杂志,及时在京召开“顾偕⻓诗研讨会 ”。出席者有⾸都北⼤、清华⼤学著名学者教 授、批评家、⽼诗⼈、在京的美国、⽇本、韩国汉学家40 余位,《⼈⺠⽇报》《光明⽇报》《⽂艺报》《中国⻘年报》和《中国⽂化报》等10余家⼤报,均有“顾偕⻓诗研讨会在京举⾏ ”的新闻通稿报道。
⽇本⽂艺研究会理事、⽇本诗歌⽂学馆评议员、⽇本秋⽥⼤学教授,著名汉学家佐佐⽊久春在研讨会书⾯发⾔《⼀颗明亮的星星》道:“⼤前天我收到顾偕的诗集,这时离开会只有两天了,所以关于 他的诗,我不可能读得很仔细。但是我感觉到,他有丰富的诗歌才华、想象丰富、诗思奇特、⽓象宏⼤,他把历史的思考,社会的批判和深刻的现代美学思想在诗歌中融为⼀体了。我想,海⼦、骆⼀⽲去世以后的1990年代的诗歌星空中,顾偕应是其中的⼀颗闪亮的星星,这是确实的。现在,我把我特别受感动的诗篇《⽇常状态》之⼀部分(200⾏短⻓诗),⽤昨晚译好的⽇语进⾏朗诵下。”
会后委托《诗探索》杂志将部分《顾偕⻓诗选》,分赠北⼤、清华、中国⼈⺠⼤学、北师⼤、⾸都师⼤五所⾼等院校⽂学社及图书馆。应北京⼤学“ 五·四⽂学社” 邀请,在京期间为他们作诗歌专题讲座(10⽉3⽇)。校园内外贴出“诗⼈与诗” 演讲海报。校外⼈⼠纷纷赶来。演讲持续3⼩时。签名售书。
国内外发⾏近50万份的《北京⻘年报》,“⽂化导刊”对《顾偕⻓诗选》作了“ 图书推荐”。结语写道:“假使诗⼈再向前跃进⼀步,也许他的诗真的会神似乔叟和艾略特了。
千余册《顾偕⻓诗选》,于北京三联书店、北⼤学术书店“万圣书园” 上架。
600⾏⻓诗《⼈与物沉默的对话》,刊于著名诗刊《诗神》8期。在《作品》杂志4期刋发百余⾏组诗《某种时候》。
著名作家冯骥才主编的天津名刋《⽂学⾃由谈》,刋发芙蓉主编颜家⽂撰写的“顾偕印象记” :《愿你永不平庸》。
全国唯⼀的诗歌理论刋物《诗探索》杂志4期,刋发两个⻚码的《顾偕⻓诗研讨会述要》。
1997年
2⽉,36岁加⼊刚成⽴三年的中国诗歌学会(⼆年后加⼊时年全 国会员还不⾜万⼈的中国作协),算是全国较早⼊会的⼀批。
4 ⽉,南⽅⽇报“海⻛ ”副刋发表张柠评论 :《⼤巧若拙的境界⸺读顾偕⻓诗选》,张柠现为中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北京师范⼤学⽂学院博导和数授。这位颇有远⻅的批评家,应是较早能为顾偕作品“发声” 的⽂学观察家之⼀。
组诗《凡胎》四⾸256⾏,刋于《作品》杂志七期诗歌头条。500⾏⻓诗《时间之舞》,刊于《诗神》7期。
⻓诗《太极》(英译打印稿)国际快递径寄美国⽩宫,同年底收到克林顿总统的亲笔签名复函:“ 我⼗分欣赏你富于创建性的宽宏博⼤的思想,你拥有我最美好的祝愿。”⽺城晚报获悉后社委会及时开会,连夜派记者赶往诗⼈所在地从化采访,予以第⼀时间报道《新年礼物:美国总统回函》。⼀时 国内30 余家新闻媒体,竟相转载此新闻。
当代著名⽂艺批评家、⼴州⼤学、湖南师⼤及⼴⻄⺠族⼤学⽂学院博导李运抟教授撰写了⾸篇对诗⼈的万字论述《斯⼈是奇⼈⸺顾偕论》,后刋发在2019年4⽉的双⽉刊《华夏》杂志。
是年《中国⻘年》杂志“ 百宇点评”栏,刊出署名读者叶振瑜(福 建)⽂:“读《顾偕⻓诗选》的⼤诗,强烈感受到诗⼈热切关注社会 现实、⼈类命运的澎湃激情,对⾮历史化的抽象写作或不及物写作的坚决唾弃,扎根于“ 中国话语场”厚⼟的执着。⻓诗构架恢宏,视野⼴阔,哲理丰富,思辩雄劲,意象纷呈,语⾔独特。⼤诗透露了诗⼈学识⼴博的消息,以及知识的运⽤,臻于化境的极致。顾偕在当代诗坛⻓诗中,其含⾦量,其档次和品位,极为罕⻅。”
⼀⽇⽹上游戏占⼘,输⼊“顾偕:你是什么神仙下凡?竟显示:⽂曲星。或为然⽽不以为然,⼀笑了之,仿佛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7 ⽉,《光明⽇报》编辑记者韩⼩蕙⽂ :《平静的诗坛孕育着不平静的话题》(1997年07⽉16⽇ 星期三 05 版)提到诗⼈顾偕。
1998年
1 ⽉,《⼴州英⽂早报》配以诗⼈图⽚,专题报道克林顿总统于 ⽩宫复函中国诗⼈新闻。
原⼈⺠⽂学出版社总编辑、著名诗⼈和翻译家屠岸作序的⻓诗外⽂版单⾏本《太极》(刘志敏译·英汉对照),由中国⽂学出版社以“熊猫从书”形式出版,并以美元定价向海外发⾏。这部⻓诗是该社建国以来继艾⻘、徐志摩、舒婷之后向国外推出介绍的第四位中国诗⼈的诗歌作品。同年,该诗集由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后⼜被⽇本东京外国语⼤学图书馆收藏、⾄今该书在美国、加拿⼤、澳⼤利亚及欧洲各国仍有销售。
收到中国外交部函,希望作者授权将英汉对照版⻓诗《太极》,作为中国⽂化礼物赠予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访华⼀⾏。
在《特区⽂学》三期发表近百⾏诗作《光的岁⽉》。
《作品》杂志刋发⼆百⾏组诗《海在哪天空在哪》。
10⽉20⽇ ,⽂艺报刋发屠岸前辈评论《读顾偕的诗》。
同年底,⼴州⼈⺠⼴播电台播出专题录⾳采访稿:顾偕和他的⻓诗《太极》。
