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丨第二章 入职钢厂 画画特长成了我的吉祥树、护身符

毛遂自荐被抽调到政治部帮忙

生活在 20 世纪下半叶,绝大部分国民自己的命运完全不能由自己掌握,每个人都是一个棋子,凭由时代摆布。

“文化大革命”开展了两年多,已经揪出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当权派,之后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相比大城市,生长在中小城市的学生,则比较幸运。有两三年初高中毕业生没有下乡,而是安排了工作,我便是其中的一员。

1970 年 8 月,16 岁的我被分配到邯郸市五七钢厂工作,倒霉的是因是“反革命”的子女,电工、钳工等技术活轮不上,被安排到原料车间当装卸工。

铁矿石通过破碎,运送到高炉里,经过煤炭燃烧化成铁水,冷却后便成为铁锭。原料车间装卸工就负责把又重又大的铁矿石运送到粉碎机里。因为劳动强度大,粮食指标高达 52 斤,是普通市民的一倍多。

超负荷、超强度的工作,对我这个又瘦又小尚未发育成熟的半大孩子来说,无疑是严峻考验。最难熬的是上夜班,晚上 11 点爬起来吃饭,12 点开始干活,整夜都是在边干活边打瞌睡的状态中熬过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在以古人这句名言勉励自己咬牙坚持的同时,留心观察厂里的美术宣传水平,看是否有可能展现一下自己的美术特长。几天后清楚了,厂里没有画画的专门人才,办公区的伟人像是请人画的,我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

图片[1]-第三期丨第二章 入职钢厂 画画特长成了我的吉祥树、护身符-华闻时空

五七钢厂选矿车间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我会画画,但能让厂里尽快发现才是关键。纵观古今中外,有本事的人默默无闻终其一生的太多了。我只有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画画特长,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否则的话,以自己的家庭条件,又仅是小学文化程度,只能一辈子拉排子车,每天跟铁矿石打交道了。

钢厂职工宿舍与厂机关在一个大院,上夜班白天休息时,我就在机关周边转悠,中午吃完饭,也要掂着饭盒走一圈,目的是看哪个部门负责宣传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中午,我又在机关闲转时,突然发现政治部旁边房间的门开着,屋里有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画画。太好了,机会来了,我马上凑了过去。毕竟是刚进厂,人生地不熟,不敢贸然进去,只好倚在门框上往里看。

“是新来的学生吧,哪个车间的?”小伙子停下笔,抬头问我。“是铁路中学的,在原料车间。”我赶忙回答。

“进来吧。”小伙子用手招呼着,我怯生生地走了过去,一看他用水粉在临摹何孔德《生命不息,冲锋不止》那幅宣传画上的人物头像。

“喜欢画画?”小伙子问。我点点头。他又问:“我画的行不行?”我直截了当地说:“暗部画粉了,亮部画脏了。”

水粉画暗部用白颜色太多就容易粉,亮部来回涂抹就容易脏。听我这么一说,小伙子知道遇见了高手,便马上说:“你帮我改改吧。”

这幅画我在学校时临摹过,比较熟悉,听小伙子这么一说,也就不客气,拿起画笔很快帮他改好了。

“嗯,画得不错,叫什么名字?学画几年了?”小伙子问完后,我一一做了回答。小伙子也自我介绍,叫刘书亭,在政治部宣传组工作,并告诉我,国庆节游行要画幅毛主席像,正愁没有画画人才,这回好了,过几天就抽调你来帮忙。

听刘书亭这么一说,我心里一阵狂喜,刻苦学画几年,总算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告别刘书亭,我连跑带颠回了宿舍。之后几天,我一直处在亢奋喜悦的热切期盼中,干活特别有劲,感觉铁矿石也没有原先那么沉了。

事出蹊跷,就在我焦急等待中,厂里突然通知同分到钢厂的高贵和到政治部帮忙,而不是我。高贵和虽然画画水平不行,但根正苗红,我是反革命子女,有本事也没有用,只能认命。那几天我无精打采,只能闷着头拼命干活,力图用身体疲劳来分散转移自己的苦恼和悲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周一的早晨,我吃过饭准备穿工作服上班时,车间领导突然通知我马上去政治部报到。这一消息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既然是领导通知,马上去就是了。

