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刊》2025年第3期出版

《中文学刊》是一本国际综合性人文学术期刊,具有国家级刊物属性,由澳华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和澳华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办,国际华文出版社与人文博雅文化教育公司协办。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文学术交流。其前身为1991年创刊的《满江红》杂志,最初在澳大利亚悉尼发行。现已覆盖全球,内容涵盖广泛学科领域。

2025年第3期在6月底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人物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凌鼎年。凌鼎年也是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苏州健雄学院娄东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这期的“学刊特稿”刊登了《文学的创造力、时代价值及文化创意产业趋势——凌鼎年答西交利物浦大学硕士研究生刘伊如22问》,涉及到凌鼎年的家庭背景、求学过程、去煤矿摔打人生、文学创作、文学追求等等内容。

整期刊物栏目丰富,名家众多,内容扎实,精彩纷呈,值得一读,值得保存。

图片[1]-《中文学刊》2025年第3期出版-华闻时空
图片[2]-《中文学刊》2025年第3期出版-华闻时空

目录

学刊特稿:

文学的创造力、时代价值及文化创意产业趋势——答西交利物浦大学硕士研究生刘伊如22问 凌鼎年

重建人类精神感受系统的社会价值论沉思 庞井君

当代诗歌的新体与旧体:从互见、互鉴、互补到互建 邹建军

当代批评家:

“周明全专辑”主持人语 谭五昌

上官鲁氏的圣母养成记 周明全

知行合一——周明全的文学批评观 李濛濛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做得远远不够”——周明全访谈录

周明全 张捷铭

周明全其人其文印象 胡秉俊

周明全简介暨主要著述和论文目录

华文文学:

洛夫:百年新诗史上的大诗人——《洛夫评传》引言 庄晓明

独木生成林——海外新移民文学开拓者陈瑞琳访谈录

[美国]陈瑞琳、王祖友

论澳华作家学者欧阳昱的先锋探索意识 [澳洲]何与怀

论袁劲梅小说中的时间书写 孔令迪

看见看不见的东西——华裔诗人姚强访谈

蔡志全 译、林作帅 校

访谈对话:

流放天堂:局外人与知情者——当代美国诗人帕特·诺兰访谈录

马永波

诗歌评论:

当代诗人·包容冰评介专辑

诗歌创新的誓辞 呼岩鸾

佛理禅思的诗化呈现——也说包容冰和他的诗歌 [澳洲]庄伟杰

佛味——《佛陀在诗味里微笑》之一 陈明火

靠近诗人搏动的心灵——读《包容冰诗歌名句赏味》 吴投文

写诗与学佛——我的诗歌创作谈 包容冰

[附]包容冰自选诗20首
音乐唤醒我们重返自由——品评黄礼孩诗剧《成连与伯牙》温志峰

宁静而孤独的精神旅行——谈吴投文诗歌创作 幽林石子

从地理故乡到心灵故乡的思想变迁——读付士山诗集《巨大的故乡》有感 张春喜

文艺论谭:

教化与美刺:《诗人主客图》的审美趋向考察之一 赵目珍

新世纪小说中的气候性书写与伦理困境 孙凡迪

虚实边界的消解——论哲贵短篇小说《仙境》的创作艺术

卓袁璐、肖庆国

现实映射下的社会批判与艺术创新实践——以真人秀《十天之后回到现实》为例 马静慧、武斌

以赋入诗:唐代御制都城诗对汉代京都赋的互文性回应

马路路、张峻豪

艺术鉴赏:
在双向突围中开辟艺术新径——徐里的艺术成就、独特价值及其国际影响 [澳洲]庄伟杰

比较视域:
俗语的价值与诗人的使命——但丁的俗语观念与二十世纪中国白话新诗 康镇

圆桌茶座:

李成恩《睡眠山水》专题评论

呼唤灵性山水——李成恩诗集《睡眠山水》读札 陈丙杰

智性叙事诗:话语空间转向的新视角——分析李成恩诗歌智性叙事模式的思辨审美性 陈亚平

“孤山营”“玫瑰面孔”与山水精神的“生还”——李成恩《睡眠山水》的审美经验转化及其诗学向度 张高峰

母性的釉色与日常的裂痕——李成恩诗歌的抒情方式与美学赋格

周俊锋、苏烨

翛然诗表 与古为徒——读李成恩诗集《睡眠山水》 王西平

文史纵横:

同根·同源·同俗——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历史考察 苏文田

南宋宁波《耕织图》的农耕体悟及其传播 王海冬

传播交流:

溯源与反思:融合新闻文化的弥合之道——兼论亨利·詹金斯“黑匣子谬论” 付松聚

网络直播品牌“价值共创”关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薇

语言文化:
从胆经功能机制看“挠头”语义衍变的文化投射 李雪莲

翻译天地:

探索推理大模型驱动下的翻译实践创新 廖婧雯、杨悦

书海撷英
一个诗人直面山河的七种姿态——牧风散文诗集《大地跫音》解读

潘志远

人文随笔:

宁可居无竹,不可读无书 [澳洲]心水

梦生笔谈 [加拿大]瘦灯

枊忠秧纪念专辑:

我与诗人柳忠秧的深挚交情 余三定

世间再无楚狂柳——忆诗人柳忠秧 北塔

世无孤品 芳华绝代——《柳忠秧诗文全集》序 柳恩铭

国有楚狂柳忠秧——诗人柳忠秧的现代诗歌文化意义 屈金星

五月花红柳忠秧 王长征

编后手记 编者

图文并茂:

封页,人物风采:凌鼎年

封二,本期部分作者佳影

封三,书画之星: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徐里

图片[3]-《中文学刊》2025年第3期出版-华闻时空

《中文学刊》学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谢 冕/北京大学(中国)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中国)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国)

乐黛云/北京大学(中国)

杨匡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国)

吴秀明/浙江大学(中国)

王德威/哈佛大学(美国)

陈顺妍/悉尼大学(澳洲)

帕特里克•墨菲/中佛罗里达大学(美国)

《中文学刊》编委(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艾斯/奥克兰理工大学(新西兰)

白杨/暨南大学(中国)

庞井君/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

陈慧/麦考瑞大学(澳大利亚)

陈瑞琳/国际新移民笔会(美国)

陈旭光/北京大学(中国)

陈小平/四川师范大学(中国)

杜若鸿/香港大学(中国香港)

方群/台北教育大学(中国台湾)

方忠/江苏师范大学(中国)

傅光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国)

高秀芹/北京大学(中国)

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中国)

龚刚/澳门大学(中国澳门)

韩春燕/辽宁大学(中国)

何与怀/《澳洲新报》社(澳洲)

胡少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

黄德志/江苏师范大学(中国)

黄晓娟/广西民族大学(中国)

江岚/圣·彼得大学(美国)

梁丽芳/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

刘家思/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

刘群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

刘毅青/温州大学(中国)

陆 地/北京大学(中国)

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中国)

卢炜/浙江传媒学院(中国)

罗庆春/西南民族大学(中国)

吕周聚/青岛大学(中国)

马永波/南京理工大学(中国)

南志刚/宁波大学(中国)

倪立秋/国家笔译与口译服务部(澳洲)

宋炳辉/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

孙基林/山东大学(中国)

舒凌鸿/云南大学(中国)

谭五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

王柏华/复旦大学(中国)

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

萧虹/悉尼大学(澳大利亚)

徐芳/《解放日报》社(中国)

徐勇/厦门大学(中国)

杨四平/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

姚泉名/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中国)

殷国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

于慈江/中国海洋大学(中国)

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中国)

张凤/哈佛大学(美国)

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张晓玥/浙江工业大学(中国)

张志忠/山东大学(中国)

赵庆庆/南京大学(中国)

赵小琪/武汉大学(中国)

赵目珍/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中国)

郑坚/东莞理工学院(中国)

郑炜明/香港大学(中国香港)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中国)

周保欣/浙江财经大学(中国)

周明全/云南出版集团(中国)

周燕芬/西北大学(中国)

朱崇科/中山大学(中国)

朱文斌/浙江传媒学院(中国)

庄舍/闽南师范大学(中国)

庄森/贵州民族大学(中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