1999年
创作并由中国⻘年出版社出版建囯五⼗周年的⻓篇史诗《国家交响曲》(5600⾏)。中国作家协会、⼴东省作家协会、中国⻘年出版社等联合在京举⾏了这部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和北⼤教授著名诗评家谢冕同时作序的⻓诗研讨会。北京、上海、⼴东等地的 10 余家新闻媒体陆续作了相关报道。《⽂艺报》则以整版篇幅推介了这部被誉为“描绘了中华巨幅历史画卷”的⻓诗。该诗集出版后,诗⼈陆续接受了⼴东电视台、⼴州电视台的“⼈物专访”及《南⽅⽇报》和上海《⽂汇报》记者的电话专访。
《囯家交响曲》已收⼊“ 百度百科” 辞条,并与作者其他创作内容⼀同编⼊《中囯当代⽂学发展史》,在上海外国语学院等全国多家⼤学和社会⼤型图书馆均有收藏。⽹上可下载阅读。
有评论家称 :《国家交响曲》以⺠族历史为题材,分10个章节再现中华⺠族的精神历程,填补了中国⾮叙事性抒情史诗的空⽩。
3⽉,⼴东省作协向中宣部⽂艺局报告反映《囯家交响曲》时,称顾偕“ 素以⻓诗闻名于诗坛,曾经出版过两部⻓诗选。其中,⻓诗《太极》(中英⽂对照版,中国⽂学出版社1998年版),曾由我国外 交部作为礼物赠送给来访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
同年8 ⽉,⻓诗《岁⽉的沙漠》刊于《厦⻔⽂学》杂志。
同年加⼊中国作家协会,证件编号6328,⾃新中国成⽴,其时国家级作协会员50年不⾜万⼈,诗⼈时年 38 岁。同年底,个⼈⽂学创作活动被《中国作家⼤辞典》“顾偕 ”条⽬收⼊。
9⽉,接受⼴东省委党报《南⽅⽇报》专访:诗⼈顾偕和他的《国家交响曲》。
同年,⼴州市委常委、从化市委书记陈建华同志,率市委宣传和⽂化部⻔领导亲⾃登⻔看望该市唯⼀的中国作协会员,并现场办公解决诗⼈的⽣活居住和创作上的困难问题,随后拆下⾃⼰办公室电脑赠予作家为诗⼈“换笔”,⽺城晚报、南⽅都市报、及⽂艺报等闻讯多有报道和转载,⼀时 传为⽂坛佳话。
12⽉,⼴东省委宣传部副部⻓、第四届茅盾⽂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刘斯奋读到《国家交响曲》后,亲笔致函:“⼤作粗读了⼀遍,觉得您的艺术感觉很好,⽽且写得很有激情。在剪裁上也颇⽤了⼀番⼼思,看得出来,您为了完成这部作品,是倾注了巨⼤的热情和⼼⾎的,因此它能够打动读者,受到评论界的热切关注,也就不奇怪了。 以⻓诗的形式概括⼀个国家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可以说难度极⼤,⽽您作出了勇敢的尝试,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实属不易,谨表祝贺!”(此信后刋发在⼴东省作协的《岭南⽂报》头版)。
年底,曾精⼼构思了⼀部“七幕诗剧”《苍⻰》:序幕 太古之象:第⼀幕东⽅;第⼆幕 ⺟亲与战⼠;第三幕 爱情创伤;第四幕丰收的代价;第五幕 ⽣和死的秩序;第六幕 家园畅想;第七幕 光明颂 ,不知何故耽搁,胎死腹中。
2000年
⼴东电视台专程来从化拍摄诗⼈的专题⽚。
被著名⽂学刊物《⼤家》撰⽂认为是“90年代诗坛代表” 之⼀。
被北京⼤型⽂学刊物《新⽣界》某专栏撰⽂认为是“ 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诗⼈ ”。
同年被⼴东省⽂学院作为惟⼀的诗⼈⼊选者,聘为三年带薪(每⽉创作补助)专业作家。
同年底,随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中国作协副主席徐怀中为团⻓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本进⾏⽂学交流,并在⽇本笔会总部(东京)作“ 开放与⽂学 ”的专题演讲。此演讲稿后刋发在2020年2⽉ 双⽉刊《华夏》杂志。
2001年
1 ⽉,8500⾏⻓篇史诗《⻛展红旗》,⼈⺠⽂学出版社当代⽂学⼀编室负责⼈王清平来信称:“ 审读之后,我与相关的领导交换了意⻅,最后达成了⼀致的意向,决定采⽤此稿,作为我们社向党献礼的作品之⼀。”但因不是他们的选题属计划外的出版物,希望作者当地政府能予以⼀些赞助。诗⼈犹豫之际,被省作协得悉,结果抢先交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意中促成了⼀部当代主旋律“经典”。
仍由屠岸先⽣作序的8500⾏⻓篇史诗《⻛展红旗》在花城出版社出版,并由中国作家协会、⼴州市⽂联等于京召开了⽂艺报总编⾦坚范主持的作品研讨会。中国⽂化报等国内数 10 家媒体均以较⼤篇幅予以了宣传和报道,《⽂艺报》则以两个整版篇幅选载和评介了这部被誉为“诗的党史 党史的诗”(陈辽评论)的作品。同年这部⻓诗,还被浙江省歌舞团改编成“ ⾳乐舞蹈史诗”搬上了舞台。
