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摄影:昔月(德国)
法兰克福图书展览会始于1949年,一年一度,今年是第76届,共有9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展商参展,主宾国是意大利。
住在法兰克福的我近水楼台,多次出入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书籍展示最全、吸引“书虫”最多的展览会。
今年的书展在本月16日开幕。刚从东非肯尼亚回来的我,突然接到居住在德国卡塞尔诗友邓瑛的微信:看书展吧,北京的老诗友来了,我得去拜访!我立马回应:好啊,我去过好几次了,这次陪你一起去。
她提前一天到达法兰并住在我家,第二天早上九点,我家先生开车把我们送到了展览会的大门口。
这里已经聚集了好多人,耳边不时地响起“中国之音”。十点钟,邓瑛向两位走近的中国男士招手,其中一位就是国内诗坛的领军人物、《诗刊》杂志社主编李少君先生;另位是获得过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副主编陈涛先生。
(左一邓瑛,左二李少君,右一陈涛,右二本文作者)
中国图书在5.1号展厅,诺大的展厅内闪烁着醒目的汉字。我忙不迭地各个展台观望,感觉布置得都很漂亮,书籍多得眼花缭乱。
我们有缘遇到了中国代表团的负责人、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牛永泽先生。他告诉我们,本届展会也是疫情以来中国人数和展商最多的一次,内地来了132人,63家展商,香港也来了好几家,并对本次展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转了一圈我发现,该厅有三个讲台可供我方使用。两个归属中国,安排的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另一个是亚洲讲台,也时不时地有中国人登台讲演或签约。
(香港大学文学院哲学博士Irene Lok(骆慧英)在介绍自己的作品)
到另个展厅看看,发现中青(英国)国际出版传媒也有自己的展台,而且都是古籍古画,很养眼。
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正如牛主任所说,在整个展馆里,所展示的少儿图书最多。看来,世界各国都在关心教育,给予儿童的精神食粮最为丰富也最有营养。
(一家外国出版社出版的少儿科普书)
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悦木女士,向大家介绍了她的新书《中国植物的味道》,还现场展示了二十多种茶料,除了我们常见的桂花、玫瑰、菊花、柠檬外,竟然还有松针、艾草和山竹心!这让与会者大开眼界,纷纷用小勺勾兑和品尝。
最让我们关注的是两部诗集的推出。其一,《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一书。当天下午一点整,举行了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诗刊》社主办的中外对照文版的该书首发式。
(好几位外国友人也前来聆听)
(首发揭幕式)
该作品是本届中国展会重点推出的项目,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教育文化处领事唐利文,外文出版社法文部主任姜丽莉,德国法兰克福孔子学院德方执行院长王魏萌,对该诗集的出版都给予了高度赞誉。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先生说:《青春,如风有信》是一本诗人作品、活动合集,以图文、多语种形式全面呈现了“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的活动成果。希望这本诗集能得到全世界青年人的喜爱,也希望 “国际青春诗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左上:唐利文;右上:姜丽莉
左下:李少君;右下:王魏萌)
非常高兴,李少君先生赠送给邓瑛和我每人一本。绿色的封面代表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里面有来自十个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的72位诗人(每人一首)的作品,其中中国诗人23位。
另一个关注热点是诗人赵丽宏的新书推介。赵丽宏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散文家和书法家,现任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月刊的主编。他出版了80多本获奖作品,其作品还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他的新诗集《变型》,语言优美不说,涂鸦式的手稿也令人赏心悦目。
这里还要提及一位国家一级大作家,他就是担任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的雪漠先生。他著有《大漠祭》《猎原》《白虎关》《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 等100多部作品,其中一些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由于深受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竟然有两处展台。
(本文作者与雪漠(左侧)的合影)
在推介会上,我们还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任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司长的薄喜文(Michael Borchmann)先生,他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着。这让我俩又想起了德国华商报的创办者修海涛先生,我们是通过修总才认识这位特别喜欢中国文化的德国前官员。当提起已逝世三年多的修总,仍然都很伤感。
(中间是薄喜文先生)
我们在展览会“泡”了一天,尽情地在文化氛围里熏陶,在书海里游弋。
作为一名老文青,我为自己长居法兰克福这座城市而庆幸,这里不仅是世界级大文豪歌德的出生地,还年年举办全球最顶端的图书展览,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地域优势。
你看,法兰克福展会前,总有一位夜以继日挥锤工作的巨大雕像,不正代表着全人类辛勤的劳动者吗?当然也包括那些码字和排版、创造精神财富的脑力劳动者们。
本文首发2024年10月21日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