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

文/昔月(德国)

欧洲的领土面积,仅比中国大56平方公里,当然也分东西南北中了。

在东欧有个著名的巴尔干半岛,不但是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还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特别是发生在上世纪末的那场

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轰炸,更让我们记忆犹新。虽然科索沃早就独立了,但一些国家一直都没有承认,包括中国。

酷爱旅游的我,终于有机会和老公随德国旅游团到东欧的巴尔干半岛旅游了。选中的四个国家分别是——北马其顿(Nord mazedonien)、科索沃(Kosovo)、黑山(Montenegro)和阿尔巴尼亚(Albanien)。下图就是我们的旅行路线。

图片[1]-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一周内坐大巴游览四个国家,可见彼此为邻的国家都不大,其面积总和还不到8万平方公里,还没有我们整个重庆市的面积大呢。这种走马观花似的旅游,只能看个表象,但也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

3月16日中午,我们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出发,飞到了北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Skopje)。过海关时等了好长时间,到宾馆时已是傍晚。

导游的一席话,让我和另一位刚刚认识的李女士忧心忡忡。他的意思是,明天一早就去科索沃,边境检查很严,有一些国家的护照不许进入,其中就包括中国护照。而我俩拿的恰恰就是中国护照!

不会吧?来时我们都提前做好了咨询,说是持有中国护照,但有德国永居证的可以免签进入一些国家,欧洲就包括了这四个国家。刚才在北马其顿机场时,海关也没有为难我们啊,难道进入科索沃会出麻烦?

在下榻的酒店用晚餐时,我发现好几张桌前聚集着和我们一样面孔的人,上前询问才知道他们是马来西亚的华人,去科索沃没有护照问题。

我把网上查到的信息,即持有中国护照和德国永居证的可以免签进入这几个国家的资料用手机软件译成了德文,特意让导游看。那个导游却半信半疑,搞得我和李女士心烦意乱,就怕明天到了边防检查站被人家甩了,整个行程就报废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坐大巴出发了。前后一样的大巴共四辆,每辆不到50人,也就是说有近200人同程向着科索沃行驶。不到一小时就到了边境。

能否进入科索沃,就看边检的结果了。等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的大巴才被放行。这说明,中国护照加上德国永居证没问题,其它两个国家也不必担心了。

  1. 科索沃(Kosovo)

一进入科索沃,老天就开始下雨,玻璃窗上的“泪珠”一条条地往下淌。我不由地想起来前些天在一家理疗中心见到的那个科索沃女人。那女人大约四十岁,知道我和老公下周将去东欧四国旅行,其中包括她的家乡科索沃,就开始讲述她家的悲惨故事。她告诉我们,她的祖父母和父母以及哥哥姐姐都在那场武装冲突中遇难了,就剩下她一人,以难民身份来到德国,并在德国有了家还找到了工作。

想着想着,一个著名的景点就到了,那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格拉卡尼卡修道院(Gracanica Monastery)。这是一座很漂亮的中世纪建筑,离该国首都普里什蒂那(Pristina)约5公里,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内部所有墙面均是栩栩如生的壁画,但不许拍照。庆幸的是,它没有被当年的炮火摧毁。

图片[2]-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中午,我们来到了普里滋伦(Prizren),科索沃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这是个多元文化小城,不仅有清真寺,还有犹太教、东正教和天主教教堂,一座超过500岁的石桥是该城的地标。据资料记载,北约在科索沃战争时对该城附近的军队和保安部队进行了有限空袭,并没有造成全面的破坏。

图片[3]-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之后,我们来到了另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列维什(Ljeveski)圣母教堂。这也是中世纪古迹,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塞尔维亚艺术中最古老的圆顶教堂。由于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的尖锐矛盾,该城在战后只剩下极少数的塞族人了。

图片[4]-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当大巴在拥挤的商业大街行驶时,两边的婚纱店一个接着一个,有几十家。我好生奇怪,这里比其他欧洲国家穷很多,人口还不到180万,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婚纱店呢?