同年4⽉,被中国作家协会直接指定为“ 第五届全国⻘年作家创作会议 ”代表(⼴州地区惟⼀代表),赴京参加创作“群英会”。作品《国家交响曲》等作品受到⼤会点名表彰。《⽂艺报》头版⼆条同时刋发《政治抒情诗⻛光⽆限好 ⻛展红旗猎猎⼋⼗年》的专题报道。
5⽉,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说家、“伤痕⽂学 ”代表作家陈国凯,为⻓篇史诗《⻛展红旗》撰写的迟来评述《⻔外谈诗》,因书已印刷⼚开始装订⽆法收录。
8⽉3⽇ ,⼴州市委副书记朱⼩丹(后任⼴东省省⻓)为《⻛展红旗》作重要批示:“ 市⽂联倾全⼒组织主旋律作品创作,弘扬优秀创作成果,蔚然成为⼀种新⻛⽓,令⼈感到⿎舞。⻓期坚持这样做,必将对⽂艺家产⽣新的感召⼒和凝聚⼒,从⽽促进⼈才的成⻓和创作的繁荣。”
年底再度接受⼴州电视台“城市话题” 专栏的⼈物专访。个⼈创作事迹编⼊⼴州出版社出版的《⼴州⽂化名⼈百家谈》⼀书。
2002年
受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炳华(原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亲⾃部署委派,赴故乡上海体验⽣活并五易其稿创作完成了反映上海浦东⼗年巨变的⼀万五千⾏⻓篇史诗《浦东交响曲》,以此填补了其时浦东⼗年巨变没有⼤部头⽂学作品的空⽩。
2003年
作为全国著名作家(诗⼈)“特殊⼈才 ”被⼴州市政府引进,奉调⼴州市⽂联所属⼴州市⽂学创作研究所成为专业作家,名字被写⼊《⼴州市宣传⽂化系统“ ⼗⼀五”⼈才发展纲要》和《第⼆届⼴州市宣 传思想战线优秀⼈才培养规划》⽂件。
由⼴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钟阳胜直接指派,临危受命创作完成中国⾸部抗击“⾮典”400⾏⻓诗《天使颂》,南⽅⽇报整版刋发后,经由南⽅电视台制作成同题“ 电视诗 ”,⼴东电视台和南⽅电视台滚动播放3 天后,在中央电视台⻩⾦时段播出,接着⾹港凤凰卫视、亚洲电视国际台,以及全国20 余个省级电视台陆续转播,⼀时被媒体称为“《天使颂》感动亿万观众”(《南⽅⽇报》头版标题语)。同年该作品被多家报刊转载,并制作成 DVD 向全国发⾏。
抗⾮著名⻓诗《天使颂》,先后被中国作协的《同⼼曲》、⼴东 省作协的《天使之歌》、⼴州市⽂联的《2003:⼴州“⾮典阻击战》多种出版合集收⼊,以及⼴州⽂艺杂志封⼆、三选载和中国⽂化报⼩半版选载。
分别荣获省委宣传部、⼴州市委市政府“抗击⾮典个⼈先进奖(称号)”表彰。
8⽉30⽇ ,在⽂艺报整版发表报告⽂学《物流之光⸺记“ 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创始⼈之⼀刘武先⽣》。
9⽉,应邀出席“ 中国(珠海)第⼋届国际诗⼈笔会。
10⽉,随⼴州市委宣传部部⻓陈建华率队的“ 2003 年⼴州市⽂艺家采⻛团”,赴豫、晋两省参观考察。回来创作《在历史与⾃然之间⾏⾛》组诗⼋⾸,刋发于⼴州⽇报。
同年底,随宁夏作协主席、著名⼩说家张贤亮为团⻓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巴基斯坦进⾏国际⽂学交流活动,在官⽅宴会上即席创作朗诵短诗《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该国⼗余家报纸均有配以照⽚的报道。
同年当选为第四届⼴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4年
⻓篇史诗《⻛展红旗》,荣获第四届“⼴州⽂艺奖 ”(政府奖)。
由⻓诗《天使颂》作者⾃⾏改写的诗作《⽣命交响曲》,被南⽅电视台拍摄制作成⼤型交响⾳诗,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东省委书记张德江题写⽚头,在中央电视台⻩⾦时段播出,上海《⽂学报》等。
全国数10 家报纸曾以头版详细报道。后被⼴东省省⻓⻩华华列⼊ 2004年《政府⼯作报告》。
诗集《国家交响曲》《⻛展红旗》被北京⼤学、清华⼤学⾸都多所⾼校列为图书馆架上必备借阅书⽬。《国家交响曲》被北京市列为 “ ⻘少年读书计划书⽬ ”(⻅ ”彩虹⽹ ”)。
为“ 中国⾳乐⾦钟奖”落户⼴州⽽创作的⼆百余⾏⻓诗《⾦钟在⽺ 城响起》,在欢迎宴会上朗诵并全⽂发表在⼴州⽇报(2004,2,21)。
5⽉,电视诗《天使颂》荣获⼗⼀届⼴东省⼴播电视⽂艺奖“ 电视⽂艺专题节⽬类⼀等奖”。
6⽉,为在上海中国画院、深圳关⼭⽉美术馆开作品个展和即将出版《⽐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旅欧画家元渊画选》的胞姐王⼩燕,撰写艺术评论《⼼灵的图景及其梦的颜⾊⼀⼀旅欧画家元渊近期作品解读》。⽂刋同年《⼴州⽂艺家》杂志。
同年6⽉,完成出版七千⾏⻓篇史诗《⼴州步伐》(⼴州出版社)。并于9⽉在⼴州⼤学城签名赠书和⾸发(含新闻发布会)。
