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怡历经三灾六难(第10节)
老总,我们是从会昌来的。”王贤选上前,笑嘻嘻地说。
“会昌,都有通行证吗?”白军扫了大肚婆贺怡一眼。
“当然有,怎么会没有。”他掏出证明,殷勤地应答。
白军并不看证明,一个个像老鼠钻进船仓,眼睛滴溜溜乱转。
“喂,船仓里装的是什么,这么重?”
“稻谷,吃的稻谷。”
“稻谷,这么重?”
“嘿嘿,还有点子钨砂。”
“钨砂,哈哈,有钨砂?”那个白军笑逐颜开,向岸上高声叫喊起来:“连长,这有一船钨砂–”
顷刻之间,三船稻谷、钨砂,被洗劫一空。
作为今后的活动经费,没有了。经过王贤选周旋、交涉,老老少少三条船上的人,倒是一个不少,渡过一劫,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在白军驱逐下,大家仓皇离岸,三船并发,如脱弦之箭向赣州而去。
翌日,烟雨空蒙,赣州已在一望之中。
为避嫌,船靠偏僻的城东磨角上码头。王贤选派船工刘家发上岸,与水西党支部书记何三苟取得联系。何三苟1932由王贤选亲自介绍入党,为人精明,人品十分可靠。
王贤选突然回归赣州,交待任务,何三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再一看贺怡,虽凸着肚子,一身农妇装饰,那双眼睛明亮如星,可知来头不小。
想了想,何三苟决定将贺怡一行,隐蔽到石人前村寡居的叔母家。
石人前村,山上有块飞来石,形状似人,取名石人前村。
何三苟的叔母李金秀,虽孤身独居,却很爱清洁,三间土木瓦房,收拾得干净利索,桌椅灶台,一尘不染。
贺怡一见此处,便有几分喜欢。
她长年搞妇女工作,经验丰富,开口便喊李金秀:“契娘”。叫得李金秀连连答应,好生欢喜,从此,便认了这个契女(干女儿),以母女相待。
李金秀曾在九江一带做契娘(奶娘),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对外便说:“胡招娣是我在九江带的契女,她老家湖口兵荒马乱,一家人逃到这里来避难。”
风雨如磐,突如其来的打击,一个紧接着一个。
1935年春分之夜,是个无星无月的夜。赣州突然全城戒严,老字号福裕泰染布行被团团包围,如狼似虎的军警直扑后院,将何三苟迅速缉捕。
为了扩大线索,缉拿要犯–毛泽东的小姨子贺怡,严刑拷打连夜突击进行。
几天几夜的毒刑,何三苟被打得血肉模糊,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可他不愧为一条汉子,豁出一条命,用硬顶软抗,对付软硬兼施。
何三苟究竟何许人也?
何三苟原名何斌,16岁入布行学徒,1926年参加工运,担任过染业工会纠察队长。多年间,秘密来往苏区,组织运送食盐、西药、布匹、汽油等物资。1934年,他化名何光绕,作为白区代表潜往红都瑞金,出席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如今,东窗事发,其被捕入狱,事出有因。
为了营救何三苟,贺怡亲自找到何三苟的老婆谢任风,派她去探监。谢任风胆小,说不知怎么个探法。贺怡便教她怎么样进门,怎么样说话。
第二天,谢任风背着女儿,哭哭啼啼探监,花了几块大洋,果然入门。在监狱里,她按照贺怡的交待哭骂:“你个讨债鬼,到底犯了什么法?你要老实告诉我,我好请人保你出去,没犯什么法,也不要乱说!”
何三苟何等聪明,一听这话,知道是组织上派来,便气忿地回答:“帮人家做伙计,犯得了什么法,天晓得怎么搞错了。你回去,告诉老人放心吧。”
贺怡放了半个心,又通过保安司令部的内线,探明了何三苟被捕的内幕。出卖何三苟的人,名叫李文堂,原系县苏维埃工会秘书长。李文堂逃往广东,在韶关被捕,关押于余汉谋的军法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