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栋古宅引起的百年世纪话题
一个家族折射出几个世纪风云
一座城市反映出千年民族缩影
龚家古宅(7)
内容提要:合肥明清老街拱辰街曾以其历史价值及后来的热闹市井气息让人们津津乐道,使老合肥人对这里的文化保护亦十分关心,特别是拱辰街中间一栋联排古宅面临的处境,引起各类人士包括当地媒体密切关注。保护文物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鲜为人知的是拱辰街所在的“合肥四湾”还是历史上合肥贵族扎堆之处藏龙卧虎之地。
二十年前几个美国人前来寻找儿时的记忆,却引出了拱辰街龚家古宅及合肥四大家族的故事。
![图片[1]-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1-1.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三十年代合肥的孩子们在街头玩耍
1983年10月,拱辰街来了一群美国人。他们是民国晚期工作在合肥基督医院的美国人后代。其中领头的“撒令”就是当年合肥基督医院的院长柯普仁先生的儿子。撒令和他的妹妹“玲达”自小就随着他们的父母在合肥生活了差不多有五年时光。撒令不仅会讲合肥土话,还会唱合肥小调,他们访问合肥的场景曾被安徽电视台拍成《我是合肥小孩子》记录片获得全国电视纪录片一等奖。他儿时合肥小伙伴,安徽日报社离休干部项有彬老先生还为此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做了一场专题访谈节目。传颂了两个跨时代的发小到晩年的真挚友谊,呈现了中美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图片[2]-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2-3.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 图片2,美国小孩撒令(中)和合肥的发小们合影,左一为项有彬
40多年后撒令和玲达带着他们的家人应邀访问合肥,按照撒令的话讲就是“寻根来了”。他们指定要求项有彬带他们去拱辰街看看,重温他们少儿时在那里玩耍的记忆和时光。陪同的还有项有彬先生的爱人董善涵女士。
![图片[3]-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3-2.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项有彬(左二)与董善涵(右二)二十年前在火车站迎接他们少儿时生活在合肥的美国朋友。笔者(右一)
项有彬先生还有一个身份,即当年合肥基督医院的华人医生,后来安徽省立人民医院创院院长龚维蓉女士的儿子,而董善涵女土则是当年拱辰街名声显赫的富商董季平的千金小姐。龚、董、项三家联姻的传说,揭开了拱辰街神秘又传奇的一角。
![图片[4]-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4-4.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美国人撒令(左一)后来带着他的儿子侄儿多次到合肥访问。项光(右一)参与接待。
传说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浩浩荡荡洋洋洒洒跌宕起伏经历了一个世纪。无论如何都应该写进拱辰街的历史,特别是那个隐藏在老街深处如今还在的一栋古宅。
![图片[5]-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5-2.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老合肥的拱辰门
项有彬夫妇领着一行人兴致勃勃拿着烧饼啃着油条往拱振街深处走去。来到拱辰街中部,门牌79号一栋灰白色建筑物前,项有彬先生指着一个大宅门说,这户古宅就是我儿时经常来玩和拜访的地方。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了。现在虽“屋”是人非,但在我的记忆中却不可磨灭,这栋古宅主人龚维雲是我太太的继母,也是我母亲龚维蓉的亲妺妹,这同时也是我初恋的发源地哈。
![图片[6]-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6-2.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图片说明)老宅大门 摄影:杨羽
项有彬记者出身,说话幽默诙谐引起众人哈哈大笑。站在旁边的董善涵女土䃼充说到:我就是出生和长大在这个大院里。当年我家还在大宅门口的两边门面房开了一间当铺及其他商铺。我印象中拱辰大街门店林立,人来人往,家家生意,十分红火,由于家境优越,父母亲还在合肥乡下买了十几亩地……。当时在场陪同兼翻译的项有彬小儿子项光先生后来向笔者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图片[7]-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7-1.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家古宅 摄影:杨羽
显示在众人面前的这栋古宅,门庭下大块青石板道依然厚重庄严,两边的实木门柱坚实稳固,门口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被磨擦的黑亮石鼓高至腰间威武霸气。木质的门柱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园型枕石基垫,门的两侧为青砖墙,砖缝之间用白灰勾抹,由于岁月苍桑风尘浸婬,墙面己满目斑驳呈黑灰色。门框外侧,有两堵高墙,墙上也是细密的青砖,顶部则是平坦的小瓦屋檐,并呈阶梯式由窄变宽。
安徽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博士说:“这是民国初年江淮大户人家典型的建筑风格,同时兼收徽派民居的一些白墙青砖特色”。而屋顶的梁柱均为木制。上面还有不少纹饰或木雕。
![图片[8]-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8-2.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龚家古宅 摄影:杨羽
史料介绍: 清代末年,明代万历年间合肥人“武探花”董金凤的后人董季平、龚维云夫妇建筑了这处宅院。
宅院共九进,各类房屋29间,有15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坐西朝东,从北门街一直向西延伸至后街小巷。解放后城市改造,周围区域先后拆除了一部分,盖起了几栋红砖住宅楼房。当年的规模和气势完全可以与不远处清未名人李鸿章故居相媲美。
![图片[9]-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9-1.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李鸿章故居 图片来自网络
项有彬先生领着一行人走进古宅,眼前景像已经突显暮气,院子里加盖了不少简陋房屋,使得本来偌大的院子变得格外狭小,仅剩三进的老屋屋顶依然青瓦重叠,只有一口老井依然如故的还原当年主人家生活的气息……
![图片[10]-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10-1.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院中老井上面盖着一块铁板和大石头 摄影:杨羽
一行人退出大宅,项有彬先生指着指着不远处接着说:龚家古宅的隔壁不远就是我舅舅龚维岳的家。我的外公龚积义及他的几房太太,和孩子们住在一起也在这条街上。这些都是合肥龚家的祖上遗产。我和我的哥哥项有森随母亲龚维蓉也曾在这里避过最艰难的一段日子。
![图片[11]-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11.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老宅屋顶 摄影:杨羽
龚积义曾任民国33军参谋长,共有两房太太五个子女。出自合肥名门龚氏家族,他们的父辈祖辈多为清民时期的达官贵人。当年龚家先祖在拱辰街上建造了更加气派的“龚大房”在老合肥名声显赫。可惜这些历史遗迹早己烟没在社会大变革的硝烟之中了。(龚维蓉、龚维芸、龚维岳以及项有彬、董善涵、董季平之间关系的来龙去脉,笔者将在下面的连载中一一道来)
![图片[12]-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12.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合肥晚报对董家老宅的报道
今天,当项有彬夫妇俩人陪同来自异国儿时的同伴故地重游,面对这些历史上曾经恢宏的豪门大院及沸沸扬扬的陈年往事,再次面对合肥现代仅存的如此残垣断壁的”龚家古宅”的落败景像,令其回望历史感概万千,不胜唏嘘。
![图片[13]-龚家古宅丨古宅沧海难为水——远去的乡愁和一帘幽梦-华闻时空](https://hwsk.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5/03/图片13.jp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90/format,webp)
老街与老宅 摄影:杨羽
站在一旁的美国人撒令走到一个卖卤鸡蛋老婆婆摊位前,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紫蛋、子蛋”(鸡蛋的合肥土音)……(未完待续)
作者注:文中所指董家大院其女主人姓龚,为配合文中故事,该古宅又称龚家古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