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 华龙出世
24-1
白天。
山海县台商投资区工地,几十幢新厂房拔地而起,雄伟壮观。
工人们在脚手架上认真安装,电焊工在手焊铁架,火花在阳光下飞溅闪光。
李明华和几个工作人员,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在各地巡查。
厂区外,王家雄开着智能汽车在厂区门前停下。
勇闯从传达室出来,见是王家雄,敬个礼,按遥控键打开厂区大门。
王家雄小车开进厂区大门。
24-2
白天。
厂区简陋的办公室。鄢萍正坐在电脑前查询着什么。
王家雄敲门进来,鄢萍起身迎接,让王家雄在木质沙发椅上坐下。
鄢萍泡茶。
王家雄:“不用泡了,我刚喝过。明华呢?”
鄢萍:“上工地,他是一分错处都不让放过!”
王家雄:“搞技术就得这样。华鑫机器人多亏了你们两个。”
鄢萍:“我们把华鑫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把华鑫当做自己的家。”
王家雄:“老爷子想让你暂时离开这个家一段时间。”
鄢萍给王家雄沏茶。李明华汗尘仆仆地敲门进来。
李明华:“哈,书记大人,什么时候驾到?”
王家雄:“长官,刚到,还没喝上,你就来了。是不是老婆的茶不让外人单喝?”
李明华坐下喝茶:“是有那么一点,什么事,这么急着赶过来。”
王家雄:“老爷子想让鄢萍到即将成立的华龙公司总部工作,帮助掌控今后华龙的投资方向。”
李明华看着鄢萍。鄢萍沉默。
李明华问王家雄:“鄢萍的意见呢?”
王家雄:“刚开口,还没说你就来了,正好,一起听。我和老爷子一致认为王家之光嫩了点。他是理工男,适合做技术,就让他去做航天登月梦。尤伟是成熟的资本运作者,王家之光跟他合作,会占不了主动地位,只能是磨道上的驴——听呵了。所以想让鄢萍出马,到华龙合作公司总部工作……”
李明华:“书记,你们这儿有句土话,叫做‘甲字不出头’,‘甲’你们土话就是合作,合作没出头之时。我们俩昨晚为这事谈到后半夜……”
鄢萍:“华鑫和东方巨龙技术方向不一样,合作起来怕很难。我们搞人工智能,尤伟搞商业航天,方向不一样,使劲也不一样。之光急切之下找合作者是可以理解的,但具体经办人以后怕有分歧,让我去华龙总部,我难以遵命!”
王家雄:“哎呀,我真没细想过。”
李明华:“你们大陆的基层行政领导者,往往决策时凭自己头脑发热程度。发热程度高就上项目,发热程度低就不上项目。”
王家雄:“有那么一点……那上你们这个机器人项目,我脑子发热了吗?”
李明华:“岂止发热,而且发烧,这个项目上得对!”
鄢萍(笑):“我刚才还在为这个项目叫什么在网上查,想找个好听的工厂名,一炮打响。”
王家雄:“找到了吗?叫什么?”
鄢萍:“我自己初步满意的,叫‘中国仿生人制造工厂’。”
王家雄:“‘中国仿生人制造工厂’,这个名字好!”
鄢萍:“我们要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服务型机器人,服务于各行各业。”
王家雄:“能不能服务于商业航天?”
李明华:“当然可以。”
王家雄:“那不是两家可以统一?”
鄢萍:“商业航天只是我们用户之一。商业航天研究的是火箭运载和飞船的上天和返回,我们研究的是人工智能,方向不一样……所以,你说老爷子让我去帮助掌控今后的华龙,我是勉为其难的。”
李明华:“我们昨晚也谈了这个话题,为今后华龙的投资分配感到两难。要干,东方巨龙的融资搞商业航天,华鑫上市的资金搞人工智能。”
王家雄:“那不是同床异梦了……”
鄢萍:“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AI将会彻底拉开国家之间的距离。我们华鑫正处于上位优势,不能分心去干别的。”
王家雄:“那商业航天?”
鄢萍:“它是实用研发,我们是基础科研。同样的料,做不同的菜,你看怎么统一?!”
王家雄:“那我们要怎样对之光讲?”
24-3
白天。
商业航天俱乐部火场的废墟上。
巨型的推土机在推土,钩机在勾吊钢筋水泥柱。工人们在热火朝天的清理。
设计人员拿着图纸,对尤伟、王家之光对着工地指指点点地讲解着。
图纸上呈现:一幢崭新的设计超前的商业航天俱乐部图型。
王家之光沉醉在美好的憧憬想象中……
24-4
白天。
王华堂花园洋房客厅。
王华堂与王家雄通电话。
王华堂:“……什么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王家雄(声音):“简单的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智能制造。我们华鑫正在上位,搞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鄢萍和李明华认为,华鑫不能分心去搞商业航天。”
王华堂:“那怎么对之光说呢?我是答应过他全力支持他的梦想。”
王家雄(声音):“能不能请高老师动员他?”
