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留下的女人第八组第2节

“红军尼”(第2节)

日子更加单调、孤寂,孤寂地重复。寒来暑往,不知不觉,6个月过去了,8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有时,走着路,或干着活,她会突然停住,心有所系,向山下那条蜿蜒的山道张望。

有时,路上有个黑点,她会看着那黑点变成人一直走进寺院。有时,路上有个黑点,她会看着那黑点变成苍鹰插入蓝天……

约期已过,团长没有来接她,红军也杳无音讯。

图片[1]-红军留下的女人第八组第2节-华闻时空

19岁、20岁、21岁,她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难道就这么等待下去?她越来越频繁地朝山下张望,望着望着,泪流满面。

“红军是讲诚信的。”现在,接触了佛经,她已经明白“诚信”是什么意思:就是坚忍、付出。自己是红军,要讲诚信,那就要坚忍、付出!

慧远医道高超的一个秘诀:采草药必须掐准季节,季节准了,草就是药,季节不准,药也是草。只要她愿意学,他就把自己的全部本事教给她。

有一天,他正给她讲一种草药,忽见她手拈药草,眼蕴泪水,心不在焉地望着山下。阿弥陀佛,教医术还需医心病,慧远停止讲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过去,他严禁她沾染佛事,为了拯救这个伶俐的女弟子,他决心破戒。

“这两本经书,你读一读。”当晚,慧远给她下了一剂心药,那是《金刚经》和《心经》。他说:“出道场人手不够,你也可以凑个角。”

从此,庙里有佛事,她就凑个角色,闲下来,就读读经书。她是有文化的人,口诵心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读着读着,就读进心里,目光一寸一寸从山下那条小道收了回来,变得不烦不躁,心定气闲。

慧远法师为她取法号曰:弘菁。当地,弘菁与红军二字谐音。于是,知情不知情的居士、香客都喊她:红军,或喊她红军法师、红军尼。释弘菁成了慧远法师双重的徒弟,剃度后,着无领尼服,愈显得白嫩红艳,美丽绝伦。

从此,高高的青樟寺佛事陡增,香火大旺。

一日一日,早诵晚课,唱经唱得如歌如曲,如梦如幻,韵味深长。听她唱经,人们觉得迷迷惘惘,生命似风中飞雪,水底幻莲。

心无旁鹜,一意向佛,久而久之,20多岁的释弘菁,似60岁般心如止水。

流年不漏痕迹,青灯黄卷中万物更替。慧远法师90岁圆寂。弥留之际,他一反常态要释弘菁下山还俗。释弘菁既然姓释,只听信释伽牟尼。她想起了“诚信”一词,摇摇头:“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我答应过团长,没人来接,不能下山。”

数年后,世间兴破除迷信之风,善男信女断绝。

粮草不继,无药疗饥,弘菁法师遂练“辟谷”功。一日,顿悟大限到来,沐浴焚香,着红军装,戴八角帽,口占一偈:“生是红军,死也红军,来日转世,法号红军。”言毕,百脉俱息,坐化于青樟庵。越日,人们将其草草葬于青樟庵后,墓碑上刻着“红军尼”。“文革”期间,墓碑被铲除军字,模糊余得“红尼”二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