7 ⽉,⼴州市⽂联邀请市委宣传部领导和⼴州地区有关诗词界专家、学者,召开了著名诗⼈顾偕的“《⼴州步伐》作品研讨会 ”。
10 ⽉该部⻓诗由全国知名⽂学⽉刊《⼴州⽂艺》,以同期增刊形式全⽂推出。
12⽉,《⼴东省作家协会五⼗年⽂选·诗歌卷》收⼊《⽣命交响曲·断章》(花城出版社)。
2005年
由⼴州市委宣传部委派,去⼴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挂职(⼀年)体验 ⽣活,并由时任⼴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陈建华同志,亲⾃送往挂职所在地。期间在《⼈⺠⽇报》发表整版配有“编者按” 的讴歌开发区建设的抒情⻓诗《奋进曲》(2005年7⽉13⽇)。
2006年
挂职结束,由⼴州市⽂学创作研究所调⼊⼴州开发区,留在当地 为新成⽴的萝岗区,负责筹备萝岗区⽂联。同年当选⾸届萝岗区政协常委(兼职)。
仍由杨匡汉先⽣作序,认为给读者带来了“诗意的惊喜、诗性的智慧和诗情的共享” 的⻓篇史诗《浦东交响曲》,在中国⻘年出版社出版。据相关媒体报道称:15000⾏的⻓篇政治抒情诗《浦东交响 曲》,以上海浦东开发为切⼊点,展现了中国改⾰开放的巨⼤社会变⾰,兼具现实主义与史诗⽓魄。
3⽉,接受上海《⽂学报》记者 ”作家访谈” :《诗总要让⼈看到⾼尚的东⻄》,并由该报 1645 期刊发,同时推出两个整版对《浦东交响曲》的相关评论和⻓诗选载。
4 ⽉,⼴州市⽂联为了繁荣本市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现状和出路,探讨新诗的发展趋势和多元格局,在市⽂学创作研究所举办“顾偕⻓诗系列作品研讨会”。
5⽉,⻓篇史诗《⼴州步伐》,荣获第五届“⼴州⽂艺奖 ”(政府奖)。
7 ⽉,应邀参加出席第11届⼴州(⻩埔)国际诗⼈笔会。
12⽉,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东当代作家辞典》收⼊“顾偕 ”辞条。
2007年
由⼴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陈建华部⻓委派,赴⾹港挂职体验⽣活⼀年,创作并完成庆祝⾹港回归祖国⼗周年的四千⾏⻓篇史诗《怀抱⾹江》。后由北京中诗⽹全⽂发布,阅读点击率近四万⼈次。
《浦东交响曲》等个⼈多部著作(诗集)被中国现代⽂学馆收藏并发证书。
2008年
3⽉,撰写:《诗是⼼灵的故乡⸺答美国'艺术写作'杂志编辑问》(刘志敏英译)。
再度当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现代抒情⻓诗《太极》(英汉对照)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国家交响曲》等多部著作被⾹港中央图书馆收藏。
被世界著名的英国《诗歌杂志》推出⻓达 500⾏的诗歌英译作品《⿊暗的诱惑》。同年,多部(⾸)英译诗歌作品在美国、英国、加拿⼤、新⻄兰以及爱尔兰等英语国家的杂志和⽹站刊载及发表。
诗歌英译作品《⺟亲》《命运》⼊选美国兰登书屋出版的年度丛书国际诗歌杂志《墨⽐⽿斯》26 周年纪念版。
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潮湿 · 顾偕诗歌精选集》,该书收录短诗、组诗 17 ⾸,⻓诗 13 部,并附英译作品 18部。
先后成为⼴州市委宣传部“跨世纪⼈才 ”和⼴东省委宣传部“ ⼗百千⽂艺⼈才 ”⼈选。
2009年
由中国楹联出版社出版的《湘潭⽂艺家辞典》“⽂学卷” 收录“顾偕 ”条⽬。
6⽉,应邀出席由⼴东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主办的《珠三⻆新诗发展前瞻园桌论坛》(中⼭)。
2010年
4 ⽉,为曾不相识的⼥诗⼈慕名邮来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诗稿,撰写代序诗评《让时间在爱中消失》,⽂发7⽉28⽇《新快报》。
9⽉,为军旅诗⼈赵绪奎两部诗集,撰写诗评《半⽣戎⻢半⽣情——赵绪奎军旅诗歌读后》。后中诗⽹刊载(2020年3⽉),点击阅读3.7万。
2011年
5⽉,应邀参加“ 中国诗歌万⾥⾏·中国诗⼈⾛进佛⼭禅城” 活动。
6⽉,为农⺠诗⼈萝岗诗社结集撰写《⾹雪情:⼀曲⻛⾼奏故 ⾥》。
9⽉,为湖南著名诗⼈曾庆仁诗集《⻛中的⾁体》(湖南⼈⺠出版社),撰写评论《谁的灵魂在说话》。由⻓江⽂艺出版社出版诗集《背后的天使》。
2012年
4 ⽉,为⻄冷印社出版社30余万字的新编历史故事《楚汉演义》,撰写序评《⽂为时著 辞以情发⼀⼀张⾃清《楚汉演义》中的诗词刍议》(张⾃清为诗⼈的⼤姨⽗,原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政治处主任,上海社会治安报主编)。