王华堂:“高老师跟他是一鼻孔出气。”
王家雄(声音):“这可是两难的决策。”
王华堂:“你当个县委书记都没办法?”
王家雄:“县里没这样复杂的大事……”
王华堂:“我问问老爷子们,他们科技不懂,社会关系学懂……”
王家雄(声音):“嗯,我建议你们开会时请刘礼平委员参加,他对你情况最了解。”
王华堂:“对!”
24-5
白天。
王华堂花园洋房客厅。
方师傅、黄江龙、陆根宝、朱银娣、周孔廉、浦新陆续走进客厅。众人分别在沙发上坐下。
廖莉泡茶迎候。
浦新帮廖莉忙,端水倒茶。
刘礼平进来,大家起座欢迎。刘礼平兴奋地坐下。
廖莉把第一杯茶端给刘礼平,刘礼平致谢。
周孔廉:“你看,廖莉也懂得巴结领导了,第一杯茶给了刘委员。”
众人笑。
浦新:“那我第二杯给你,非领导比领导更难伺候。”
周孔廉:“还没结婚就演双簧!”
朱银娣:“你怎么知道没结婚?说不定人家学家雄、之光呢?”
周孔廉:“先斩后奏!”
众人又笑,气氛热烈。
廖莉给众人一一斟茶。
王华堂:“今天请大家来通通信息,看看怎么办?鄢萍反对与东方巨龙合作。说我们的机器人制造是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正上位不能分心。她不愿意去合作的华龙集团当领导,如果硬要她去,她就辞职,跳槽……”
黄江龙:“那不可能,她一辞职,李明华就跟着走了。我们的白驹子、天球恐怕就弄不好。”
方师傅:“那他们的商业航天就不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王华堂:“在座的恐怕只有陆顾问和周委员知道。”
陆根宝:“商业航天应该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礼平,你说是不是?”
刘礼平:“应该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属于第四次工业革命。”
陆根宝:“那你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弄到一块了?”
刘礼平:“陆顾问别弄概念了,就像家雄说的,菜不同,做菜的料是一样的,都是科技创新。”
王华堂:“哈,别弄概念,我们就谈实际。”
陆根宝:“鄢萍不去合作的华龙集团任职,主要担心是什么?”
王华堂:“她担心商业航天与机器人研发在资金上有冲突,无法保证我们人工智能基础研究,这可是要花大钱的。”
陆根宝:“商业航天研发也是要花大钱!”
方师傅:“都是烧钱的活。”
王华堂:“到时谁服从谁?”
黄江龙:“总不能谁会抢给谁?谁会哭给谁?”
方师傅:“问题就来了,难怪鄢萍有顾虑。”
王华堂:“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顾虑。之光就不知道考虑这样的问题,看来选鄢萍参与华龙高层决策还是对的。”
朱银娣:“她背后戴眼镜的先生多厉害你们不知道?!”
“哈哈哈……”众人笑。
24-6
白天。
雷月儿穿着睡袍倚床而躺,看着手机视频。
视频掠过航天旅游俱乐部新建大楼的视频。整幢白色建筑,大理石石阶,宽大豪华的门厅,小剧场内各个训练室和体验室……
整幢建筑后面的模拟的飞船和空间站……
视频出现王家之光和尤伟交谈画面……
雷月儿笑靥荡漾……
门轻轻地一叩,廖莉捧着一杯牛奶和曹汝珍大夫一起进来。
雷月儿欲起身,被廖莉捺住。
雷月儿:“姐……”
廖莉:“躺着,静养是你当前任务。这是爷爷,你爸给你找的专门护理医生,曹汝珍阿姨。”
雷月儿:“阿姨好!俱乐部建成了,之光的大事完成了,我想回月亮寨。”
廖莉:“爷爷说要你在上海调理,这里条件多好呀!”
雷月儿:“好是好,可我心里放不下月亮寨的事,也放心不下我爸。”
廖莉:“把你爸接来陪你。”
雷月儿:“那成什么体统,一个乡下腐老头住在上海花园洋房……”
曹汝珍:“乡下老头为什么不能住上海花园洋房?说实在,我们这些上海人祖上都是进城的农民。”
雷月儿:“阿姨,就是有那么点隔阂……”
曹汝珍:“你爷爷是地道农民,他做到这份上,真是不简单。我听你们周叔叔讲述,我很替你们骄傲。”
雷月儿:“爷爷最近好像不愉快,是不是因为之光的事?”