政治部除了我刚认识的刘书亭外,负责宣传工作的主任是部队转业干部刘山保,40 多岁,个子不高,十分精明。他告诉我高贵和试了几天,画的技术不行,又退回原单位了,经过慎重研究,才又把我叫来。

刘山保介绍完情况,又交代了任务,最后反复强调,这是政治任务,是对我的考验,并责成刘书亭帮忙我解决工作场地等问题。

苍天有眼,就这样,我这个反革命子女,参加工作不到一个月,就以毛遂自荐的大胆举动,让钢厂领导知道了我,让自己有了展现能力的舞台。

“新进厂的铁中学生 别看是小孩 画画真棒”

我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画幅 2 米 ×1.5 米的毛主席正面像。钢厂财务科于科长也会画画,以他为主,我给他打下手,工作地点是临时借用的厂医务所的小会议室。

于科长,北京人,50 岁出头,白白净净,戴着一幅金丝边眼镜。我们俩见面后商定,先由我负责钉画框、打底子、起草稿等准备工作,铺颜色时再一起动手。

那个年代政治高于一切,更何况是要画伟人像,画框很快便做好了,医务所会议室也早被人打扫得干干净净,并配上了必要的桌椅板凳。

起完草开始画脸部颜色时,于科长便抽空过来了。因为双方都不知道彼此油画水平如何,我作为刚进厂的青年人肯定要尊重老同志,便让他先画。于科长不是科班出身,画画也仅仅是爱好,也没画过这么大尺幅的伟人像,便让我先画,他在一边做指导,画的不行他再改。于科长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就只能遵命就是。

连续两年的历练,这个时候作用显现出来。我用大色块先画脸部投影,接着画暗部的颜色,然后再按脸部骨骼肌肉区分不同颜色的色相和冷暖。我画时,于科长不露声色站在一旁,边看边点头。当他得知我曾画过伟人像,画过大尺幅的水粉宣传画时,诚恳地说:“小韩,从你画得这么熟练,我就感觉出来你水平不低。财务科事还很多,这幅画由你画我完全放心。我去跟刘主任说,这次画伟人像就以你为主了。”

果然,此后于科长就没有再来,画这幅伟人像的任务就将由我独立完成了。

说实话,画伟人正面像,色彩把握难度很高,我也没画过,何况又是这么大尺幅。我之所以敢画,一是日常画大尺幅水粉画较多,油画与水粉画在技法表现上虽有差别,但色彩关系一样;二是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我敢闯敢为的性格,既然已经承担了此重任,就必须硬着头皮画下去,而且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铺完伟人像暗部颜色后,我没有着急画亮部,而是静下心来,对照图片反复调整,找出不同部位的微妙变化,接下来便是刻画五官的具体细节。

我画画期间,刘山保主任来过几次,看我画得效果不错,不断赞扬。刘书亭虽然年长我几岁,但作为喜欢画画的年轻人,更是三天两头前来观摩我如何调颜色,如何运笔。医务所的医生护士以及旁边供销科的干部,借近水楼台的便利,三三两两频频光顾。

半个月后,这幅伟人像画完了,厂政治部主任雷官印亲自前来验收,对我的绘画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任务是为钢厂正准备兴建的礼堂画一幅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合影像,尺寸是 3 米 ×5 米。因为尺寸太大,医务所会议室容纳不了,只能搬到职工食堂的舞台上。

钢厂有职工近两千人,当时为邯郸市屈指可数的大企业。全厂就一个食堂,每天三顿饭,几千人出出进进,开饭时更是熙熙攘攘。因为人流最聚集,所以全厂职工大会,各种会议要事信息,都在这里发布。搭画画架子时,职工还不太关注,等到我开始画时,便成了全厂最大的新闻。

20 世纪 70 年代,老百姓对领袖的崇拜是由衷的,爱屋及乌,由此对能够画领袖像的人也自然高看一眼。我每天在画架上爬上爬下时,不少职工便会前来观看,特别是开饭时,就餐的员工更是或站或坐,或端着饭盒进行围观。厂宣传队的大部分成员是同我一样,是从市里三个学校一起分配来的中学生,这些俊男靓女,也会不时跑过来欣赏我的画技。