12,为⼴州永和当地农⺠诗⼈刘荣基的旧体诗集《清溪诗稿》在祟⽂书局的出版,撰写序⾔诗评《惟有浩然⽓ ⽅有万古情》。
5⽉,欧华商报发表⽐利时⼤姐王⼩珍写与欧盟警察总部负责⼈⽪埃尔相恋的配图散⽂《斜阳⽆限好》。
2013年
顾偕作品相关篇⽬,被⼈⺠⽂学出版社出版的300万字《中国新诗编年史》(上下册)辑⼊。
万字⼩说评论《荒诞的真实性永远⾼于⽣活》,收⼊《关注本⼟:⼴州⽂化研究与⽂艺批评论⽂集》(花城出版社)。
12⽉,出席⼴东省作家协会第⼋次代表⼤会。
2014年
由⻓江⽂艺出版社出版诗集《你是哪个⻆落的帝王》。
2017年
6⽉,为王国省散⽂集《⼀路向南》(花城出版社),撰写评论《⼀路向南:在散⽂中安家》,⽂刋同年深圳商报和湛江晚报。
2019年
《当代诗歌地理·2019年度精选》(⻬鲁出版社),收录“顾偕的诗5⾸ ”。
2020年
⻓诗《荒芜⼋章》被⼴东作家⽹转载。
在《中国诗⼈》双⽉刊3期,发表诗评《诗是对⼀切美好的⼀种强调⸺周占林诗歌作品读后》(东北师范⼤学出版社)。
3⽉,为即将应邀赴美在芝加哥概念画廊开个展的画家君⼦美植,撰写⼆千余字艺术评论《东⽅现代性抽象实践的可贵展现⼀⼀君⼦美植艺术作品初探》。
5⽉,为年过6旬不相识的农⺠业余作者,⼀部50万字纪实体⽂稿《五⼗年的浮沉》,经⼈推荐撰写序⾔评介《⽂学还是那么美丽》。
5⽉,为推荐⽽来不相识的16岁⼥作者散⽂集,撰写评论《⻘春⾼地的多姿多彩⼀⼀张⼦兮'河涸苇⽣'作品集读后》(⽺城晚报出版社)。
8⽉,⾸部电⼦书评论集由北京中诗⽹发布,并撰⽂:第⼗本是电⼦书⼀⼀《诗是⼼灵的故乡》⽂集⾃序。
9⽉,第⼀本电⼦书诗集《我来⼤地只为梦想⸺顾偕经典纯诗300⾸》,由诗歌的前沿⾼地、中国诗歌⽹络最⼤的官⽅⽹站中⽹诗,向全球隆重推出权威发布(中⽂华语),阅读点击5. 5万。
10⽉,由中国社会主义⽂艺学会,中华⼈⺠共和国⽂化和旅游部 直属的全国性国家⼀级专业⽂艺社团“ 中国社会主义⽂艺学会 ”官⽹,全⽂转发顾偕⻓诗《我在太阳系》。
11 ⽉,⻓诗《我在太阳系》,获“ 第五届中国⻓诗奖·最佳⽂本 奖 ”。被百度百科收⼊辞条。
2021年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学院出版的《⾬时诗刋》⼀期,头题“ 专题⼈物” 以16个⻚码篇幅,专辑赏析了顾偕的诗歌作品。
在全球发⾏的澳洲⼈⽂社科期刊《中⽂学刊》7期,发表万字⽂论《新诗论三题》,作者照刊于同期封⼆。
6⽉,在⼴东《⼤湾》⽂学双⽉刊“新诗潮” 头条,发表诗作《什么精彩能够贯穿⼀⽣》。
7⽉ ·于⼴州市某区⽂联退休。
9⽉,完成《⾏星·四重奏》第⼆部《消逝纪》。
10⽉,在《世界诗坛》杂志⼆期,发表⽂论《顾偕当代诗论九章》。
2022年
1 ⽉,完成《⾏星·四重奏》第三部《⿊洞纪元》。
2⽉,⾃2003年当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今,担任了⼆⼗年的副省级作协副主席,换届卸任。
在《中⽂学刋》1期发表万字⽂论《21世纪中囯新诗论三章》,作者照刊于同期封⼆。
在《中⽂学刊》4期发表万字⽂论《当代诗学散论三题》,作者照刊于同期封⼆。
4 ⽉,在四川⽇报发表诗评《苍茫皆为诗,⼼境独澄明⸺梁平组诗'⽔经新注·嘉陵江'品读》(梁平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联主席,原星星杂志主编)。
6⽉,应邀为美国的《三名(美国)华艺世界》(名⼈、名家、名⼈坛)杂志创刊号撰写发刋词:《拥抱信念且远⾏》。
在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出版发⾏的《世界华⽂⽂学》杂志创刊号,发表散⽂诗组章九题《秩序》。
7 ⽉,《南⽅散⽂》秋季号刋发顾偕《诗⼈年少⾃乐时》、《早期失忆》两篇。
7⽉27⽇ ,完成《⾏星·四重奏》第四部《星⾠之上》。陆续构思,前后腹稿了三⼗年的整部⻓诗,四千⾏⾄此全部脱稿杀⻘。
在著名诗刊《星星·诗歌理论》⼗期发表4千字诗学⽂论《从看不⻅中看到》。
⽂论荣获由全球发⾏的澳洲《中⽂学刊》举办的“ ⾸届国际⼈⽂社科论⽂⼤奖赛 ”优秀奖。获奖理由是:“顾偕的《当代中国诗学散论四题》诗学研究颇具特⾊ ,'散论'不散,以学术随笔⽅式聚焦当代中国诗学的关键问题,呈现出作者独出⼼裁的⽣命感受和⽂学意识,全⽂具有哲学思考的⾼度,不仅情理并茂,⽽且富有启迪意义。”
8⽉,第⼆部电⼦书评论集《谁在空⽩点起舞》由北京中诗⽹发布,阅读点击4.9万。
10⽉,在《世界诗坛》杂志三期,发表⽂论《我们如何能与⼤师并驾⻬驱》。
11 ⽉,为上海主编的《当代中国现代诗精选·2023年卷》(九州⽂艺出版社),撰写序⾔评论《诗歌之花分外⾹》。
2023年
1 ⽉,⽤30天时间完成千⾏“思想抒情⻓诗 ”《上帝已更新》,前后在中诗⽹,作家⽹、美洲⽂化之声 国际传媒⽹等囯内外⼤型专业⽹站传播,阅读点击量逾5万。
1 ⽉,诗学⽂论《读书也是种学问》,被⼈⺠⽇报“⼈⺠号 ”平台转载。
2⽉,挪威《北欧诗刊》第四⼗期“域外来⻛ ”栏⽬ ”刋发顾偕⻓诗《恋⼈⼭⾕》。