下午3点,我们到达了阿尔巴尼亚边境,又是一番检查才放行。大巴车在山区行驶了好长时间,才到达阿国西北部的斯库台(Shkodra)城,入住在花园度假村酒店(Gardenland Hotel)。

18日,吃过早餐后,直奔黑山共和国。我们沿着巴尔干半岛上最大的湖泊——斯库台湖左岸行驶,穿过国家公园。两边的风光非常迷人,一边是湛蓝的湖水,一边是峰顶上有着白雪皑皑的高山——阿尔巴尼亚阿尔卑斯山脉。

二、黑山(Montenegro)

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黑山边境,当然还得经过安检才能通过。

接下来还是行驶在山路上,两边全是黑乎乎和光秃秃的山脉,很少有绿植,怪不得叫黑山呢,确实黑得可以。

图片[5]-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临近中午,我们看到了左侧的大海,那就是亚德里亚海(Adriatische Meer),属于地中海北侧的狭长海域。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海面闪着亮晶晶的斑点。

大巴开始绕着盘山道下行,离海岸线越来越近了,然后进入一个美丽的海湾。这时导游告诉我们,由于今日风力很大,出于安全考虑,原定的海上游不得不取消。

我们穿过了这个名叫布德瓦(Budva)的小城,直奔下个不太远的海岸城——科托尔(Kotor)——著名的黑山旅游胜地。

虽然当天风大,但蓝天白云把科托尔衬托得特别惊艳。我们先到老城游逛,这里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

图片[6]-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进入大门,可以看到古老的钟楼、市政厅、中世纪教堂等等,狭窄的巷子里人头攒动,游人很多。最为养眼的是登上城墙俯瞰,红色的房屋错落有致,海边停着巨大的邮轮和密集的船艇;举目向上,竟然还有“长城”呢,只不过到达山顶就看不见了。

图片[7]-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图片[8]-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最令我惊诧的是附近下一个景点——黑山港!

我见过欧洲好多个港口,但从没有见到这么豪华的,港口里停泊着很多私人超级游艇,上百艘也不止。

棕榈树下的人们在喝茶饮酒,右侧好多豪华建筑和高档商店,走到尽头还看到两艘潜水艇。这可真是富人的避风港和消费天堂啊。

图片[9]-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傍晚我们又返回到布德瓦,入住在Montengrina酒店,离海边很近。

19号上午,我们先来到海边,拜访一位“芭蕾舞演员”。只见她站在礁石上,面对大海,展示出一个绝美的舞蹈造型。

图片[10]-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然后,在导游的带领下走入城门,参观这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老城区。那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老教堂,似乎在为这片海域保驾护航。

图片[11]-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从老城一出来就看到城墙下有多家饭店,竟然有两家中国饭店,一家名叫上海,一家名叫香港。可惜没到饭点不开门,我们没有机会在这里吃上一顿中国餐。

不过,在港口周围转了一圈感觉挺惬意。这里也是个天然良港,没有几艘私人游艇,但私家汽艇和捕鱼船倒不少。

图片[12]-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中午,我们被大巴送到一家珠宝店,老板口若悬河地介绍着他们的产品,还播放了一段坦桑尼亚人开采钻石的视频。老板对我们说,买这里的产品就是帮助那些贫穷的坦桑尼亚人,也许是借口吧。那些店员都穿着黑西服,一只手戴着黑手套,莫非黑手党?

这还没完,大巴又把我们带到了一家皮衣店,先看他们的时装表演,然后把我们领到了二楼,展示在眼前的是各种各样的皮衣。我吃素,是动物保护者,经得起他们的忽悠,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不会买。

欧洲的正规旅行团,没有强买强卖的现象,这也是我们旅游合同里的必到之处。本次的旅游项目不贵,机票还免费,人家安排几个购物活动也正常。

回程的路上,大巴在海岸边停下,让我们下车遥望海面上的一座小岛——圣斯特凡(Sveti Stefan)岛。

这个迷你小岛仅0.015平方公里,有四百多人居住。小岛和陆地仅有一条堤道连着,远远望去,一片红房子好似漂浮在海上,煞是好看,可惜不让进。由于迎着太阳拍照效果很差,这里借用一张网络图。

图片[13]-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然后,我们坐大巴来到了黑山的乌尔齐尼(Ulcinj)小镇。所住的宾馆后面就是大海,海滩很美,只是这个季节还不能游泳。

图片[14]-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三、阿尔巴尼亚(Albania

20号8点出发,一个多小时就返回到阿国的斯库台,也就是我们17号晚上过夜的城市。大巴把我们送到了市中心的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an)门前。

图片[15]-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看完教堂,我们来到了市中心的大街上,朝着埃布贝克尔清真寺(Ebu Bekr)方向走去,那是阿国最大的清真寺,游人必经的打卡之地。

图片[16]-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在附近,我们还看到了特蕾莎修女的雕像,她是一位出生在北马其顿,后来到多国做慈善事业的伟大女人,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16年9月4日被天主教会封圣,次日离世。

图片[17]-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下午,我们来到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Tirana)。