“新来的铁中学生韩玉臣不简单,”“还是个瘦瘦的小孩,竟能画伟人像,太了不起了!”上千人众口一词,一下子我在钢厂出了名。

战备施工  我独当一面负责宣传工作

完成几幅伟人像的绘制任务,我又回到原料车间继续当我的装卸工,不同的是我因有画画的特长,在钢厂已小有名气,车间领导对我高看一眼,同工段班组的工友更是对我崇敬有加。

第二年,钢厂里成立烧结车间,我被调了过去。烧结就是铁精粉通过加热成为块,再送到高炉里炼铁。烧结块比铁矿石含铁量高,同样的时间,消耗同样多的燃料,但铁的产量会大大增加。烧结工所干的活就是用麦秸、焦炭把炉子生着,然后往上加铁精粉,再加烟煤,最后形成一人高的烧结堆。16 个小时后再扒开,把结成块的铁精粉运往高炉。每天如此,周而复始,我们自己戏称为“堆坟头”。

烧结工的劳动强度比原料工小,但每天要“扒坟头”,火红的结块灼得脸生疼,踩在上面,烧得皮鞋冒烟。3 个人一组,每天堆了扒,扒了堆,每个人脸部都熏烤得又黑又红。 时光荏苒,12 月初,厂里组建战备施工连,到市里挖防空洞,以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的最高指示。施工连连长是刘山保,指导员是厂办主任邢金贵,抽调我去做宣传工作。

市防空洞规划在邯郸老城区,分配给五七钢厂的工程有 100 多米,工地在南关口北侧,施工连连部设在临街的居委会办公室。

我负责的宣传工作,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是办一个七八米长的宣传栏,定期公布施工进度,表扬施工中的好人好事,宣传国内外大好形势;对外是给市施工指挥部的广播站和报纸投稿,以为单位增光添彩。

一到工地,我就马上动手量尺寸,找材料,很快就在连部的旁边竖起了宣传栏。为了及时报道好人好事,我常常头戴安全帽,到施工现场进行采访,收集素材,有时还会和工人们一起刨土装车,垒墙砌砖。

宣传栏每半个月一期,在我的精心组织下,办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得到了施工指挥部的表扬。

《战地黄花》是五七钢厂上级机关机械局施工指挥部办的小报,其负责人年长我十几岁,为人谦和,一来二去我们成了朋友。在他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消息、通讯两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我投给市施工指挥部的稿子多被采纳。

刘山保连长对我有知遇之恩,视我为难得的人才,多有呵护。指导员邢金贵是个文化人,喜欢书法,每一期宣传栏上的内容,需要上送的稿件,他都会认真审改,有时还会耐心地给我讲写文章的技巧,讲如何遣词造句。

施工连的生活既紧张又充实,我白天忙着撰写稿子,布置宣传栏,一刻不停,晚上要么看书,要么给工友画像,偶尔也会凑在连长、指导员旁边,听他们讲社会新闻,讲厂里大事,讲人生经历。

几个月在宣传工作上的独当一面,让我在画画、写作等方面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组织协调的能力上有了难得的历练。在与市机关和机械局方方面面人员的交往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几个月同连长、指导员的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之后的几年,刘山保在工作上给予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邢金贵总是鼓励我在艺术上要下功夫,要有所作为。再后来,邢金贵调到市机械局和河北工程大学工作,我每次去看他,他都特别热情。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我对关心我的领导同事心怀感恩。

【韩玉臣艺术简介】

1954年生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全国人大代表。

幼蒙庭训,喜书法,好丹青。1968年因画伟人像初识油画,先后师从中央美院李桦、苏高礼、梁玉龙和著名画家张文新。

华斯皇家装饰博物馆,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法国巴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宫,热那亚公爵宫、比利时布鲁塞尔于克勒艺术中心、罗马波拿巴宫、俄罗斯列宾美院、乌克兰基辅国立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

荣获第12届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展最高荣誉“伟大的洛伦佐终身成就奖”,油画《牧羊女》荣获第152届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金奖,《朝拜路上》荣获第225届法国艺术家沙龙展铜奖。

多幅油画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等艺术机构和政要名人收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