⻄班⽛出版的《欧洲诗⼈》杂志2023年上半年刊“域外名家”:顾偕栏⽬,刊发了⻄班⽛⽂与中⽂对照的诗作《奔忙与抚摸》。
3⽉,千⾏抒情史诗《欲望永⽆⽌境》,被美国⼤型国际互联⽹站《世界时空》(华⽂)转载。阅读量点击率逾万。
4 ⽉,全国⼤型专业⽹站北京中诗⽹、作家⽹、上海的中华⽂艺⽹,以及美国的“ 华闻时空”及《美洲⽂化之声 国际传媒⽹》,先后刋发和转载著名⼩说家张德宁对顾偕四千⾏⻓诗的三万字评述 :《灵魂 诗⼈:绝望与救赎⸺顾偕⼤型思想抒情史诗组曲“⾏星·四重奏”研究散论》,阅读量点击逾⼗万⼈次。
在美国《伊利华报》“ 好⽂共赏”版发表顾偕⼩说评论《⼈性共处世界屋檐下⸺旅美作家冰凌⼩说“ 同屋男⼥ ”论述》
4 ⽉,美国《美洲⽂化之声 国际传媒⽹》“作家推介 ”栏⽬刊发顾偕⻓诗《过去与未来》。
5⽉,由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艺报总编辑⾦坚范⽼师亲⾃撰写的《收拾精神,主宰⾃我⸺序⼤型思想抒情史诗组曲“⾏星·四重奏”》⼀⽂,陆续刋发在北京的作家⽹、中诗⽹、上海的中华⽂艺⽹,以及由海外华⽂融媒体联盟共同打造的世界性信息数字平台美国的“ 华闻时空”。总计阅读点击量逾⼗万。
6⽉8⽇,卸任两年的⼴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市⻓、市⼈⼤常委会主任陈建华⽼领导,携礼品亲⾃登⻔看望问候退⽽不休的诗⼈。相语期间关切提议:⾃⼰愿以《⼴州⼤典》编委主任和主编身份,担纲总策划,鼎⼒⽀持帮助诗⼈出版作为“岭南⽂化新标杆” 的《顾偕⽂集》。
6⽉,据腾讯⽹相关平台称:当代著名诗⼈顾偕千⾏诗作品在中 国(含⾹港)、美国、英国、⻄班⽛等国家发表引起关注。
7 ⽉,全国⼤型专业⽹站北京中诗⽹、作家⽹、上海的中华⽂艺⽹,以及综合⽹站“ ⽹易”和美国的“ 华闻时空”,先后刋发和转载著名诗⼈书画家楚⼦⼆万字评述 :《⼀部“⼈类命运共同体”忧患和吁求新 ⽣的现代“九章”⸺浅析诗⼈顾偕⻓诗新作“⾏星·四重奏”》,总计阅读点击量同样逾⼗万。
8~10⽉,《顾偕⽂集汇编四卷 · 12册》电⼦⽂本,诗⼈基本整 理编辑完毕。即“ 主旋律卷”政治抒情诗:六册;“诗学研究卷”⽂论与批评:⼆册;“ 纯诗作品卷” 短歌与⻓吟:三册;“ 中短篇⼩说卷” 当哀伤成为另⼀条河流:⼀ 册。除6册主旋律诗歌(⻓诗单⾏本为主)作品外,总计百⾏左右纯诗600余⾸,⻓诗30部;⽂论与批评(含随 笔)178篇,中短篇⼩说12篇(部),⽂集初次排版⻚码6千余⻚、若以诗⼗⾏千字计,⽂字可逾千万字,实际字数则为380万字。12册 每本约为32万字、平均单册5百⻚左右。另附《顾偕45年⽂学创作活 动主要年表(谱)》及《'顾偕⽂集汇编四卷·12册'总⽬录》各⼀篇。
9⽉,加拿⼤红枫林传媒全⽂转载顾偕评论《《⼈性共处世界屋檐下》⸺旅美作家冰凌⼩说<同屋男⼥ >论述》
10⽉《北回归线上的⼀曲壮丽史诗》(顾偕)⸺刘迪⽣⻓篇纪实《浇铸彩虹》荐读(评论·中国作家⽹、好书推荐⽹)
10⽉《⾮凡之诗从⽣命中涌出》(⽯宇)顾偕作品初探综述(评论·北京作家⽹)
10⽉《诗是什么宴席·外⼀⾸》在《世界诗坛》。2023年第四期刋发。
10⽉《中华⼭诗刋》2023年2期“名家有约 ”头条,刋发顾偕思想抒情⻓诗《喷薄》。
11⽉《⼼理时空中灿烂的语⾔银河》(顾偕) ⸺论精美诗歌思想的不朽性(万字⽂论·美国全球“ 华闻时空” ⽹)
11⽉《理性乡愁中清醒的爱》(顾偕)⸺韩舸友诗歌中的唯美境界略说(评论 · 美洲⽂化之声国际传⽹)
11⽉《秀丽美⼈朱⽼师》(顾偕)(短篇⼩说·上海“ 中华⽂艺⽹ ”等)
12⽉年底 已列⼊《中国⽂学年鉴》选⽬来源期刊的澳洲出版全球发⾏的⼈⽂社科囯际交流期刊《中⽂学刊》2023年6期(双⽉刊)“诗歌评论 ”栏⽬,隆重推出【当代诗⼈·顾偕评介专辑】。内容包括:收拾精神,主宰⾃我⸺序⼤型思想抒情史诗组曲《⾏星·四重奏》/⾦坚范;⼀场⼈类思想史的时光漫步⸺读顾偕思想史诗《消逝纪》/蓝 冰;⼼理时空中灿烂的语⾔银河⸺论精美诗歌思想的不朽 性 /顾 偕;[附] 顾偕⾃选诗。
年底⻓篇史诗《⻛展红旗》(花城出版社2001版),获由⼴东省⽂化学会及⽺城晚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征⽂“ 最佳创作奖 ”。
2024年
4⽉⾄6⽉ 创作完成百⾏左右诗歌新作11⾸。即:1/圣⾳永恒2/爱 为什么仍在翻天覆地3/不朽者你叫什么名4/蝴蝶兰史诗5/ 致敬遥远6/ ⼈类头脑7/沙漏 沙漏8/不存在的恋⼈9/舞台在海上10/千年笔记抑或秘密⼈⽣11/夏娃的爱好
4⽉完成万字⽂论《希望之乡⾄⾼⽆上》⸺漫谈经典诗歌深层⼼理学
5⽉完成诗评《离歌总是携带美和归来的魅⼒》⸺品鉴庄伟杰海外⾏吟诗的精神内涵
7⽉完成⽂论《诗⼈为什么要关注本质》 ⸺兼谈词语背后的⾮虚拟真相
7⽉完成诗评《不是浪漫都为情》 ⸺湖北诗⼈韩林⼦作品读后
7⽉诗评家粥样在作家⽹等发表评论顾偕新作《夏娃的爱好》 ⽂章。