一到阿尔巴尼亚,就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尤其到了首都地拉那,仿佛听到了“北京——地拉那,地拉那——北京”久远的呼唤声。这个被称为“山鹰”的国家,曾经是我国最友好的国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1958至1978年间,我国对阿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经济援助,之后的关系因多种原因就彻底破裂了。现在想起来,该国就像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国家还很落后。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广场(Skanderbeg Square)很大,但周围没几个像样的建筑,摩天轮倒不小。入口处还有个古老却很小的埃塞姆贝清真寺(Ethem Bey),许多阿尔巴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

图片[18]-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不远处有个金字塔建筑,觉得挺漂亮。曾经是博物馆,后改为国际会议中心,科索沃战争时被用作北约基地,现为青年IT中心。

图片[19]-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四、北马其顿

在我的记忆中,欧洲是有个叫马其顿的国家,后来为啥在前面加了一个“北”字?上网查阅才知道,该国1991年独立后,跟历史上希腊认定的马其顿有地理上的区别,2018年经国会投票更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21日,我们再次穿过阿国边界进入了北马其顿,来到了西南部的奥赫里德(Ohrid)城,这里还有个与该市同名的湖——奥赫里德湖,两者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世界遗产,也被人们称为“巴尔干半岛的耶路撒冷”,因为该城的古教堂有365座,每天可以去一个。

我们最先到达的是圣瑙姆修道院(Sveti-Naum),它就坐落在海边,背靠着雪山,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柔软的沙滩,清清的河流,石头垒成的教堂和院墙,还有好几只漂亮的孔雀在与游人互动。

图片[20]-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图片[21]-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从修道院出来,很快就到了一个非常简陋的小码头,等大船接我们去老城。一个多小时的乘风破浪,让我们领略了奥赫里德湖的晶莹透亮的水波和两侧仿佛慢慢游走的山脉,据说这是欧洲最深最古老的湖。靠近老城时,美景如画,令人陶醉。

图片[22]-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图片[23]-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接下来在老城里游逛,狭窄的石子路上时不时地有车通过。有个纸张博物馆,竟然还在用古老的造纸术造纸,好多画作展现在粗糙的纸面上,很有特色。还有一个珍珠博物馆。那下窄上宽的民房,跟德国当年造的房屋一样,也是少交地皮税的“杰作”。

返回海边,看到一片祭奠物和半降的国旗,忽然想起该国在16日,也就是我们到达的那天,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夜店大火事件,造成至少59人死亡,155多人受伤住院。全国各地都在降旗哀悼,这里也不例外。

图片[24]-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我们行程的最后一天是22日,前往北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Skopje)。刚出发不久,导游就把我们带到了荒郊野外的一家毛毯厂。女老板的德语很溜,说得头头是道,几名员工卖力地铺着大小不一、花纹各异的地毯。漂亮是漂亮,但在这个经济很不景气的环境下,谁买呀?我连听都懒得听,第一个冲出了门外等待。

中午,我们终于来到了斯科普里,没想到这里比阿国的地拉那好看多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外观奇特、里面富丽堂皇的奥赫里德的圣克莱蒙特( St. Clement of Ohrid)教堂,也是该国最大的东正教教堂。

图片[25]-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该城像样的建筑物也很多,雕像更多,尤其市中心石桥一带。导游说,好多纪念碑和雕像都是近些年新建的,市民怨言很多。不知道如此般提升该城形象,是不是旅游收入能抵消建造成本、给市民带来福利呢?

图片[26]-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图片[27]-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这里不愧为雕像之城,马的雕像也不少,其中亚历山大大帝的骑马雕像最高也最大,他原是古希腊马其顿国的国王,也是历史上被公认的最伟大的将军之一。

图片[28]-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当我看到池子里的半马雕像时,忽地联想到历史上非常出名的马其顿阵型。该阵法肯定不如我们诸葛亮发明的八卦阵,要不然怎么最后败给了罗马兵团呢。这雕像就好像深陷泥潭的马把骑兵甩了出去,苦苦地在泥潭中嘶鸣哀嚎呢。

图片[29]-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最后一站就是登上古城堡,俯视整个首都。别说,还真令人兴奋啊。

图片[30]-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图片[31]-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23日一早,我们就来到了简陋的机场,与该城告别了,当然也是与东欧四国告别了。

图片[32]-东欧巴尔干半岛四国游-华闻时空

二、一点儿感悟

东欧一行,虽然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但也感慨不少。这四个国家除了罗马尼亚,有三个隶属于前南斯拉夫,这种分崩离析说明了国际局势的千变万化,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前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都曾是社会主义国家,却禁不住各种考验,败下阵来,现在都沦为欧洲的贫困国。不管怎么说,这里已经停战了安全了,好日子会慢慢来的。

但东欧的两个大国还在往死里掐,不知道最终会鹿死谁手。期待战争早日结束,世界处处呈现和平的曙光!如果不是这样,那欧洲也就不“欧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