廖莉:“是的,有些忧愁。鄢萍姐和她丈夫不同意与东方巨龙合作商业航天,他们要搞人工智能,之光一心想上天登月,一意要和尤伟合作。华鑫刚上市,有资金,这就涉及今后的资金往哪个方向走。”
雷月儿:“之光是不是有点过分,不太现实。”
廖莉:“老爷子们有这个看法。但之光理想没有错。他站得高,看得远,爷爷很支持他。这不,内部矛盾出来了,楼下正开会统一思想。”
雷月儿:“都是钱太多的毛病。月亮寨的乡亲,以前想进一趟县城都不容易,现在几个农民出身的想上天,登月亮……”
曹汝珍:“都是让一个月亮寨的美女害的……”
曹汝珍和雷月儿轻笑地相拥,亲昵地拥抱。
廖莉:“他们正在研究,我下去看看。”
廖莉出门下楼。
曹汝珍轻拥月儿:“对不起,阿姨直言快语……”
雷月儿:“阿姨,看到你,我好想妈妈……”
24-7
白天。
王华堂家客厅。烟雾缭绕。
廖莉刚从二楼下到客厅,就被烟味呛的咳嗽。
方师傅:“这事要解决,还得是邓老爷的办法,包干到户,不吃大锅饭,吃小灶。”
黄江龙:“既支持尤伟、之光,又不得罪鄢萍、李明华、白驹子、天球他们,就一开始把资金分清楚,一部分投资人工智能,一部分投资商业航天,包干使用,各不侵占。看看谁做得好!”
众人拍手叫好:“对!”
陆根宝:“这样对外风光,内部矛盾就看不出来。”
朱银娣:“就你有这个小心眼!”
黄江龙:“回家罚跪!”
众人笑。
王华堂:“刘委员,本来这事要你协调,方师傅,江龙的意见你看行不行?”
刘礼平:“我以为今天要当被告。把东方巨龙和华鑫搞到一块,要对我兴师问罪。没想到,老爷子们有好办法。生姜还是老的辣!我没意见,就是资金分配比例要请专家们讨论讨论,评估评估。这说明我们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强做大产业集团,做强做大产业链在上海的民营企业中是大大的可行!”
王华堂:“我想把我那份投过去。”
周孔廉:“我那份也投。”
浦新:“我那份也投。”
王华堂:“这样,投过去约占华鑫五分之一资本……”
方师傅:“我看合适。”
众人凝思地点头。
24-8
白天。
王华堂客厅。众人散去,廖莉开窗通风。
王华堂拉了拉刘礼平的手,示意他留下后走。
王华堂:“你看看,我这样处理行不行?”
刘礼平:“你要我提建议,我也可能说华鑫每年拿一定比例去投资商业航天,但我不会说拿谁的份额去投。”
王华堂:“我这是为了让上海哥儿们放心。万一砸了,我的份额先拿去赔!”
刘礼平:“够仗义!没想到孔廉、浦新也跟着你上。”
王华堂:“这就是患难与共。想当年,那么穷都闯过来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刘礼平:“一股闯荡创业的劲。”
王华堂:“一股患难与共的义气。”
24-9
白天。
王华堂花园洋房三楼。
雷月儿神气安怡地躺在床上休息,她边看手机边听歌。
门轻轻地叩了一下,廖莉领着社区医生曹汝珍进来。雷月儿笑着点头。
曹汝珍笑着给雷月儿把脉听诊,点头示意没事。雷月儿怡然地依偎着曹汝珍,像女儿依偎着自己的母亲。
廖莉下楼。
王华堂正坐在客厅沙发上喝茶。
王华堂指楼上:“怎么样?”
廖莉:“很黏糊,像母女一样。”
王华堂:“孔廉这次办了好事。”
廖莉:“听说两人搞上了。”
王华堂:“怎么了?”
廖莉:“喝了好几次咖啡了,很配。曹阿姨单亲,有一男一女,孔叔也能接受。”
王华堂:“哈,时来运来,讨个老婆带孩来,哈哈哈……”
24-10
白天。
浦东某高楼,尤伟办公室。
尤伟、王家之光倚窗而坐,女服务生送上两杯咖啡。
王家之光:“后来经专家评审,同意每年拿出华鑫资本金五分之一投向商业航天,基本上是我爷爷、孔廉爷爷、浦新的股份额。说是要赔先赔他们三人的私产,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尤伟:“哈,这三人够肝胆的。”
王家之光:“别看他们都是农民,最支持我的就是他们!”
尤伟:“中国的农民就是中国的脊梁骨,没有农民就没有我们中华!”
王家之光:“现在明白我爷爷为什么重视延嗣添丁,他说的就是要把根留住。有了人,就有了根,就有了中华名族后继兴旺。”
尤伟:“我们祖上都是农村出来的,我们要把根留下。之光,我要向你学习。我要结婚,我要生孩子,生很多很多个!”