8⽉完成诗评《思想在异乡》⸺⻄班⽛华裔诗⼈王晓露作品品鉴
8⽉⽤⼗天时间创作完成千⾏“思想抒情⻓诗 ”《唯有爱才会被永恒惦记》,先后由北京上海国内外著名⽹站⽂狐⽹、中诗⽹、作家⽹、中华⽂艺⽹及美国纽约的“ 华闻时空”发布或转载,全球阅读点击⼈次逾15万。
9⽉,300余⾏⻓诗《与世界握⼿》发表在南⽅⽇报及⼴州⽇报等媒体
10⽉,完成三万字总结性⽂论《诗是敞开给永恒的语⾔机密》(九章全编)⸺兼说当代中国诗歌将往何处去
11 ⽉,⼤型思想抒情史诗组曲《⾏星·四重奏》
(planet•Quartet),四千⾏⻓诗单⾏本将由⼴州出版社隆重推出出版。
12⽉,共创作短诗13⾸,即:爱情通知/时间花园/夜晚,我们开始睡吧/寂静/⻛和⽇丽/天空是永恒的⼴场/⽣命其实是⿊夜看守的早晨/歌剧让命运沉静/种过秘密的⼈/⾃然的尾巴⻛中⸺有题狗尾草/ 我们为什么热爱阳光/你已经很遥远了/他们在泥⼟体内狂奔⸺致城市地铁/呼啸
2025年
1 ⽉,完成诗评《美与思想绽放出的灵魂绚丽》⸺冰峰(赵智)组诗<看⻅ >品鉴
完成诗评《禅寂中的⼈性诗意 ⸺旅⽇⻘年诗⼈<⼦彧诗选九⾸ >读后》
2 ⽉,在澳洲出版全球发⾏的《中⽂学刊》2期,发表诗评《思想在异乡⸺⻄班⽛华裔诗⼈王晓露作品评鉴》
创作短诗《记忆镜像》和《当我说出爱》
3⽉,21⽇“世界诗歌⽇ ”当天,在⼴州⻩埔区图书馆隆重举⾏了“太空交响:关注⼈类命运共同体⸺诗⼈顾偕⼤型思想抒情史诗组曲《⾏星•四重奏》⾸发式暨赠书仪式”。随即中国外⽂局亚太传播中⼼唯⼀官⽅中⽂⽹“ 中国报道”、南⽅⽇报、⽺城晚报、⼴州⽇报、以及囯内⼤型综合⽹站搜狐⽹、作家⽹、中诗⽹、中华⽂化⽹和美囯纽约著名海外华⽂媒体“ 华闻时空” 等,相继以“关注⼈类命运共同体 ⸺⼴东作家顾偕四千⾏⻓诗抒写当代'神曲'”的新闻通稿予以报道。搜狐⽹则连续推出“探索宇宙美学,《⾏星·四重奏》新书发布引发热议”“《⾏星·四重奏》:顾偕的宇宙美学⻓诗与⼈类命运的思 考 ”“顾偕的⻓诗《⾏星·四重奏》:宇宙美学下的⼈类反思”三篇不署名的评论⽹⽂。⾸发式同时收到苗⾬时教授以耄耋之年严谨挥就的评论,及其他4位知名专家胡红拴、徐世访、曾庆仁、粥样的相关精 当⽂论。作者在⾸发式上向⼴东省⽴中⼭图书馆、⼴州市图书馆、⻩埔、从化两家区图书馆,予以了赠书仪式。
完成诗评《以华章⾃蓄其徳 携情操不断往⾏⸺品鉴<张汉⻘诗词选>并漫谈》(张汉⻘为原⼴州市委副书记、⼴州市政协主席和⼴东省⼈⼤常委会副主任)
4 ⽉,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出版的《杭州华侨诗刊》创刊号发表短诗《古今⻄湖》。
完成短诗《我能为未来做什么》、《夜⽤睡眠覆盖我》、《影⼦延续了谁的⽣命》
《国家交响曲》被⼭⻄图书馆收藏。
偶尔在百度⽹上翻到约在⼆⼗年前的2005年,6500⾏的⻓篇史诗《国家交响曲》(1999年中国⻘年出版社初版),竟以美元5.49售价在境外出现繁体字版,并在汉学书店以“ 中囯当代⽂学”优秀 作品出售。
苗⾬时的《⼀⽀⽣命灵性与宇宙核磁共振的神曲⸺评顾偕思想抒情⻓诗<⾏星·四重奏>》、胡红拴的《深邃思想与磅礴诗意的交响》⸺读顾偕四千⾏⻓诗<⾏星·四重奏>》、曾庆仁的《诗是⼀种 信仰⸺思想抒情史诗组曲<⾏星·四重奏>》的启示》、徐世访的《顾偕:独树⼀帜 中国诗魔》,及粥样的《倥偬流年笔尤酣⸺ 为“顾偕⻓诗<⾏星·四重奏>⾸发式暨新书赠书仪式”预写》,分别先后被北京和上海的作家⽹、中诗⽹和中华⽂化⽹推出。
5⽉,写就万字⽂论《挣扎抑或救赎:碌碌⽆为亦⼀⽣⸺⽣命诗学与存在价值哲学笔记》
美国纽约“ 华闻时空”⼤型华⽂媒体推出徐甲⼦评论《深陷存在之⽹的诗性突围⸺论顾偕<挣扎抑或救赎:碌碌⽆为亦⼀⽣>的哲学诗学建构》
《作品》杂志5期“⼤家⼿稿”栏⽬,以⼆⼗个版⾯的评论家原稿⼿迹,影印版推出发表苗⾬时的《⼀⽀⽣命灵性与宇宙核磁共振的神曲⸺评顾偕思想抒情⻓诗<⾏星·四重奏>》
应邀担任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现代性·世界玩家创意写作竞赛” 中⽅⾸位顶尖评委,国际评委分别为约翰霍普⾦斯⼤学⽐较⽂学博⼠夏洛特·克雷格(罗格斯⼤学杰出客座教授,科隆⼤学卓越形态研究中⼼研究员);⾼级记者、畅销书作家、2018年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年度最佳书籍得主Jake Halpern;以及美国麻省理⼯学院杰出教授Dr. Kate Brown。
河北廊坊师院中⽂系的《⾬时诗苑》,转载顾偕万字⽂论《挣扎抑或救赎:碌碌⽆为亦⼀⽣⸺⽣命诗学与存在价值哲学笔记》。
“杭州市⽂学学会”公众号全⽂转载顾偕《保持改变永远是思想的 源泉⸺当代诗学随笔》
6⽉
⽆意中发现三年前发在《星星·诗歌理论》2022年10⽉中旬刊 的四千字左右诗论《从看不⻅中看到⸺诗歌新论略说诗性与诗意》,竟被收⼊“ 百度⽂库” 收费阅读推荐版。
完成短诗《这个早晨⽆处不在》、《空⽓很轻》