王家之光:“这次劳拉的跳崖对我老婆惊吓很大,她流产了,现在上海休息。她老提要回月亮寨。我打算抽时间送她回乡,然后回来就投入全面训练。我下决心了,这次东方巨龙首飞,我一定要上。人家‘龙飞船’首飞搭载的四名乘客全是平民。虽然阿莱格里亚是前宇航员,但人家已经退役很久了。我们东方巨龙要上天,不能全是机器人,起码要有一个真人,那就是我。那样,安全通航才能叫人信服!”
尤伟:“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华鑫的机器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王家之光:“我们作为‘理科男’,不能这样幼稚和轻信。我从爷爷的机器人秘书拎清的出逃,从我们训练的机器人劳拉的跳崖,不能不防机器人的万一。比如,在升天或者返航的过程,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机器人会不会因与指令长或其他机器人有不同意见而不听命令,自己自作主张,另搞一套呢?”
尤伟:“完全有这种可能。他们现在的智力达到什么水平?”
王家之光:“根据李明华教授说,拎清共工达到110,劳拉达到120,(爱因斯坦也就120),所以,拎清能说出那一句‘人类要尊重人世间的一切’,劳拉能说出‘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如果再用AI加持,那会更厉害。马斯克预测2029年AI将超过整个人类……”
尤伟:“不管他!但是,如果三个旅行者都是机器人,出了事,我们就没法控制。”
王家之光:“这时,只有真人的选择才能真心体现我们人类的意图。”
尤伟:“有道理,我再认真考虑考虑。”
王家之光:“不要征求我家族任何人的意见,我要与飞船共存亡!”
尤伟伸出手紧紧握住王家之光的手。
24-11
白天。
山海县台商投资区,一块大木牌高高地挂在落成的大楼门口。上写:中国仿生人制造工厂。
山海县三中男女学生,举着校旗,唱着歌曲,列队整齐地走进工厂大门。施逢春、王家之玉和几个男女老师领队参观。
浦新、鄢萍、李明华、白驹过隙、林天球在门口列队欢迎。
施逢春、王家之玉和工厂领导一一握手。
24-12
白天。
仿生人总装车间前,学生们有序地给自己穿上塑料套鞋,依次走进车间。一个西装革履的男机器人作解说,引导学生们观看机器人头部陈列,机器人手部陈列,机器人身躯陈列,机器人下肢陈列……
西装革履的男机器人引导学生观看中国古典人物的组装,这里有古装的男师爷,女小丫头,男书童……
众古装的机器人朝同学挥手说:“欢迎同学们来厂参观!”
同学们挥手:“机器人好,机器人快乐!”
众机器人:“同学们快乐!”
24-13
白天。
在参观队伍最后,李明华和施逢春、王家之玉交谈。
李明华:“拎清和共工要上飞船,有些动作可能要你帮助调整一下。”
施逢春:“没问题,我随叫随到。谁叫我们在同一个县。”
李明华:“听说王家之光坚持要上飞船。他说,只有真人上去又回来,才有说服力。”
施逢春:“2021年9月1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上天的太空旅行团四人,全是平民,有真人参与才有说服力。”
李明华:“之光要冒很大的险。”
王家之玉:“这孩子从小就有一股说不上的冷僻倔劲。”
施逢春:“也是天注定的!”
“哈哈哈……”三人笑。
24-14
白天。
某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点火试验现场。
高大的点火试验钢架上安放着点火试验发动机。
发动机喷射着光焰万丈的火焰。
钢架四周,烟雾迷漫。
发动机稳定地抖动着。
远处观察台上,工程技术人员正向前来参加调研的尤伟、刘礼平和王家之光汇报。拎清、共工站在后排。
工程技术人员手指点火试验发动机:“这次研制的13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地完成两次起动地面点火试验。至此,这台发动机累计完成15次重复试验,30次点火起动,累计试验时长突破39002秒,重复试验次数突破中国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试验次数记录。重复试验将增加火箭四项关键技术:落得准,接得稳,用不坏,修得快!”
尤伟点头对刘礼平和王家之光说:“这次多亏华鑫的加盟,在资金方面保证了研发试验成功。之光,你功不可没!”
王家之光:“我不要你评功摆好,我要坐你的船箭组合上空间站,你什么时候能兑现?”
尤伟:“哈哈,问我可是个难题,我得问他们,”手指工程技术人员“什么时候船箭组合能飞?”
工程技术人员:“得经过多次试飞,才能万无一失。”
刘礼平:“那大概是什么时候?”
尤伟:“我们计划是2030年前。”
王家之光:“2030前?好,我等着!尤伟大哥,那我们可以先去生孩子啰!”
尤伟:“哈哈,航天,生孩两不误。”
“哈哈哈……”三人大笑。
(第二十四集完)

暂无评论内容