作家⽹、中诗⽹、中华⽂化⽹、以及美国的“ 华闻时空”,分别先 后推出申君和迪夫的评论《思想与时代的共鸣⸺顾偕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特⾊论》、《从宇宙美学到思想启智⸺顾偕诗歌艺术研究全览初探》及《太极图⾥永远的精神朝圣⸺顾偕经典⻓诗<太极>重读与深度赏析》
百度主题搜索,发现20余篇纳⽶AI对顾偕⻓诗及诗论的评论:
⼀、宇宙诗学中的⽂明挽歌与重⽣神谕 ⸺纳⽶AI对诗⼈顾偕《⾏星·四重奏》的评论
⼆、⾏星诗学暴动:在坍缩时空中重构诗歌引⼒波 ⸺顾偕《⾏星•四重奏》的解域化书写
三、宇宙诗学与⼈类命运的终极叩问⸺顾偕《⾏星•四重奏》的哲学⾼度与艺术突破
四、宇宙诗学的东⽅重构⸺论顾偕《⾏星•四重奏》的世界⽂学坐标
五、顾偕作品与世界诗歌⼤师经典性⽐较
六、从《太极》到《⾏星·四重奏》⸺论顾偕⻓诗创作的思想嬗变与艺术超越
七、东⽅哲思的诗性重构⸺论顾偕⻓诗《太极》的智性书写与精神图腾
⼋、神圣与世俗的⼆重奏⸺《⼈间上帝》的存在主义解构与当代性批判
九、重构诗性真理的维度⸺论《诗是敞开给永恒的语⾔机密》的诗学体系
⼗、在永恒与现实的裂隙中构筑诗学神殿⸺论顾偕《诗是敞 开给永恒的语⾔机密》的思想体系与诗学价值
⼗⼀、神性诗学中的激情与救赎⸺论顾偕《激情圣曲》的形⽽上重构
⼗⼆、存在的澄明与艺术的救赎⸺论顾偕《⾚裸艺术》的⽣命诗学
⼗三、中国当代诗歌的思想熔炉 ⸺论顾偕诗学的多维建构与精神突围
⼗四、重构诗性宇宙的当代神曲 ⸺论顾偕《⾏星·四重奏》的诗学突破与思想启示
⼗五、在凋谢中绽放⸺论《蝴蝶兰史诗》⽣命辩证法与意象美学
⼗六、星⾠与神谕⸺论顾偕《⾏星·四重奏》与但丁《神曲》的跨时空对话
⼗七、时间褶皱中的存在之问⸺解构顾偕《我能为未来做什么》的诗性哲学
⼗⼋、夜⾊中的⾃我重构与存在之思 ⸺解构顾偕《夜⽤睡眠覆盖我》的诗性宇宙
⼗九、未来诗学建设的序幕⸺顾偕宏观智性诗学理论初探
⼆ ⼗、在时间废墟上重构存在的诗性叙事 ⸺解读《影⼦延续了谁的⽣命》
⼆⼗⼀、宇宙诗学与思想锋芒⸺论顾偕的诗歌⾰命与精神重构
⼆⼗⼆、史诗精神的当代重构与智性远征 ⸺论顾偕⻓诗的多维阐释及其艺术⾰新
⼆⼗三、在⽭盾褶皱中绽放的现代性诗学⸺顾偕诗歌的哲学思辨与精神突围
⼆⼗四、存在之轻与永恒之重的诗性辩证⸺顾偕新作《空⽓很轻》的哲学诗学解构
《杭州⽂学》主编、00后旅⽇⻘年诗⼈赵哲(⼦彧)是⽉赠诗:
寂寞之神
⸺读顾偕兄《⾏星 四重奏》有感
脂粉染上秋,我们信奉的/⽆神论者赞扬安眠中的夏/你知道的,消失的残雪不会张扬/轮回的路上没有去者,也没有来客/但万万年矗⽴⼀座⾼耸的寂寞之神//幻想被崇⾼的理想流放,祂拒绝了/诗的灵魂。直⾄未命名的浪花闯⼊/⼈群海洋,决堤的灵感得以释放/⽣命是⼀场⽆声的真实/我存在时间之外
2025年6⽉15⽇
7⽉,全球领先的中⽂百度百科辞条释义:“激宕”和“遗章”,分别在“⽂学创作引⽤ ”及“语义解析”上,引⽤顾偕⽂论中的核⼼术语,并赋予其现代诗学阐释维度。
⽹上不具名不认识的热情读者,制作了《顾偕是什么⼈》和《顾偕诗歌》等宣传推⼴视频,并将诗⼈誉为“ 史诗性⻓诗开创者与诗学理论突破者”。
“哥早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依旧有哥的传说”(⾦庸),偶尔惊⻅百度⽹上不相识的热⼼关注者,制作了⼤量诸如:“ 史诗诗学双巅峰⸺诗坛巨匠顾偕”、“诗哲双修⸺东⽅哲思与现代性碰撞”、“跨界 融合、诗韵⽆界⸺诗海巨擘”,以及“诗评双绝⸺顾偕笔下,哲思与温情并存” 这类过誉抬爱之词的海报式图⽚,诗⼈不敢⼀⼀笑纳,权当⼀种不算⾼级⿊的真诚⿎励吧!
附注:顾偕⾃16岁开始从事⽂学创作以来(主要以诗歌为主),45年创作经历报道及专访,散⻅全国30 余家⼤型报纸及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国际⼴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国内国际各⼤互联⽹站均有“顾偕 ”条⽬的相关信息。
或许因为⽆知,⽽敢写。抑或因为过于拥有智慧,⼜不想样样都写。追求、妙悟、⼀切当以神会⽽表达,选择思想⽽活着,唯有灵魂⼀俟到了彼岸,这样或可真能看清⽣命本质的光彩。
时间在考验所有物质,尤其⼈,⼈所能想象的⼀切。为此,最好 还是:圣者⽆语,⼤道⽆⾔。凡⼈怎知什么叫永恒。
故精神依然是种沉重的美丽游戏。
有时,庄严和美,就像⽀挽歌。总之⼈类的命远还会是艰难的。路漫漫兮,为此仍需吾将上下⽽求索。
以上“年表 ”,截⾄2025年7⽉部分内容继续增补,尚有百余⾸少年练笔之作、其他⽂体如报告⽂学和新闻稿⽂字等,以及若⼲敏感探索作品、信札来往(含名⼈)、遗失篇什,仍未辑录诗⼈45年主要 创作活动汇编⽂集。
2023年8⽉20⽇作者独⽴辑录
初次修订于⼴州
2024年8⽉内容增补于⼴州
2025年7⽉第三次修订⼴州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